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文汇成集 | 国家艺术基金2024“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第二十七讲《音乐论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

文摘   2024-08-10 22:22   浙江  

      2024年8月1日,中国文联音乐艺术中心副主任、《人民音乐》杂志副主编张萌老师为我们带来了精彩讲座《音乐论文写作的理论与实践》,从一个更为宏观的视角为我们打开了写作的思路,搭建思维框架和标准。

      写论文不是简单的乐曲解说和技术分析,张萌老师着重强调了宏观思维,即需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视角去提炼共性话题并寻找原命题。所谓“原命题”,是指在评论或者理论研究过程中,在具体研究对象上提炼出的一种理论话语,它可以表现为一种理论框架或者一种带有共性思维的概念,它的存在不仅有助于我们提升所观照对象的话语深度,更能使我们的研究评论脱离开一种浅层次的感性表达,经验式的现象描述,对接到现有的理论话语体系当中。同时写作不仅仅只关注自身的研究点,更需要我们去搭建三维的思维体系。从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去探究问题。

       张老师谈到,当我们对于每一音乐事项的历史与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与把握之后,便能够发现该研究领域中前人所没有涉及到的理论上观点及研究对象,从而对其展开具有创新性和学理性的研究。例如我们在分析著名作曲家王建民先生的二胡作品《第六二胡狂想曲》时,不仅仅需要掌握该作品的创作风格、技法特征,曲式结构等,还需了解前五部狂想曲的创作共性,从而更好地抓住作曲家的主旨思想。

       同时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还需考虑技术分析与文化阐释、感性体验与理性思考、知识介绍与观点评述这三方面的平衡,并从技术、美学、文化以及多元交叉层面去思考和剖析。

       此外在音乐学文论的体裁上,张萌老师分别从学术专著、文集、教科书、学术论文、工具书、调查报告、音乐家传记、综述八个方面为我们做了详尽的梳理。

       论文写作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都是必不可缺的重要部分,张萌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其中引用了大量实际案例,通过生动的讲解,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维的窗口。我们为什么要写文章,抛开一切功利性的缘由,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初心和本源,回归到最初的那份真诚。当然阅读仍是基础,我们只有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才能搭建更好的认知框架,产出更具价值的内容。

文稿:朱婧

排版:吴正阳

责任编辑:苏嘉伟、廖骅

审核:刘晶、刘灏、周菲

上音民族音乐系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