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研究生其实没啥大用了,甚至还不如不读

文摘   2024-11-26 11:13   北京  

本文1436字,阅读只需2分钟,试着读完:)



我第一份工作是在20年前,进入当时如日中天的"四大"——现在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已经"臭名昭著",成为过街老鼠了——我模糊记得,作为研究生,第一年的月薪是5500元,比本科生多800块。这么算来,硕士研究生比本科毕业生在刚毕业的时候能多挣十几个点。


现在就不一定了。


《经济学人》刊登了一些研究,如果剔除掉非可比因素——比如整体看,研究生确实要比本科生多挣十几个点,但读研究生的人里面,很多学生本身就是更优秀的那批人,他们即使不读研,也会挣到更多的钱,所以需要考虑足够的"可比性"——结论是:硕士研究生未必挣得更多,在某些专业说不定还挣得更少


下面是英国的情况,考虑了从13年到17年的平均数据,分男(红色)女(肉色)来看,研究生对比本科生,在不同专业上的薪酬差距:



可以看到这么几个结论:


第一,很多专业,读研挣的钱更少,比如"语言学"、"英文"、"社会学"、"历史"、"地理"等文科,可以说"越读越没钱"


第二,一些专业,多数是理工科,读研可以比本科多挣一点钱,比如"化学"、"经济学"、"工程和技术","法律";


第三,女生读研,相对男生而言更加"划算",因为在多数专业均可以挣到更多的钱,尤其是"技术类"(Technology)——你们看上图倒数第三个,女研究生比女本科生要多挣50%,而男研究生只多挣了个位数,差距很大。可能是女研究生在这个领域更加稀缺?


第四,男生除非万不得已,还是不要读研了,尽快去工作养家吧!


美国的数据也是一样——一项研究表明,40%的硕士研究生课程根本不会带来任何财务回报,甚至会让回报更加糟糕。英国的另一项数据则表明,在35岁之后,研究生们挣得钱相对本科生没有任何优势了。



我读研读了三年,现在回头去看,大部分时间都相当浪费的——这里面当然有我自己的原因,从来都不能在课堂上专注的学习;但课程设置原本也不需要"三年",两年应该就足够了;


但另一方面,很多国外的研究生,只需读一年,比如英国,由此不免造成"过水"的嫌疑。


但为什么还那么多人要去读?尤其是上面那些文科专业,明明没啥用,却还总有人趋之若鹜?我觉得有这么几个原因:


第一,供给端,各国对本科生教育往往是有学费限额的,不能收费过高,甚至还需要补贴,但对研究生则希望学校可以"市场化",学校也必须通过设置更多的硕士研究生学位来"挣钱"——所以硕士研究生更像是"商品";


第二,需求端,不排除有人就是喜欢读书,而不太在意未来的就业;但整体而言,更多的人是沉浸在"幻觉"中,觉得硕士总比本科要好,要更拿得出手,要更有前途,还有更多的人则做了"鸵鸟",觉得现在找不到好的工作,干脆就继续读书,回头再说——所以硕士研究生更像是"避难所"


一句话总结,学校给很多"鸵鸟"准备了避难所,然后很开心的收费,各得其所。


当然,很多人还是穷学生,所以背负了很重的贷款——这笔贷款是不是可以靠未来的工作赚回来,也是个大问题:



上图是美国的一组数据,右边纵轴是贷款金额,下边横轴是硕士毕业3年后挣的钱——可以看到大部分人将将可以还贷款,还有不少(左上角)借了很多的学费,但挣得却非常少,"入不敷出"了。


当然也有很少的人很牛逼,右下角个别的点,他每天借了很少的钱,却可以挣到很多的薪水。



不过回想起来,与我而言,读研是个跳板——从一个不太好的学校本科,跳到一个不错的学校上研,这应该是很多人的"求学"本意,并非会考虑那么多其他的因素。可以说"镀金",也可以说"刷牌子"。


如果不把这个当作投资来算回报,而是当作消费来算体验,可能更加合理吧。


贾斯汀虚张声势的一生
不想让罡风吹散了热爱啊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