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文汇成集 | 国家艺术基金2024“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养项目”第三十七讲《声腔化视角下戏曲对二胡演奏的影响》

文摘   2024-08-25 19:29   浙江  

     8月12日,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邓建栋,在其二胡讲座——以《闵惠芬声腔化艺术视角下看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的影响》为主题,深入探讨了闵惠芬先生的声腔化艺术理念以及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的深远影响。同时,他还现场讲解了《锡腔吴韵》这首邓建栋老师原创的胡琴三重奏作品,并由我国当代的顶尖的三位优秀青年演奏家:朱婧、汪媛、邰一笑,为听众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江南丝竹二胡艺术的盛宴。

讲座伊始,邓建栋首先介绍了戏曲音乐对二胡的影响,以及如何追求音乐性的韵味两大方面。强调了闵惠芬先生对二胡艺术的卓越贡献,特别是她提出的“声腔化”演奏理念。闵惠芬先生通过深入研究戏曲唱腔,将戏曲中的韵味和情感融入二胡演奏之中,使二胡演奏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邓建栋强调,这种声腔化的演奏方式不仅突破了传统二胡演奏的界限,更为二胡艺术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邓建栋老师在讲座的第二部分,首先再次确立二胡历史的正式开端起源于刘天华先生, 紧接着他从戏曲音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其对二胡演奏的深远影响。他指出,戏曲曲牌、唱腔以及民间音调对二胡作品创作的影响,邓建栋老师有着十余年学习戏曲和演奏的工作经历。他讲到并且演奏了:锡剧铃铃调与《二泉映月》、锡剧黄调过门与《闲居吟》;锡剧慢簧调与《月夜》的对应关系;河南梆子与《梆子风》;陕西碗碗腔、眉户与《曲江吟》《红军哥哥回来了》《迷糊调》;河南曲剧与《河南小曲》;台湾的汉族戏曲剧种歌仔戏与《怀乡曲》。他强调许讲德老师说过的:“扎根民间,培养二胡歌唱性演奏能力。”邓建栋老师指出:歌唱性的根在中国民歌,戏曲、民歌音乐中丰富的旋律、节奏和音色变化为二胡演奏提供了广阔的创作空间。如陕北民歌甩腔的模仿与《兰花花叙事曲》;戏曲哭腔模仿与《新婚别》;《红梅随想曲》吸收了京剧、越剧、川剧、婺剧;《长城随想》吸收了京剧、北方书鼓的唱腔以及古琴琵琶京剧多风格的语句运用;《第二二胡狂想曲》与花鼓戏之间密切相关的关系。二胡演奏者可以通过借鉴戏曲、民歌、说唱等音乐元素,丰富自己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手段,使二胡演奏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随后邓老师开启了讲座的第三部分——闵惠芬的声腔化艺术探索,讲解了声腔、唱腔、以及声腔化的概念。他提到,成长的印记是人性格的底色。乔建中在写闵惠芬的文章《弓弦上的瑰丽人生——闵惠芬与20世纪二胡艺术》中写到:她自幼听到那些“乡下的声音”,无论她意识到与否,实际上对她日后音乐价值观的确立起到了一种“基底性”的作用。闵惠芬的音乐之路始于儿时田野间的“乡下声音”,那些朴素而真挚的民间旋律在她心中悄然播下了音乐的种子,孕育了她对音乐独特的情感认知与价值观念。(刘文金也是儿时居住在河南安阳,受到安阳地方性戏曲和一些说唱音乐的影响,开始接触各种民族乐器。年少时随处可以听到民间戏曲音乐)闵老师正是这份来自乡土的感性积累,这种乡土的感性积累成为她日后艺术探索中不可或缺的“基底性”元素,赋予她对戏曲、曲艺及民歌中地方特色与歌唱性一种超乎常人的敏锐感知。在她决定将二胡作为一生的追求后,这份源自童年的音乐记忆,如同一道隐秘的桥梁,连接着她的艺术灵感与创作源泉。在成长的道路上,闵惠芬有幸遇到众多艺术大家的指导与启发。每一位老师的教导都如同一盏明灯,照亮她前行的道路,丰富了她对不同音乐风格的理解与掌握。主课老师王乙、陆修棠,同行前辈张韶,民歌导师江明惇,以及京剧艺术家李慕良等人的悉心指导,更是为她的艺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使她不断深化对音乐的感悟与表现力的探索。这些实践不仅深化了她对声腔艺术的理解,更为她“器乐演奏声腔化”理论的形成提供了坚实的实践基础。(“杨荫浏先生曾经问我,‘阿炳脑子里有近千首民歌,你有吗?’这句话给了我极大的震撼。”杨荫浏见闵的一番话)。之后,她走到哪里就到哪里学习当地的戏曲。

