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兰芳||一碗面

文化   2024-12-07 07:01   青海  
【循化青年文学】
【作者:马兰芳】


一碗面



人生总有一些人、一些事在不经意间轻轻触动你心底最柔软的地方,让你在一瞬间突然破防,卸下铠甲,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下一场滂沱大雨。      



三月中旬,青藏高原大多数地方还没有褪去冬装。而积石山下黄河岸边的循化县,春风早已吹醒了枝头那一缕缕芬芳,举目远眺,漫山遍野的杏花恣意绽放。行走在这春意盎然的画卷中,惬意中更添几许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这是一个很平常的周末下午,国祥兴致勃勃前来找我,一见面就打开手机,让我观看一个短视频。我有些懵,疑惑地随他一起观看。

这是2023年12月25日筏子客文化传媒发布在抖音上的一个短视频,内容是循化籍上海拉面人代表慰问12·18积石山县地震灾区道帏乡张沙村安置点群众接收救灾物资的场景。视频中,地上堆着许多面粉袋子,旁边摆满了一桶桶清油,撒拉族青年马苏莱曼正用一口流利的藏语,真诚急切地询问藏族同胞受灾情况,言语中满含上海拉面人的牵挂和问候之情。  

国祥解释说,2022年4月上海疫情告急之际,循化籍上海务工人员的生活工作牵动了全县各族人民的心。得知县里将组织援沪物资队,为家乡务工人员送去生活物资的消息后,文都藏族乡17个村的群众在乡党委政府号召下立即行动起来,各家各户你5个、我10个,连夜赶制了10000多个“焜锅馍”,你3斤、我2斤,收集3000公斤糌粑,送到物资队手中,转带给上海的父老兄弟。当县援沪物资队昼夜兼程、千里奔赴,将一箱箱方便面、一罐罐辣酱以及倾注着藏族同胞深深牵挂的“焜锅馍”、糌粑等65万吨物资送达务工人员手中时,这份带着浓浓家乡味道的特殊礼物让在沪拉面兄弟们感动万分,同时也书写下“糌粑”与“拉面”的千里情谊。

正如国祥所说,特殊时期的“焜锅馍”和“糌粑”,延续和加深了循化撒藏回汉各民族之间世代传承的“许乎”情谊。积石山县地震波及循化县道帏乡牙木村、张沙村、铁尕楞村。同样,藏族同胞受灾的消息牵动了上海拉面人的心,以上海麦郎(兰甄亭)餐饮公司马舍木麦为首的六十多家循化籍民族餐饮店紧急行动起来,募集资金,派出代表连夜赶赴灾区,第一时间把救灾物资送到灾区人民手中。他们在安置点支起锅、开起灶,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感恩回报家乡父老。这些生动鲜活的事例,不仅仅是循化各民族互帮互助、团结进步的典型,同时也是拉面人在灾难面前大爱与担当的真实写照。

国祥问我:“能不能围绕以上故事,给县拉面品牌局正在开展的‘一碗拉面的故事’征文活动写一篇文稿?”

我委婉地告诉他,自己没有到过现场,也没有感受到真实的现场氛围,仅凭马苏莱曼对藏族群众说的几句话、三两个画面和不足一分钟的视频,无法写出一篇有血有肉的文章,更担心自己写不好。同时我还向他保证,作为文联干部,我定会积极动员县作协有能力、有意愿的其他会员踊跃投稿。听我这样解释,国祥看上去有些失望,只好无奈告别。但是,当我送他到电梯门口的时候,一个身影倏地掠过脑海,一段尘封已久的往事瞬间浮现在眼前......


2020年春节之际,当大家还沉浸在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中,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彻底打乱了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受全国疫情形势影响,边远偏僻的循化县也加入到这场战“疫”中来。随着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专题会议的召开,全县上下吹响了全面抗疫的号角。从机关到农村,一场声势浩大的全民抗疫阻击战全面打响。许多群众自发组织起来,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干警、值守人员送饭送物资,捐款捐物,其中也不乏许多停业在家的拉面人。为了支援当时疫情最为严重的武汉市,循化县还组建了援鄂医疗队,奔赴抗疫第一线。

