2022年白岩松在《开场白》中被问,如何看待年轻人觉得他讲话“爹味”很浓。他回答说自己的本意是建议年轻人走出去,看到更广阔的天地。
2024年白岩松在解读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时,讲了一段不要批评年轻人“啃老”的话,替被叫成“啃老族”的年轻人叫屈。没想到部分年轻人并不领情,从白岩松“我们真的应该同情现在的年轻人”里的“同情”一词,听出了“爹味”,再引争议。
细究白岩松的本意,其实是好意,年轻人反感的并非实质性道理,而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发言姿态,说教味浓、好为人师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在网络上被调侃为“爹味”。
在这里,我们用“青味”作为与“爹味”的对照概念,指称活跃在互联网生存景观中的青年自身认同的“青年味儿”,“指的是青年的活力、创新和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精神面貌”,由青年大量自发创生、即兴鲜活、汪洋恣肆的网络语态赋形,昭示着青年在这个时代的社会心理、思维方式、语言风格。
“爹味”与“青味”的对照,表面看去易引发对立错觉。比如B站在2020年五四青年节推出“现象级”宣传片《后浪》,好评如潮。但部分Z世代青年一边笑纳一边又吐槽《后浪》的深情讲述者演员何冰“爹味”十足。而在年长者的观感里,《后浪》的话语逻辑却分明充满“青味”。这种吊诡,显示了对两者的理解,存在着偏见与误区。
“爹味”“青味”都关乎“味”,而“味”指向受众感知心理。青年反感高高在上乏味干瘪的说教,青睐亲切感与生动感,反映了年轻人对平等和趣味的心理诉求,但因其感知的主观性和片面性,不免有所简化和窄化。
“爹味”与“青味”之争反映了人们的认知误区:把两者简化为长者与青年的代际对立,把两者窄化为非黑即白的价值对立。其实,“爹味”一定意味着落伍应被抛弃吗?“青味”必然意味着全然积极正向吗?事实是,“爹味”看似刻板,也可能富有深意;“青味”貌似活泼,也可能流于肤浅。因而,对“爹味”与“青味”,应在传统与当代性的碰撞与融合的开阔视野中予以正名。
成因辨析:何以“爹味”或“青味”
“爹味”与“青味”之争,何以发生?
两者之所以在今天凸显出来,成为一种“显见”现象,在于人类生活进入互联网之后的巨变,在于青年群体作为“网络原住民”、作为流行文化主导者在现实和虚拟世界的“显现”。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马歇尔·伯曼道出光环丧失、人们被抛入漩涡的“现代性体验”。父辈们“车,马,邮件都慢”的年代消失了,当移动互联网加剧人们的社会时差、代差与信息差,当价值观稳固的真实世界变成去中心化的碎片世界,当高高在上的偶像被摊薄成“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当传统媒体话语权被离析成“人人都有麦克风”,当雅正的殿堂文化被戏谑的无厘头文化解构,当个体微观叙事与社会宏大叙事被社交网络拉高到同一视平线……在青年的话语场上,“爹味”与“青味”的分野,就成为一种必然。
今天的青年具有空前的存在感。1985年联合国首次提出将青年界定为15到24岁之间。随后世卫组织将青年上限提高到44岁。但在无远弗届的互联网空间里,生理年龄这种划分被打破了,青年更多表征为心理年龄,靠价值认同、趣味互吸、行为相投而组合在一起,青年的范畴不断外扩。享受信息红利的青年从互联网获取知识、见识的便捷,挣脱父辈式的格物观、经验值和说教,而把后者定义为“爹味”。
今天的青年,比过往任何世代都更有机缘创造自己的生存方式和文化景观。1994年自北京中关村地区的网络工程成功接入国际互联网,中国正式进入网络时代,迄今30年时间,互联网带来的信息革命和对人们生活、生产方式的加速度干预,导致人们日常语言环境里网络用语(流行语)的井喷。互联网为青年搭建了广阔的发声场域,青年活跃在圈层、社团、论坛、跟评区,发明和创造自己鬼马精灵的语汇,形同社交货币,他们乐在其中,获得身份认同,“青味”油然而生。