       自此,闵惠芬以其独到的艺术眼光和深厚的音乐功底,开启了二胡演奏声腔化的艺术探索之旅。她巧妙地将声乐中的吐字、音色转换技巧融入到二胡演奏中,不仅丰富了二胡的演奏语言,更提升了其艺术表现力。同时通过精细的运弓和左手技巧,将音乐与语言的韵律美,完美融合。在她的演奏中,每一个弓法的细节、力度、速度及音高的调整,都对应着语音的字头、字腹、字尾,通过滑音、揉弦等装饰性技巧的灵活运用,成功地在二胡演奏中复现了语言的韵律美,极大地丰富了音色的表现力,深化了音乐的情感维度,拓宽了中国民族音乐的表达边界。她深入探索的“声腔化”与“润腔”技法,为二胡演奏开辟了新的艺术路径,使二胡的演奏呈现出独特的民族韵味与地方风格。邓建栋老师随后示范了精彩的《乱弹琴声》,此曲的引子便是戏曲打击乐撕边的节奏模仿;以及《姑苏春晓》《吴歌》这两首作品中的戏曲打击乐的节奏与极具特点的锣鼓经。最后邓建栋老师即兴演奏“黄调过门”与《紫竹调》精湛的演奏技巧以及即兴能力为他赢得阵阵掌声。邓建栋说:戏曲是们的宝库,我们需要多像民间学习,多像多种艺术门类学习,如即兴演奏等等。他还讲到:戏曲团体讲究一专多能,我们要学会这种即兴演奏,给出了学习方法:沉浸式学习——浸染。把自己浸染在戏曲的世界中,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能力。这种沉浸式学习是终生的。在此环节的最后邓老师提到音乐的高级感在于:入耳、动心、动情。戏曲音乐与二胡演奏的关联紧密与深远,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 

       在讲座的曲目讲解环节为讲座的第四部分。邓建栋老师选取了《锡腔吴韵》这首作品进行深度剖析。他首先介绍了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和风格特点,随后由三位优秀的青年演奏家:朱婧、汪媛、邰一笑精彩的演绎了全曲。邓老师详细讲解了作品中的演奏技巧和表现方法。如:曲子节奏强弱的把控,三人之间应突出重点乐句,相互衬托与配合等等。三位演奏家的音乐细腻入微、情感充沛,将作品中的韵味和意境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赢来了现场学员的阵阵掌声。

       在讲座的最后邓建栋老师做了精彩的总结。他说:千百年来,戏曲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和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同作为舞台表演的二胡,不仅仅在于对戏曲的模仿和借鉴,而是一个综合体,每一次对戏曲的发掘都像是一种古今对话,诉说着前人的智慧与匠心。它像是一个融通古今的时空穿梭机为现代的二胡演奏赋能。戏曲音乐和二胡演奏之间的关点紧密且深远,这点关系不仅体现在乐器伴奏的角色上,更深层次的影响了二胡艺术的文化、演奏技法以及音乐表现力的提升。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艺术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二胡在戏曲音乐的滋养下不仅成为了中华民族器乐中极具代表性艺术成员,也成为了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通过此次理论结合实践的精彩讲座,学员们不仅领略了邓建栋高超的演奏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更对闵惠芬先生的声腔化艺术理念以及戏曲音乐对二胡演奏的深远影响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许多国金学员表示:此次讲座让他们受益匪浅,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加深了他们对江南丝竹以及戏曲艺术的热爱。

       邓建栋老师的这次讲座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分享与交流,更是一次二胡艺术传承与发展的盛会。相信在邓建栋等二胡演奏家的引领下,二胡艺术将继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稿:潘迪

排版:吴正阳

责任编辑:苏嘉伟、廖骅

审核:刘晶、刘灏、周菲

上音民族音乐系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