那时,我在县电视台工作。作为新闻单位,为全县抗疫工作营造良好舆论氛围是职责也是使命。那段时间,全台上下所有人员都是连轴转,大家忙着写稿子、拍摄、制作,忙着出新闻,常常是顾不上吃饭、顾不上睡觉,甚至通宵达旦。哪里有疫情,记者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哪里有新闻,记者们就扛起摄像机扑向那里。疫情初期,由于防护设备紧缺,记者们到一线采访时没有防护服,也就意味着每一次采访都有感染病毒的风险。台里的固定栏目《循化新闻》也从原来的每周播发三期调成每天播发一期,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因为要随时对疫情进行跟进报道,记者们始终紧绷着神经,丝毫不敢放松。但大家谁也不喊累、不喊苦、不怕险。困了就在桌子前趴一会,饿了就用饼干、零食凑合一顿。看到陈旧的设施和因身心俱疲而东倒西歪趴在桌椅上的记者,我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那时的电视台大楼年久失修,基础设施陈旧,夏天臭哄哄,冬天冷嗖嗖,办公环境相对其他单位要差得多。演播室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加上正值寒冬腊月天,主持人为了保持新闻节目的专业性,再冷也只穿单薄的正装录制节目,若是遇上录制过程不顺利,在演播室往往一待就是一、两个小时,冻感冒是常有的事,而其中的艰辛唯有自知。

在这种艰苦条件下,即便工作再努力、摄制再辛苦,由于人手紧张,台里的工作还是受到了批评,大家心里都不是滋味,士气一度低落。那段时间,沮丧、无助、无力和焦虑时刻都要将我击垮,我常常被一股莫名的悲伤笼罩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情绪会突然失控。

疫情形势一天比一天紧张。有一天,临近中午时分,马瑜红告诉我,说今天中午有一位爱心人士到电视台送午餐,大家终于可以吃上一顿热乎的饭菜了,让我也过去和大家一起就餐。我感到疑惑,这会是谁呢?为什么要给电视台送饭?他怎么知道我们的困境?这个时候大多数爱心人心都选择去抗疫一线慰问,谁会关注电视台的困难呢?

到了午饭时间,当我来到记者室时,看到一位身材壮实、个头不高、戴一顶白顶帽的中年男子正热心地为记者们盛面。办公桌上摆满了新鲜油饼,黄灿灿的油饼上撒着一些细碎的香豆粉,让人立刻有了食欲。满满的一大锅旗花面里浇满了肉臊子,红红绿绿的辣椒点缀其中,清新的芫荽味满屋弥漫,狭小的记者室里热气腾腾,香气扑鼻。

得知我是台长,他立马热情递过来一碗面,又麻利细心地浇上香醋和辣椒油:“来,快吃,凉了就不香。我是开面馆的,也没什么可拿得出手的,就给你们做了一锅旗花面,要是早点知道你们吃不上饭,我就应该早些来。” 热情憨厚的话语中带着满满的歉意和内疚,反而窘得让我不知说什么好,只好连说了几个“谢谢!“”谢谢!”便不再客套,接过他手中的面,顺势坐到记者室那张破旧的沙发上,将碗放在条几上,低头扒拉着吃起来。

男子又继续给其他记者盛饭、递筷子,浇香醋和辣椒油,将一张张油饼掰成小块,让大家泡在面汤里吃。他歉意地说:“今天也没带什么好吃的,但大家一定要吃饱饭,吃饱了才有精神干工作。”“虽然常看电视,却不知道节目是怎么做出来的。今天听了小马介绍,才知道记者的工作一点也不简单,既费神费力,还常常要加班加点熬夜赶新闻,还不如有些一线值守人员自在。”

“没想到电视台条件这么差,我应该早点过来。今天来得急,也没做其他准备,只给你们做了些面条,实在是对不起大家了。明天我要做上满满一锅羊肉烩菜,让大家吃得稍微好一些。”

听着这暖心的话语,看着他忙碌的身影,迎着他温暖的目光,我却找不到一句合适的对白。

看着他贴心地给大家盛饭,我压抑在心底的情绪如潮水一般在心头翻涌,鼻子一酸,眼睛一湿,一滴眼泪不由自主地在眼眶里打转。

我悄悄仰了仰头,睁大眼睛想要把噙在眼眶中的泪水憋回去,可是决堤的洪水又怎能退回去。生怕大家看到我“不争气”的样子,在它即将要滑落脸颊的时候,我迅速低下头,任由一颗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噼啪掉落到这一碗面里。

为了不让大家看出我的异样,埋着头、和着泪我大口大口吞咽着这碗面,也咽下了所有的委屈。等情绪稍稍平复后,我悄悄抽出一张纸巾,佯装擦嘴,偷偷拭去眼角的泪痕。

这时有人戏谑道:“马台吃得好用心,头都快埋到碗里了,好像这不是一碗普通的面,而是一碗山珍海味啊!”

