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接上文 国债期货连续收涨创新高
近期中央政治局会议和经济工作会议定调 2025 年为 “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重磅消息如巨石入水,激起市场千层浪。自 2009 年以来首次出现的此种定调,瞬间拉满市场对来年货币宽松的预期。交易员们纷纷预计未来一年将迎来大幅度降准降息,市场仿佛已看到货币 “大放水” 的景象,甚至有人断言短期利率将会跌到 1%,10 年期国债收益率首破 2%,市场预测长期收益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将达到1.5%的水平,甚至低于日本水平。
这般宽松的货币环境,无疑给人民币汇率带来巨大的贬值压力。一方面,大量资金涌入市场,流动性极度充裕,使得人民币在国内的购买力相对稀释;另一方面,与国际市场息差进一步拉大,资金外流动力增强,外资持有人民币资产意愿或受冲击,进而在外汇市场上抛售人民币,引发贬值压力。
近期有专家提出 “人民币贬值百利而只有一害” 这一观点,引发诸多讨论。从某些角度看,人民币贬值确实能带来一些短期利好。特别是1月20日懂王上台后,进行关税加征政策的不确定下。对于出口企业而言,人民币贬值意味着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价格相对降低,竞争力增强,有助于扩大出口规模,获取更多订单,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与发展,这在当前全球贸易竞争激烈的环境下尤为重要。
而且人民币贬值,还有望带动外国增加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也就是有利于人民币国际化。同时,贬值后外国游客来华旅游成本降低,能刺激旅游消费,对国内旅游服务业起到提振作用。
也就是上层,对货币政策的宽松,较低收益率,人民币贬值的容忍度将比以前更大,甚至有意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往7.5一线去引导,相对于当下的7.3贬值3%左右。这也是为什么近期债市不断走牛,国债收益率快速走低,甚至出现30年期和20年期倒挂的原因。要知道外汇百倍杠杆,国债期货30倍杠杆。这涨幅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情。
然而,我们也不能忽视贬值带来的弊端。最显著的便是进口成本上升,对于依赖进口原材料、零部件、能源的企业来说,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压缩利润空间,甚至可能传导至终端产品价格,引发国内物价上涨,影响消费者购买力。而且,人民币贬值还可能引发资本外流担忧,影响金融市场稳定,削弱外资对人民币资产的信心,长期来看不利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推进。
我说下我的看法。所谓专家的“人民币贬值百利而只有一害”,纯TMD属于放屁。人民币7.3犹如日元160关口一样重要,不仅仅是一个强支撑位,甚至是一个心理防线。所以这个位置大概率企稳,国家也不会让汇率出现跳贬。后面我会详细解释。
目前我国一线城市的租售比大概在1.5%左右,二线城市3%,三四线城市有超过4%甚至更高的。如果短期利率干到1%,长期利率干到1.5%。基本上属于政策极限。在往下就是实质负利率。毫不夸张地说,这属于房地产硬着陆引发金融危机级别的救市政策了。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我不希望见到。当然我希望见到的是中央政府带头收储房地产用作保障房建设主要是围绕一二线城市,然后逆转供需格局,扭转房地产下行预期。
如果人民币未来1年贬值到7.5甚至更高,可能会引发一些金融海啸,首当其冲的就是韩元可能会崩盘,严重依赖出口经济的亚洲金丝雀将会受到重创,还有东南亚,泰国越南等,搞不好会引发新一轮的亚洲金融危机。
其次一个最重要的指标就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按目前的通货膨胀水平来比较,美国2%的通胀水平,除非说美联储未来一年降息到3%左右,否则我们不会干到1.5%。要不就会形成类似日元那样的套利交易。源于美国经济的韧性和中美利差的走阔,简单的说就是借贷低息的人民币出来换成美元高息存款。当然我们还有外汇管制,另外低息贷款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普通老百姓不会干,但是存在机会,就有人去干,而且多数可能是体制内甚至国企,这也不得不防。这样的操作,只会是搜刮自己人,然后肥了敌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可能就是,如果套利交易被锁死的情况,那么超额的低息贷款资金,如果没有流入实体,那么就会进入股市,配置高收益资产,本质上只要股息率超过4%的公司,就是超高确定性收益资产,也就是A股特别是H股,会有一波估值修复的行情。甚至不排除出现新一轮的杠杆牛市。
