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韩玉梅||留在循化扎根
文化
2024-11-08 07:02
青海
【循化青年文学】
【作者:韩玉梅】
留在循化扎根
翻开一本写满回忆的日记本,某天我画下了一排音符,那时候我并不懂音乐还有乐谱,只是记得书本上记录着的音乐都有属于它的音符。日子清浅,时隔几年,我又想写一次日记,内容很简单,是一片枫叶,那是我从火车轨道上捡回来的,觉得它特别,像写满了故事一样,我轻轻的把它夹在仅剩的那一页空白里。
人真的很念旧,也会在长大后的一段日子里突然惊觉的发现有很多自认为无法割舍的人和事都相继在生命中落幕,于是我们便学会了珍惜。在我的日记本里有一段话,时隔很多年,我才读懂我曾经写过的文字,或者也可以说是我对自己的文字有了新的认识。
它的内容是:
2018年1x月xx日 星期三 天气多云
今天天气不是很好,家里生了火,小壶里烧着酥油茶,家里经常喝酥油茶,好像我是一个牧民,周旋在奶茶和酥油茶之间,那位黝黑发亮的叔叔说着外地人的话,穿着藏族人的衣服,吃着撒拉人的饭,我可能不太喜欢他,也不喜欢酥油茶,不过还是希望他能多来,这样我们就能吃大餐......
这是六年前记下的一件小事,那时候我还是一名未成年人,说话耿直,无忧无虑,记忆中总是有那么一个人出现在我家,坐在土炕的最中心与父亲谈笑风声,可是他说话的口音确实有点奇怪,令我印象深刻,我常常会因为父亲为了应和他而说的那“别有风味”的普通话而忍不住笑出声。岁月匆匆,疫情爆发的那几年里我没有再见过他,后来这个人也就淡出了我的记忆。
不久前,父亲去藏区做生意了,母亲也去婚宴上帮忙了,我独自在家,秋天的暖阳也很舒服,我坐在台阶上翻拨着母亲晒下的线辣椒,突然那位记忆中的不速之客来探望父亲,其实我并没有认出他,甚至不觉得眼熟,只是当他提及父亲时那独特的口音让我觉得似曾相识。后来在简单的交谈后我才得知了他的身份,他说他去打工换了号码也没有存下父亲的号码,这次回来就自己找过来了,可惜不巧的是父亲不在,我把父亲的号码告诉他后,请他上炕喝茶,这是我们撒拉族基本的待客之道,可是他婉拒了,笑呵呵说等父亲回来后再登门拜访,我提醒他父亲最少也需要一个月才会回来,他摆摆手说:“没事的,不着急,这次我就留在循化不走了”。
临近傍晚母亲才赶回家,她一回来就注意到了桌子上的“茶叶包包”,在我为母亲讲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母亲就打电话嘱托父亲回来的时候带酥油回来,我也询问着我的困惑,母亲说这位叔叔是父亲的挚友,两人年轻时曾一起挖过虫草挖过金子,只是后来他为了谋生,奔波在每一个大街小巷,这也是他“四不像”的语言系统持续紊乱的原因之一。在聊天的过程中我还得知他的祖籍并不在青海,而在四川,他的父亲那一辈曾跟着红军解放青海,来到了循化,后来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红军还修建了清真寺、学校,之后他的父亲和其他的一些红军战士都留在了循化,并在这里扎根,为自己取了新的名字,他们的新名字符合这个地方的特色,有叫韩优素福的、有叫韩乙卜拉的、有叫韩阿伊沙故的、“十个撒拉九个韩”,当然还有叫马白克的、马祖力哈姑的,也有一些改成了自己喜欢的藏族名字等等......