我勉强挤了挤笑容,讪讪答道:“是的,面好香,比羊肉手抓还香。”

听我这么说,送面的男子开心地说:“再添上一碗,一定要吃饱啊!”

我笑着回应:“饱了,已经吃饱了,谢谢你。你也辛苦了,快坐下歇歇,别忙乎了,让大家自个儿盛饭。”

说着我便拉过一把椅子,让他坐到旁边。

他急忙摆摆手,涨红着脸窘迫地说:“我不累,你们辛苦,你们累,你们休息,我给大家盛饭。”

看到大家吃得差不多了,他才腆着脸,不自在地坐到我面前。

为了使气氛能够轻松些,我就问起他开面馆的事。

他说,他叫韩辉义,撒拉族,街子镇沈家村人。前些年看到许多拉面人外出创业“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日子一天比一天红火起来,他思来想去,觉得一家人守着家里的两亩地,饿不死也富不了,日子像白开水一样平淡,若要致富,还得想办法走出去。打定主意后,他东拼西凑了2万元,又从银行贷了5万元,准备到省外去开拉面馆。但放心不下年迈的母亲,南方太远了,县上的面馆竞争激烈,没有点“金刚钻”怕开不进去。权衡再三,韩辉义和家人就近到黄南州同仁县盘下一个拉面馆,凭着精湛的拉面手艺和一家人辛勤劳作,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把贷款还清了。经营几年后,手头上也有了些积蓄,他就拿出一部分钱,翻新装修了房屋,店面也拓宽了些。眼瞅着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不成想疫情突发,面馆只好临时停业,他也借此回到家里和母亲团聚,在床前尽孝。

他憨厚地笑着说:“活(拉面)干习惯了,不干活(拉面)反而有些不适应,浑身不自在。”

青海省启动一级响应后,循化县迅速在9个乡镇154个行政村设置防控点,相关部门在重要交通通道和路口严防死守,对过往车辆逐一排查登记。许多干部、干警、医务人员都在关卡日夜值守检测,全县干部密集下沉,进村入户宣传疫病防护知识,并对所有返乡人员进行地毯式排查。韩辉义从各种渠道得知疫情形势紧张,在得知干部们日夜坚守岗位,常常因工作忙碌而吃不上饭时,决定和家人一起为一线防控人员提供免费 “爱心餐”。

于是,每天一大早,他就和妻儿生火做饭,摘菜、洗菜、揉面、切肉、炸油饼、蒸馒头……中午12点以前准备好所有饭菜,然后仔细装车,认真做好卫生消杀、防疫保护和保温等工作后,亲自开车将饭菜配送到各执勤点、值守点、检查点,好让一线人员能够及时吃上干净热乎的饭菜。道帏、刚察等乡镇,由于离他家较远,加上天气寒冷,饭菜还未送达就凉了,于是韩辉义就自己掏钱买饮料、水果、方便面等物品,上门送到藏族同胞门口,努力做到不落下一个卡点。在得知县红十字会干部特别忙碌而顾不上吃饭时,他又连忙做了一锅饭送了过去。他还拿出2000元现金捐献给了县红十字会。他说,看到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都在积极捐款,自己虽然不富裕,但也想尽些心意。饭食虽然是旗花面、烩菜、油饼、馒头等简单的家常饭,但每天50多人的饭量常常让全家大小忙碌一上午。为了支持儿子,韩辉义75岁的老母亲也加入到做饭的行列中。她不顾年迈体弱,亲自炸油饼,变着花样蒸馒头,和儿子一样,尽自己所能温暖着别人的心。从免费“爱心餐”配送开始的那天起,韩辉义每天都奔走在防疫第一线,几乎走遍了全县所有卡点。

就这样,韩辉义一家用一碗饭、一锅菜、一罐饮料、一袋馒头、一篮水果为抗击疫情奉献着自己的爱心。他说,干警、值守人员、医务人员和村干部不分昼夜守护着群众的健康,使自己深受感动。在他看来,送饭是一件小事,他只想表达感恩之情,送出自己的一点心意。他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每个人都不能置身事外,能尽一份力,就出一份力!”