所以,2025年面对关税战,贸易战,国际贸易收支平衡,这里包括货物贸易和资本流转的收支平衡,总得可以通过外汇储金额来看,也就是3万亿底线在哪里。我们每年有将近1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即便是川普贸易战,我们并不是弱不禁风,根本没得打,完全有回旋余地,甚至都不一定需要通过主动贬值来对抗贸易战带来的损失。川普贸易战有做过详细的解读 特朗普当选后,你不知道的世界格局影响(完结篇)
贸易顺差固然重要,但是资本流转一样重要。我过去多次说过,我们当下货币政策已经失效,需要财政政策和产业政策发力。换句话说,降准降息已经没什么用,甚至还有人民币贬值的压力。而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导致资本流出,资本流出,汇率继续贬值。极端情况会导致动用外汇储备来干预汇率,外汇储备3万亿是一个生命线,一旦外储….后果不堪设想。所以中央银行它既在维稳人民币兑美元汇率7.3这样一个水平,同时要维稳啊外汇储备3万亿,这样呢从汇率干预工具和这个外汇管制工具上实际上是不足的,所以这个问题他必须要做。最高层次的宏观经济层面,要减少降准降息,甚至房地产稳住,通胀回升,还要主动加息。所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0%,央行这么着急的约谈这些乱炒国债期货的银行机构们。
回到国内宏观经济,我们最大问题是什么?有效需求不足,产能过剩啊,2025如果因为贸易战问题,出口受到打压,要怎么办?这个问题就回到经济工作会议,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定调上。中央财政加杠杆,不管是拉消费,还是投资基建,消耗掉大量的产能。第一步化债已经走出去了,如果走的顺利,地方财政束缚的双手得以释放,那么央地携手,必然可以有效拉动一波经济刺激,类似2009年那样。中国财政加杠杆,就是提高赤字率或增加特别国债。关于这块等到明年两会期间我们再讨论。
关于国债收益率,由于我们的经济基本面还在下行,经济没有内生动力,国债收益率自然没有大幅上行的基础。加上超额的存款,不流入楼市,不流入股市,自然而然通过银行机构就拿去买债,导致机构抱团债券牛市行情。关于宏观经济这块,制造业投资,出口,固定资产投资都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消费和房地产。房地产10%的负增长,消费3%左右,严重低于GDP增速,成为最大的鸡肋。所以,最大最大的问题就是资产端的问题,股市已经走出泥潭,没有太大问题,楼市仍旧还在泥潭之中,十万火急。
最后我总结一下,2025年出口必然会承压,这个是可以预见的事情,除了川普2.0贸易战以外,还有海外消费降级,海外消费降级源于未来的收益曲线下行,不仅包括薪资增长速度不及通胀水平,还包括地产、股市等财产性收入降低等。不过我国的出口性价比很高,类似拼多多这种打崩全球的能力在,以及我们年接近万亿美元的贸易顺差,我们受到的影响在国际上绝对是小的。并没有传言中的那么恐怖。
只要我们关注自己内部的经济情况,定然可以解决大部分经济问题。所以最后整了一圈,经济通缩的根结就在于房地产,要解决房地产下行问题,除了货币政策端降准降息以外,可以跟随美联储降息路径适当跟进,最重要的就是财政发力,收储房子,甚至保价炸楼都可以。这就是为什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历史性的首次提出“稳住楼市和股市”
事在人为,人定胜天。
全文完
如果你觉得本文对你有帮助,就帮忙点赞分享
如果你觉得东方宇宙哥的观点尚可,就点个关注,关注宇宙哥,带你看不一样的财经解读!
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每个人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请各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做合理的投资决策!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