母亲还说:“他后来也娶了一位撒拉族的姑娘,一直生活在循化,可是命运多舛,他的妻子在结婚几年后就在一场意外中离世了,那时候他还去挖金子没有回来,可能是这件事情带给了他沉重的打击,他至今再未娶,到处辗转流浪,和父亲也断了联系好多年”。我急切的告诉母亲说他这次留在循化不走了,母亲意味深长的说:“人越是上了年纪就越会对珍视心里的那份感情,不再喜欢孤单,心中渴望安定,这样才会踏实,而人总归是要在一个地方扎根的”。
我突然感觉很震撼,他要留在循化扎根,他选择了这片土地。我真的很佩服那些曾经离开了养育自己的故乡来到循化的人们,他们扎根循化,守护循化,将自己的青春贡献给这片土地。循化是一片红色的土地,西路红军也曾在这里扎根,与我们循化的父老乡亲一起生活,后来,我们也在故乡的土地上接受红色教育,传承红色文化。直到今天,更可贵的是他们的后代依然紧跟先辈的步伐,依旧选择在这里扎根。
其实,当今社会,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在循化学习和工作,在这里经商和打工。为了热爱和初心,为了谋生和谋爱,都选择了背井离乡,在这片土地上度过了半生,也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他们了解这里的民风民俗,听过这里的民间故事,知道这里的地域特色,介绍过这里的特产,最后也留在了循化,在循化扎根,他们的孩子们在循化接受教育,在这里和撒拉人家的孩子称兄弟,一起长大,他们在左邻右舍的家里吃“百家饭”,在传统节日里走亲访友,跟着这片土地一起成长,也曾无数次赞美着这片土地。所以我们应该感谢那些留在循化扎根的人,从某些意义上来说,他们也带动了循化经济文化的发展,撒汉回藏各个民族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和睦相处,团结互助,这是一片很有温暖的土地,扎根在这里的人是幸福的人。
昏暗的灯光下窗外的风吹着树叶,我透过窗户看到叶子在半空中盘旋,像极了他离开时的背影,有些孤寂和落寞,耳边不断回响着他说他要留在循化,记忆中酥油茶的味道好像冲破了味蕾的封印,弥漫在空中,那个爱喝酥油茶的男人要留在循化扎根,在我们的故乡扎根。
作者简介:
韩玉梅,撒拉族,青海循化人,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循化县作家协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进入)👇
循化青年文学
本公众号旨在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人搭建一个发表文章,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以此来激发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文学写作当中来。
最新文章
马兰芳||积石山的梦幻之夜
同题诗||冬至
康占森||改变
韩玉梅||智慧的言辞
马永祥||那套房子
绽愈||小日子
韩磊||希望在废墟重生
马永祥||灾后重建惠万家
康占森||地铁里的手机控
韩嘉荣||休得取笑他人
宛如兰||重生
马吉明||废墟中崛起
关于征集灾后重建主题文艺作品的通知
黎明||重建家园(组诗)
牧雪||灾后重生
马建新||记塔沙坡寺震后维修加固
韩索菲||记冬季脉络里的循化(组诗)
马兰芳||一碗面
同题诗||大雪
韩福兰||回家
韩玉梅||柔软的土壤
瑾瑜||熠熠
韩嘉荣||快雪时晴 好事将近
康占森||上海滩的马永贞
马建中||第一个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循化人
靠晓荣||高中时光:青春盛景与师恩长卷
韩索菲||北风那个吹
马仙美||观雪有感
摩督鲁||在火车上
王君||话说“木大门”
韩兴旺||一碗拉面,飘出了乡村振兴的幸福味道
靠晓荣||回忆外婆:思念如繁星璀璨
同题诗||小雪
韩海忠||撒拉八工的“前世今生”
马昱东||赞歌(外四首)
韩庆功||北京笔记
撒拉宴——中华美食苑的奇葩
马斌||故乡便是最后的亲人
韩子伟||童年的吆喝声
海东市“弘扬宪法精神 树立法治意识”中小学生硬笔书法大赛公示
海东市“爱国心•河湟情”中小学生诗歌散文创作大赛公示
唱响民族团结进步的时代乐章——海东文艺巡展活动循化侧记
韩忠明||我的拉面人生
韩美娜||与冬重逢,前事尽付长风
韩才妹||无私奉献,实现价值:——记下和衷村驻村书记—韩青龙
韩原林||一碗拉面温暖感动一座城
马永祥||陪伴
韩艳蓉||“伊香苑”满园香溢
韩玉梅||留在循化扎根
谢立夫||评牧雪诗歌《立冬》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