是的,在一些人眼里,一碗面条、一瓶饮料、一块油饼也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守护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来说,这不仅仅是一份寒风中的温暖,更是一份来自人民群众的信任与鼓励。

他告诉我:“这些天给各卡点和值勤点送饭,好几次见到小马(马瑜红)扛着个摄像机在忙乎,双手冻得通红,饭也顾不得吃。一个女人和男人一样拼干劲,实在了不起。”后来他才知道她是县电视台的,“记者们要去一线采访新闻,回来还要写稿子,每天把新闻播出后才可以休息,平日里工作又忙又累又苦。”他语气中带着心疼,“听她说台里条件也不好,大家都吃不上饭,所以我就过来了。”

末了,他以诚恳的语气再三说道:“虽然我不是大老板,算不得有钱人,但几顿饭还是可以打包票的,以后你们的午饭我全包了,天天给你们送。”

我婉言回绝:“你的心意我们领了,饭就不要再送了,单位会想办法保障后勤,谢谢你。”

即便这样,第二天中午12点,韩辉义再一次端着满满一锅羊肉烩菜,拎着一袋馒头准时来到电视台。我一边连声感谢,一边再三叮嘱他不要再送了。

到第三天,韩辉义执拗地又来了。我心有不忍却无法阻止他,只好将马瑜红叫过来,让她务必想办法说服他,以后不要再送饭了。

从那以后,韩辉义没有来。马瑜红告诉我,他转头又去给环卫工人送饭了。

在和韩辉义的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一段鲜为人知的事迹。2018年,他在黄南州开饭馆期间,有一名顾客在面馆拉下一个公文包,里面有4万元现金、一张180万元支票和几份文件。他看到后原封不动保管起来,等待失主上门来找。当焦急万分的失主拿到失而复得的公文包后,硬要把包里的4万元现金作为酬金送给韩辉义,韩辉义坚辞不受。当地电视台得知后,专门报道了此事。韩辉义自豪地扬起头,略带羞涩地告诉我,失主还专门给他送来了锦旗。他生怕我不相信,一再要让我看他存在手机里的新闻视频和照片。他以一种不容置疑的语气坚定地说:“不能平白无故拿别人的钱,我自己也是穷人出身,不能乘人之危。”

4月初,疫情暂缓,他给台里送来了一面大红锦旗,说是表达他对新闻工作者的敬意。他告诉我,各地都在陆续复工复产,他也要到黄南州继续开面馆。

后来,我们通过两次电话,再后来,就再也没有联系过。

今天,如果不是国祥前来,我几乎将他抛之脑后,全然忘记。

这就是韩辉义,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普通的拉面人。灾难面前,他既没有请战书,更没有豪言壮语,只是将自己的一份热心和良善化作朴素的情怀,为全民抗疫之战奉献了出来,也在我的职业生涯中留下香气四溢、热气腾腾的“一碗面”。



岂止是这样“一碗面”!在抗击疫情的日子里,我时常被不同的“一碗面”感动着。

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没有一个人能够置身事外。这里既有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人民警察和一线值守干部,同时还有一群人,他们用自己朴素的情怀,用另一种坚守和呵护激励着我们一往无前。

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嗖嗖寒风中,随处可见这样一群人。他们系着洁白的围裙,头顶白帽,站在随地摆放的简陋工作台后,熟练地揉面、饧面、切菜、煮面。他们不善言辞,只是不停地挥动双臂,将手中的面条一把一把抖入翻滚的面汤中,利落地煮出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迅速撒上芫荽、蒜苗,利索地浇上香醋、辣椒油,一碗碗汤汁浓郁、香气四溢的拉面在寒风中焐热了一颗又一颗心。

2020年2月,山东省威海市打响疫情阻击战,吾德拉面馆的循化籍拉面人马志华和伙伴们没有半点犹豫,立马置办了箱式小货车,义无反顾地到疫情防控现场,为驻守在那里的工作人员做免费拉面。短短三天时间,他和伙伴们就为驻守卡点的干警和工作人员送出了1200多碗拉面。他说:“让他们吃得热乎一点,才能干好工作,疫情不退,送饭不停。”威海市各大媒体不约而同用“一碗拉面温暖了一座城”的宣传标题对此事进行广泛报道。