如果给语言配一个温度计,就好比“爹味”语态的庄重感介于寒带与温带,“青味”语态的活跃感介于亚热带与热带。语言的温差,正是时代的温差。
话语建构:“爹味”“青味”何为
在建构面向青年的新闻评论话语机制时,只有在深刻读解青年人生命历程的基础上,对“爹味”“青味”取长补短,才能造就直抵人心的话语实践与文体自觉。
今天的青年,透过生活场景,浮现的是被海量信息催熟但青春期却又分外拉长的一代,是有人成立“反父母小组”有人又亲近“电子爸妈”的一代,是i人与e人、社牛与社恐、淡人与浓人各行其是的一代,是在内卷和躺平、“头铁”与“脆皮”之间反复横跳的一代,是既考公、考研、考编又嘻哈、搞怪、整蛊的一代,是拒绝被单向度定义又随性自贴标签的一代……今天的青年,其实并不乐意被笼统称为“一代”。如果给今天的青年画像,最终将是一幅巨大的“涂鸦”。而“涂鸦”的意义在于,不是非黑即白,不是整齐划一,不是铁板一块,它指向开放、多元、有趣。一边建构,一边解构,这是今天的青年才愿接纳的“青味”。
理解青年的“轻”与“重”、矛盾性和多变性,理解青年对权威的脱敏和对幽默感的刚需,理解青年坐拥海量信息却又常常四顾茫然的“空心”,理解青年与时代拉锯的超越性和局限性……是新闻评论走近并走进青年的开始。
(一)新闻评论要契合青年
新闻评论只有看见青年,才能被青年看见。所建构的话语机制,必然从根本上要契合青年,散发“青味”。
1.视角契合:“我要我觉得”
共情青年视角,是新闻评论为青年发声的起点。譬如“秋裤之争”,年轻人说“有一种冷叫做我妈觉得我冷”。这句“青味”调侃很能代表年轻人的自我意志。无论“爹味”如何操心,年轻人只在乎“我要我觉得”。新闻评论需要警惕来自“爹味”经验不自觉的越俎代庖和刻舟求剑,不懂得体察和尊重青年民意,必然与青年失之交臂。
2.话语契合:让语言“血脉觉醒”
在新闻评论里,语言不仅仅是修辞。语言是内容,也是形式。语言本身即观点。在舆论场用面目冷硬的假大空套话对青年喊话,意味着傲慢和敷衍,这是一种无效传播。青年之所以热衷在互联网上造词玩梗,因为这是青年通过“自说自话”,表达对生活的定义、对朋辈的呼唤、对世界的好奇。要与青年同频,新闻评论就必须摆脱僵尸语言,让语言“血脉觉醒”,以新意与青年碰撞。
3.情感契合:你要讲道理,你就不能只讲道理
讲道理,是新闻评论的必然。但道理若讲得干瘪无趣、古板无味,青年只会背过身去。所以,你要讲道理,你就不能只讲道理。评论要触达青年,不但要提供理性价值,还要提供情绪价值。譬如为宣扬中国航天日,人民日报在微博上发声“一个民族总要有一群看天的人”,也曾有位航天人写下:“你要写航天,就不能只写航天,要写黎明前坚守的眼,要写黑暗中不灭的灯,要写深山里的发射架,要写戈壁上的马兰花……”真诚而有意味的表达才能抵达青年的心。
4.气场契合:“用魔法打败魔法”
“学历是孔乙己脱不掉的长衫”“生活试图嚼烂我,发现我入口即化”……凡尔赛文学、发疯文学、孔乙己文学,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兴起一种互联网“文学”。这些野生“文学”,是年轻人自我解构、自我治愈的话语狂欢。还有像“电子榨菜”“钝感力”“嘴替”等诸如此类属于年轻人的梗文化,对现实有一种锐利的穿透力。在新闻评论里嵌入一些有内涵的切口和梗式表达,是与青年对上精神联结的“暗号”。
5.观念契合:“破次元壁”
随着Z世代步入社会,年轻人整顿职场、整顿份子钱、整顿婚礼、整顿火车……“年轻人整顿××”现象蔚为风潮。在“整顿”的背后,其实是年轻人在向固有的社会习俗、观念、规矩说“不”,是他们在彰显自己的主张与主见。他们打破次元,破圈破壁,颠覆人们的习以为常,给社会带来革新的力量。新闻评论有责任敏锐回应年轻人这种摧枯拉朽的激情,将这股激流导向正途。
(二)“爹味”对新闻评论格局的作用
同时,面向青年的新闻评论,“青味”固然是必选项,却不是单选项。在此,“爹味”是不可或缺的坐标系、参照系、资源库,其五种坚实价值,对“青味”构成引领、匡正和托举,进而提升新闻评论的格局与水位。
