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海忠||撒拉八工的“前世今生”

文化   2024-11-21 07:02   青海  
【循化青年文学】
【作者:韩海忠】

撒拉八工的“前世今生”



循化民间对三个主要世居民族的分布情况有这么一说:撒拉八工,藏族六沟,中原四庄。这句话形象地反映了旧时循化县三个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这里的“八工”指的是撒拉族八个相对独立的聚居区域,工相当于现在行政区划的乡一级,工底下又由村落(阿格勒)—宗族(孔木散)—家庭(奥依其)这样一个由大到小的社会体系构成。“沟”顾名思义就是山沟,反映了藏族分布区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六沟指的是现今的起台沟、夕昌沟、中库沟、相玉沟、毛玉沟和尕楞沟。“中原四庄”指县城附近的四个回族村庄,即瓦匠庄村、托坝村、沙坝塘村、线尕拉村。从这里其实可以一循化各少数民族分布与地理环境乃至社会经济发展之关系,撒拉族相对人口较多,分布于黄河及清水河、街子河沿岸谷地,多从事农业;藏族据守河谷上流之山沟,及沟上之草原,从事畜牧业;回族多从事商业,故居于城宇附近。

“工”的产生可溯至清雍正时期,在这之前都以“庄”来称呼撒拉族分布地区的村子。对于“工”的词源解释众说纷纭,有说撒拉族立了军功,“功”讹传为“工”,也有说循化本属番地,地名多以沟命名,工可能是沟的转音,还有一说是因撒拉人开垦土地、兴修水利,和水利工程相关,故而命“工”……不过能肯定的是它是由若干个村庄组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它是清王朝为加强统治撒拉族地区而应运产生的。清雍正时期对撒拉族分布地区以“撒拉十二工”划分,后在乾隆年间苏四十三为领导的反清起义失败后由于清廷的屠杀和流配,撒拉族人口急剧减少,于是“十二工”缩编为“八工”。撒拉八工以县城为中心分为上四工和下四工,县城以西为上四工,包括街子工、查加工、苏只工、查汉大寺工,县城以东为下四工,含清水工、崖曼工、张尕工、孟达工。循化县涉及撒拉族的村落占一半多,这些村子的地名有非常宝贵的线索价值,是研究历史的活化石,有些为撒拉语音译形成,有些则为藏语演变而来,有些反映了地理位置,有些突出了该村的工匠类型,有些则沿用了历史传说,还有的以地方特产命名。我们通过相关史志上的记载和地名上的线索,加之民间口口相传的故事来追溯它的粗略轮廓。

街子工,街子是撒拉族的发祥地,街子源于汉语“街集”,街字方言中念“gai”,当地人至今仍读作(gaizi)。街子工按现在的行政区划分由10个村子组成,即三兰巴亥村、沈家村、上房村、马家村、三立方村、团结村、牙门曲乎村和孟达山村8村,另外原“十二工”之一的草滩坝工并入了街子工,草滩坝分上草滩坝和下草滩坝两个村子。这其中团结村为1958年公社化时期由罕巴合(hanbah)和尕勒高(gharegho)两村合并新组,从其命名能看出浓厚的时代烙印。牙门曲乎村撒拉语意为贫瘠的盐碱地,原属团结村,在1984年全县实行政社分社时剥离出去,距今也就四十年的功夫。孟达山村据传最早为街子工所属的牧场,居住人一开始为街子工所属几个村子的放牧人,久而久之不断有人迁住于此而发展为村落。沈家村和马家村是清朝时期陆续外来迁徙定居形成的。三兰巴亥村属撒拉先民尕勒莽和阿合莽最早定居地,撒拉语意为“腰带”,即撒拉人发祥地之意。上房村和三立方村也是撒拉族传统古村落。

查加工,查加撒拉语称“奥提根”,意为高处,今为街子镇属地,位于县城以西约8公里处,按现在的行政村划分其由12个村庄组成,沿清水河分布两岸,具体为河西侧的吾土贝那亥村、洋苦浪村、波立吉村、塘坊村、果什滩村5个村庄,河东侧的苏哇什村、洋巴扎村、波拉海村、古吉来村、果河拉村5个村庄,以及位于黄河南岸的伊麻目村和托隆都村,这两个村虽属于查加工,却隔着街子工。托隆都村原隶属于伊麻目村,据传为伊麻目村中一部分农田,后来异姓人到来安家后慢慢发展乃至变成一个独立的行政村。

苏只工,苏只旧称“苏就依”,意为地处尕楞沟水的下游。它包含阿合滩、哈达亥、苏志、乙么亥、牙藏五个村庄,分布在黄河南岸,还包含原“十二工”之一的别列工,别列工包含别列村、丁江村和石头坡村,别列村又分为尕别列和大别列,分布于黄河北岸及南岸。因其由原“十二工”的苏只工和别列工合并形成,中间隔着查加工和街子工,又分布于黄河两岸,所以地域上呈三角板块。