在西安抗疫的日子里,循化撒拉族大叔马光英主动请缨,返回个人经营的牛肉面馆,带领一家6口每天为向阳坊等八个社区的一百多名防疫人员送上热气腾腾的爱心拉面,同时还开通了线上免费点餐和免费上门送餐服务,更多被疫情所困的人吃上了一碗直抵心间的温暖面。为了尽可能降低感染风险,每次走街串巷送拉面时,他们都要穿上臃肿的防护服,做全副武装,送出一碗面所用的时间和精力往往要比平时多很多,花费好些功夫,即便这样,他们还是乐此不疲,坚持到了最后。

2020年循化县、化隆县疫情防控关键时期,化隆县拉目村村民马木海买子等一群年轻人将一辆车、一口锅、一个煤气灶、一些锅碗瓢盆、一袋面、一把蔬菜当做他们的抗“疫”“武器”,身先士卒,开着青年爱心快餐车连续奔波在疫情防控的交通卡点,现场快捷做面,为值守一线的公安民警和值勤人员送上了一碗碗爱心拉面。他们说:“我们开拉面馆的,也帮不上什么忙,就给大家做顿饭,换换口味。疫情防控不是你家、我家或一个人、两个人的事,是全国人民的事,大家都行动起来,共渡难关。”

甘都镇东三村的冶湖光、马乙四么尼等六名拉面人直接将拉面大锅支在了“两化”接壤的卡点,为随时需要帮助的人们煮上一碗热气腾腾的拉面,为过往行人提供方便,鼓舞大家的抗疫斗志。

是的,在那个特殊的寒冬,温暖人心的岂止是一碗拉面,还有拉面人用一碗碗拉面筑起的万里“爱心”长城。

当武汉疫情暴发时,在上海的西北拉面人自觉行动起来,纷纷捐款支援灾区。这些小面馆的经营者、服务员、洗菜工纷纷解囊,从几十元到几千元,用点点滴滴、积水成河的大爱彰显着拉面人的家国情怀。短短两天时间里,他们就募集到了7.6万元资金,助力抗疫。当记者问他们,这么多钱需要卖多少碗面才能挣到时,他们真诚地说:“我们没算过,大难之下不能算这笔账!”

云南省昆明市的马成虎、广东省惠州市的马胡才尼、上海市的韩哈七麦等循化籍拉面人也积极捐款捐物支援全国抗疫。在他们的影响下,拉面人的爱心行动遍及全国各大城市,上海、广州、深圳、惠州、韶关、郑州、南阳、济南、日照、胶州、南昌、贵阳、昆明、任丘、西安、沭县等地的拉面人纷纷响应,用自己的爱心和善举助力全民抗疫。

2023年7月,河北省涿州市汛情告急,连续的强降雨,致使涿州周边多条河流水位上涨,造成特大洪涝灾害,无数百姓被困,田园被毁,严重影响到人民的生产生活。在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中,一支由韩新明等十六名循化撒拉族拉面师傅组成的特殊救援队活跃在抗洪第一线,给涿州市民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当灾难来临时,他们毅然离开安全地带,将亲戚、店员、朋友组织起来,在灾后安置现场为受灾群众免费端上了一碗碗拉面,成为抗洪救灾的生动佳话。韩新明说:“救人我们不专业,但是,我们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受灾群众吃上一碗拉面。”

就是这么一句朴实的话语,就是这么一碗普通的拉面,在那一时、在那一刻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短短三天,他们超负荷工作、不停歇拉面,为涿州人民送出了整整八千碗免费拉面。手捧着烫热而清香扑鼻的拉面,受困多日的人们眼含热泪,哽咽着说不出话语。当韩新明团队精疲力竭再也拉不动面时,他们便换一种方式,自掏腰包,给“高碑店三中”临时安置点捐助了床垫 、矿泉水、牙刷、牙膏、毛巾等价值8000元的物资。粗略估算,在这场抗洪中,仅韩新明们的面馆就为涿州人民捐助了8.8万元,这几乎是一个小面店大半年的全部收入。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许许多多中华儿女抛头颅洒热血共赴国难,救中华民族于危难之时。看今朝,在一次次大灾大难面前,许许多多的拉面兄弟不甘落后,将满腔爱国之情融进一碗碗滚烫的拉面中,演绎着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动人故事,这不正是流淌在中华儿女血脉里生生不息的家国情怀吗?