1.注入公共精神和大局观
新闻产品是公共产品,理应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形成一个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话语环境,引导社会认识,凝聚社会共识,是新闻评论的社会责任。对过于强调自我的“青味”,新闻评论有必要加持“爹味”所承载的主流精神、国家意志、大局意识,更好地为青年受众导入公共立场与大局观,为青年理解与投身社会发展搭建民意基础。
2.追随厚重的宏大叙事
青年是时代弄潮儿,“与时俱进”无疑是青年的DNA。但是,忙于在生活方式、社交方式、流行文化“与时俱进”的青年,需要正视“爹味”,把自己放在更高维的位置,去追随更厚重的“与时俱进”。当国家的政治语汇在不断更新表达,譬如“顶层设计”“不忘初心”“中国式现代化”“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人类命运共同体”……领悟这些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宏大叙事,是青年作为社会建设者不可或缺的政治素养。
3.以经典文化价值为压舱石
充满当代感、充满机锋与意趣的青言青语,是让新闻评论提高含“青”量、赢得青年认同的必要手段,但语言实践就止步于此了吗?在“青味”创造的语言惊奇中,也浮荡着不少轻佻粗鄙的语言泡沫,非但不能迎合,反而应汰洗。那些一味口嗨、缺乏底蕴的“青味”只是无根的浮云。新闻评论需要注入人类文化高地的超越性思辨、人文智慧经典的语汇滋养,这恰恰是来自“爹味”修养的压舱石。
4.以“他者的目光”为镜鉴
在社会称谓里,“我你他/她”,构成了人称集合。事实上,没有“你”和“他/她”,“我”便没有意义。同样,没有“爹味”,“青味”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世界不能仅仅封闭在“我”之中,正如“青味”不能仅仅封闭在“青味”之中。对“青味”而言,“爹味”构成了他者,构成了一种有距离、有变焦的观照,正是这种间离带来了认知的平衡、视角的补充、观点的多样性。
5.坚守底线,敬畏红线
剑走偏锋,是“青味”容易堕入的陷阱。某些抛弃底线的自媒体评论,譬如被关停的咪蒙账号的“毒舌”言论,情绪大过理性,一味追求爽感、炸裂感、撩拨感、煽动性,其越是爆款对社会越具破坏性。这样的文字兴奋剂,不是健康的“青味”,有必要向“爹味”习得底线和红线,让新闻评论保持清明的理性、正直的品格。
新闻评论要真正裨益青年,非但不能对立“青味”“爹味”,反而要平衡两者——从“青味”汲取青年态度、话语锐度,但戒除轻佻、粗鄙、偏激的情绪宣泄;从“爹味”汲取价值尺度、思想深度,但摒弃呆板、傲慢、不近人情的发声姿态……才能既与青年声气相求,又有坚实的理性地基。
结 语
年轻人最初指认“爹味”“青味”,不无温和的偏见。但当深入辨析两者的成因、机理、关联性和各自的特征及价值,在建构让新闻评论触达青年受众的话语机制时,“爹味”与“青味”,绝非东风压倒西风的博弈和对抗。一个理想化的话语机制,在于“爹味”与“青味”的相遇与对话,塑造一个意义共同体,正如《后浪》最后一句所言:“我们在同一条奔涌的河流”。
(本文节选自陈晓培:《“爹味”与“青味”之辨——解析新闻评论触达青年受众的话语机制》,《新闻记者·新闻论文选》2024年,第73-77页)
新闻业务探讨专题
在这里,读懂转型中的中国新闻业
在这里,探讨新闻业的未来
在这里,进行深入而严肃的思考
在这里,关心新闻人自己的命运!
帮助
订阅《新闻记者》其实很方便——
您可以在邮局订阅,邮发代号:4-371,全年定价216元。
您也可以通过编辑部直接订阅,享受优惠价。订阅办法私信微信、微博小编,或电话021-22897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