查汗大寺工,现在为查汗都斯乡,解放初原隶属苏只乡,撒拉语意为“盐碱滩”,由查汗都斯、古什群、赞卜乎村组成,古什群撒拉语意为双城,赞卜乎是藏语,意为不毛之地。其中查汗都斯是大庄、中庄、下庄三村的统称,赞卜乎村原来分上中下三村,为纪念西路红军将赞卜乎上村和下村改名为红光上村和红光下村。团结、新建、新村、苗圃村、白庄村、繁殖场村均为循化各地迁移至此后新建的村子,与查汗大寺工并无关联。

清水工,包含清水河西岸的阿什匠村、田盖村、石巷村、乙么亥村,东岸的上庄、下庄,其中,上庄原来分为上庄、黑滩、丁格,还包含原“十二工”之达速古工的红庄、大寺古、瓦匠庄、唐赛村。阿什匠,为撒拉语“arix”(木头)与汉语匠合成。田盖撒拉语意为“台地”,乙么亥(群落)、黑滩为撒拉语音译而来。红庄为撒拉语“ghizildam”(红色的墙)音译而成,大寺古撒拉语意为“用石头凿成的石碓窝”,唐赛撒拉语意为“黎明拂晓时的滩地”。

孟达工,撒拉语称之为“契子”,意为柴集,原孟达乡前身,由孟达大庄(大庄、旱坪、谷子滩)、木厂、塔沙坡、索同组成,2006年孟达乡合并至清水乡。木厂,撒拉语称之为“阿合石里”,意为黄河运输木头的集散地。塔沙坡,藏语,意为“脱线安身之地”。

张尕工,又译张哈工或章哈工,由山根、昌克、铁木石滩、立庄、扎木、拉边、乙日亥、张尕、白庄组成。其中拉边分为上、下拉边,张尕也分上、下张尕,白庄分上、下白庄和民主三村。这些地名有些由撒拉语演变而来,如铁木石滩,音译而来,因滩地里长着名为“timus”的一种草而命名,乙日亥(遥远的地方)、白庄(撒拉语称之为“阿合尔”,意为白土地)。

崖曼工,又写乃曼或乃蛮,是城东四工衙门所在地,包含米牙亥、朱格、条井、科哇、江布日、苏乎撒和来塘,其中科哇分上下两庄。这些地名有些由藏语演变而来,比如来塘藏语意为来回一次,科哇藏语意为贵客。

循化县的行政区划几经变动,时至今日,“撒拉八工”的踪迹依然有迹可循,循化县现有三镇六乡,其中积石镇为县政府驻地,四个乡为藏族乡,剩余街子镇、白庄镇二镇和清水乡、查汗都斯乡二乡就是“撒拉八工”的基底。街子工和查加工合并形成街子镇,苏志工和查汗大寺工合并为查汗都寺乡,此为上四工的归属,清水工和孟达工并为清水乡,张尕工和崖曼工合并至白庄镇,此为下四工的下落。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这种简单的空间合并后与当时“撒拉八工”的规模匹配是不科学和不严谨的,一则随着移民搬迁部分村落有灭失和新增,二则随着人口的增长城镇规模逐渐扩大,加之行政区域历经建置沿革,所以当时的“撒拉八工”与现今的“二镇二乡”已不能同日而语。经粗略统计,撒拉八工虽只占循化县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一,却大多分布在宜农宜牧的平地和坡地。循化县平均海拔为2300米,查加工和崖曼工海拔介于2000—2500米,其余六工海拔均在2000米以下。撒拉八工所占耕地面积约为全县的30%,耕地类型主要为水浇地,水浇地约占70%。黄河绵延90公里,从西头的查汗都斯工、苏至工、街子工到东头的清水工、孟达工,黄河经过之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撒拉八工可谓占尽循化土地之精华。

从历史的时间序列看,撒拉八工的命运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历经分分合合,它不仅是撒拉族群赖以生存的家园变迁史,更是撒拉族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它与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格局、经济发展、文化生活、民族关系休戚相关,在动态的变化过程中达到了平衡与适应。清雍正时建循化营,始分“撒拉十二工”,撒拉族地区从此有了“工”的区域划分,奠定了循化现代版图的雏形。清乾隆时期设循化厅,在反清起义中撒拉人惨遭屠戮人口锐减,十二工减为八工。民国初期循化厅改循化县时设了东西南北中5区,撒拉八工皆属中区。民国20年循化划分为3区1镇18乡,撒拉八工开始由“工”转“乡”,自始有了乡的概念,撒拉八工格局开始弱化,这一阶段在行政区划上撒拉八工开始和其它区域合并或拆分。解放后又历经区公所、撤区并乡、“人民公社”、政社分社等一系列变革,在这期间行政区划的变动较为混乱,名称、边界、隶属关系因为政治运动等因素而发生频繁的变动。2000年以后,乡镇行政区划进行了优化,对乡镇的行政区划进行了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调整,最终于2009年形成三镇六乡的版图后沿用至今。我们从这些来龙去脉不难看出,撒拉族的分布特征在当时基本成型,且经过上百年的变化,现在与当时来比格局基本无二。


作者简介:
韩海忠,从事青海省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工作,高级工程师。钟情传统民俗文化,热爱文学!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进入)👇

循化青年文学
本公众号旨在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人搭建一个发表文章,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以此来激发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文学写作当中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