穿梭阴霾,三年疫情结束,带着希望前行的我们终于迎来期盼已久的暖阳,生活转入正常,一切按部就班。在县委县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循化县融媒体中心顺利建成,电视台喜迁新居,我们搬进了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办公室,有了崭新的设备,在职工食堂吃上了可口美味的饭菜,大家干劲十足,一切都在朝着美好的方向发展,我也开始了新的工作。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23年12月18日深夜,6.2级地震突袭甘肃省积石山县,方圆几十公里之内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道路、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受到严重损坏。离震中不远的循化县也未能幸免,刚刚从疫情的阴霾中挺过来的人们又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夜。

灾难无情人有情。在地震面前,还是这样一群人,一群可敬、可爱、可亲的拉面人,让我们再一次在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拉面里“沉沦”和“诚服”。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家乡受灾的消息牵动着全国各地拉面人的心,怀着深深的牵挂和祝福,在县驻各地办事处和爱心拉面人士的号召下,拉面人迅速行动起来,捐款捐物,有的甚至不远千里奔赴灾区,在路边、在村口支起大锅,给废墟中饥寒交迫的人们送上一碗碗拉面,谱写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篇章。

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一个叫马忠明的拉面小老板,地震发生当夜第一时间关停了自己的几个店面,紧急动员二十名拉面师傅,拉上一千斤牛肉和五十袋面粉,直奔震中大河家。第二天清晨,受灾群众还没有完全从地震的惊悸中反应过来,马忠明和他的团队已经为他们端上了一碗碗爱心牛肉面,及时抚慰了他们的心灵。

“不能让受灾乡亲挨饿受冻,要让他们吃上一碗热乎乎的牛肉面。”“如果乡亲需要,我们即刻返乡,为他们做爱心拉面。”这是许许多多拉面人的心愿和心声。  为了不让乡亲们挨饿受冻,广州市循化籍拉面人迅速行动起来,大家慷慨解囊,踊跃捐款,用筹措的29800元购买紧缺物资,赶赴清水乡、白庄镇和道帏乡等灾后安置点,第一时间为受灾乡亲们送去生活物资。西安市循化籍拉面人用募捐得来的41548元,为受灾群众送去了过冬急需的38.5吨大煤。重庆市拉面人和爱心人士用捐得的10570元采购生活物资,及时送到了清水乡塔沙坡、白庄镇江布日等村。上海麦郎餐饮(兰甄亭)筹集价值12.18万元物资,专程从上海赶赴灾区,到白庄镇民主村集中安置点开展送爱心拉面活动,为道帏藏族乡支援生活物资。河南省拉面人和爱心人士用募捐到的2.6万元购买生活物资及时送到灾区。北京市拉面人及爱心人士筹集了1000条毛毯,帮助群众抵御严寒。湖南长沙市拉面人和爱心人士募捐抗震救灾资金7万元,及时送到老乡手中。

国祥跟我说,在抗震救灾最紧张的那些日子,仅5天时间,循化拉面人就为灾区群众制作了2万多碗拉面。他们顾不得自己吃一口、歇一会,拼命挥舞着手臂,像个机器人,一刻不停,盛出一碗又一碗热气腾腾的牛肉面。那些不能亲临现场的拉面人也以捐款捐物的方式,将自己的点滴爱心汇集到灾区,用不同方式表达拳拳之心。

据统计,疫情期间,循化拉面人累计捐款捐物达600多万元,为抗震救灾捐款捐物达50多万元。

这个数字让我很震撼。我在想,这么多钱,得要拉多少碗面才能挣得到? 

我曾去过许多拉面店就餐,我也有亲友从事拉面行业,知道开拉面店挣钱不易。创业初期,大多数拉面店空间狭小,只能摆放4—8张桌子,各种设施因陋就简。尤其是后厨,有的只容两三人转过身子。为了节省资金,拖家带口外出创业的拉面人舍不得花钱租一间像样的住所,大多在拉面店里打地铺。这些背井离乡的拉面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着同样的动作,每天摘菜、洗菜、和面、揉面,用勤劳和坚韧在他乡艰苦奋斗,白日里忙忙碌碌,夜晚摊开简陋的铺盖倒头就睡,往往顾不得身下的卧榻是否舒适。即便稍有收入,也不敢乱花钱,而是在背街处租一间破旧的小屋,一家大小挤在一起,没有住过一间舒适屋子。

卖出去的每一碗面,除各种成本,也只挣到两、三元辛苦钱。他们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攒下的钱用来赡养老人、养育孩子、维持生计、改善生活、拓展生意,这些血汗钱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他们也会遇到资金短缺、市场竞争、人员流失、管理失策、被人欺诈等各种难题。但他们不气馁、不攀比、不放弃、不停歇,日积月累,硬生生拉出了循化经济的半壁江山。尤其在灾难面前,他们用最朴实的话语、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了拉面人的家国情怀。

2009年,我去苏州考察学习,途中饥肠辘辘,四处找寻后,好不容易在一条不太繁华的街口寻见一家兰州拉面馆,进去点了一碗炮仗面,在等待的间隙里,与一位带盖头的厨娘搭话聊天。

她好像从我说话的口音中捕捉到一丝循化人的方言,迟疑地用撒拉语问到:“你是循化人吗?撒拉族吗?”我告诉她我是循化人,但不是撒拉族。她很欢喜,看得出来是因为见到同乡而高兴。她说她叫马赛丽麦,是循化县查汗都斯乡人,撒拉族。她和丈夫及小姑子夫妇一起苏州开饭馆,由于兰州牛肉面牌子亮、名气大,他们也学起别人的样子,挂上了兰州拉面”招牌虽然他们店面只六张桌子,生意一般,但比在家务农强。

当我吃完面结账时,她怎么也不肯收钱。一再说,只要是循化乡亲来吃饭,他们向来不收钱。一碗炮仗面12元,我执意要给钱,她只收了10元,憨厚地说:“10元是本钱,咋说也不能赚乡亲的钱。”

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泪流满面,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一往无前,总有一束光芒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大灾面前,当他们风尘仆仆扛来一袋袋面粉、一桶桶清油、一袋袋大米时,我们又该如何去计算这一碗面的价值?当他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在简易的工作台上机械地挥动手臂为受灾群众制作拉面时,我们又该如何触摸这一碗面的温度?那千千万万个拉面人的情意又怎能用金钱来衡量?


再冷的冬天终要过去,温暖的春天必将如期而至。在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怀和全国人民支持下,2024年的春天比往年要来得早一些。

为了帮助乡亲们重建家园,在县委县政府的号召下,拉面兄弟再一次应声而出,用实际行动为渴盼重建家园的乡亲们送来春天的第一缕暖阳。

2024年3月,在循化县驻上海办事处组织下,上海拉面人和上海爱心人士再一次开展募捐活动,他们用募集到的21300元购买100袋面粉和100桶油,分送到100户受灾家庭。

上海麦郎(兰甄亭)餐饮公司经理马舍木麦深情地说:“不论我们走得多远,对故土的眷恋和对家乡父老的情感永远不变。”

总有一些人注定会出现在你的生命中,即便是跨越星辰大海,他们也会来到你的身边,成为照亮你心灵的那束亮光。韩辉义、马志华、马光英、马木海买子、冶湖光、马乙四么尼、韩新明、马成虎、马胡才尼、韩哈七麦、马赛丽麦、马忠明、马苏来曼、马舍木麦……一个个拉面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惊天伟业,他们仅仅是千千万万拉面人中的一份子,然而他们那种风过无声、水流无痕的行动汇聚成爱的河流,流向广袤大地,滋润着无数人的心田。

夜深人静,点一盏明灯,斟一杯香茗,细细品读这一碗碗面中的温馨故事,在我心里,它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映照人性光辉的“一碗面”。

一生何其长,一生又何其短!时间可以带走很多东西,但一定会留下最善的心和最真的情,也沉淀下许多冷暖自知。人海茫茫,世事沧桑,在这车水马龙的人间,感谢有你——可敬、可亲、可爱的拉面兄弟。

作者简介:

马兰芳,女,回族,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

更多精彩内容

(点击图片进入)👇

循化青年文学
本公众号旨在为爱好文学的青年人搭建一个发表文章,共同交流,共同学习的平台,以此来激发更多青年人参与到文学写作当中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