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024年度“二胡表演艺术人才培训项目”专题系列讲座课程继续如火如荼地进行。2024年7月31日下午,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张千一老师,上海音乐学院冯磊副院长也亲临讲座现场。尤为感动的是,张千一老师讲座前嗓子突然发炎,近乎失声,就在讲座前中午,还在医院进行雾化治疗,并麻醉进行了喉镜检查。医生明令噤声,不要讲话。但是张千一老师说:“说好了,并答应了的事,就一定要做,绝不能食言”。张千一老师这种敬业和奉献精神让我们深受感动,用实际行动先为我们的年轻教师带来了一堂生动的课程。
张千一老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张老师笔耕不辍,所创作的作品涵盖了交响乐、室内乐、声乐、歌剧、舞剧、舞蹈、电影、电视剧等各类不同的题材与体裁,是一位在器乐作品、影视作品、声乐作品等领域都十分高产,并取得突出成就、广泛受到人民群众欣赏和喜爱的一位作曲家。
讲座伊始,张老师先后分享了几首关于器乐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第一首《吟》——为长笛与竖琴而作(1984),作品内容与中国文化中的吟诵形式有关,在写法上作品运用了支点十二音技法,把中国古代音韵中“吟”的意蕴通过长笛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伴奏乐器竖琴则受到中国民族乐器音色的启发和影响,运用了零星的拨奏、击打或不等量的音型等表现手法,以此来体现音乐上的一种古朴韵味,别有特色。
第二首作品《瓷乐》——为五位瓷器演奏者而作(2003-2004),这首作品是张老师在上海音乐学院攻读博士期间创作的一部具有新音乐风格特征的作品,也是张老师的博士毕业作品之一,并于2005年12月在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音乐厅首演。张老师与我们分享回忆了创作作品时的经历并阐述说明了几点要求。例如:构成本乐曲的音响材料——所有的瓷器全部收集于中国江西景德镇,以及创作《瓷乐》这首作品的最大愿望是希望所有参与者通过瓷器发出的声音,共同体会瓷器赋予我们的特殊音乐美感。听完张老师播放的当年演奏实况录音,我们感受到这首作品体现了现代人对于中国古老文明的感悟,并以创新形式来表现出中国瓷器的精美。作曲家运用“瓷器”作为“乐器”,无论从器皿本身的材质、音质,还是其中所含有的美学价值以及工艺、制作价值等,表现出独有的美学意境。在大、小、高、低不等“瓷器”之间的碰撞中,让人们从中体会到古、今、中、西不同文化间所形成的一种连接与交融。这样的一种表述方式,令人赞叹不已。
第三首作品为管弦乐《尼西的青稞架》,青稞架在滇西北迪庆高原,是一道独特而又绚丽的风景线,尤其是秋天收获的季节,金色的青稞给人们带来了无限欢悦。尼西作为地名,位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境内。张老师先后几次来到云南各地进行采风,被云南民族民间音乐所感染。听完演出实况视频后我们能感受到在创作时,作曲家力求保留民间最原始传统的音乐,也为我国少数民族民间音乐的发展和传承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四首作品是一首管弦乐作品《丰收之歌》,作品以多种素材交替回旋的结构方式,把浙江“采茶舞曲”和陕北“道情”作为扑面而来的乡音乡韵,热情真挚、酣畅淋漓地展现出祖国大江南北的一派丰收景象和新时代人民实现美好生活愿景的喜悦心情。其中素材的运用来自于作曲家在浙江杭州临安区太湖源镇指南村和陕西榆林、山西碛口等地的采风,也与他到边疆民族地区的采风经历相关。作曲家看见了祖国日新月异、繁荣发展的丰收时代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有感而发创作了这首作品。
接下来第五首是大型交响套曲《春到边寨》,这首作品是张千一老师的交响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四乐章,呈现出了立足本土文化语境的简约音乐风格。该乐章把贵州黔东南苗族和云南西盟佤族的原生态音乐作为音响和节奏动态的基本元素,展现了祖国西南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充满活力、酣畅豪放的生命状态。其主要音响素材的提取与运用、线性主题的多声部空间拓展、主题发展中的音响造型和音色调配,都显露出了追求简约的创作特征。
第六首作品为巴扬协奏曲《北疆南疆》,这是张老师于2018年为巴扬与交响乐队创作的一部协奏曲,出自大型交响套曲《我的祖国》第五乐章《丝路音画》。作品通过巴扬迷人的歌唱性旋律,7/8(5/8)等独特而又丰富的复合节拍律动,把北疆伊犁哈萨克族的浪漫和南疆喀什塔吉克族的豪放,通过慢与快、静与动、歌与舞的对比充分展示出来,展现了少数民族特有的地域风貌和人文精神。介绍完毕后,张老师播放了由林大叶先生指挥、深圳交响乐团协奏,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毛俊澔担任巴扬独奏的演出实况视频。
最后张老师介绍了他近期上演的一首民族管弦交响曲——《大河之北》的第一乐章“士——燕赵悲歌”。全曲以开门见山的强烈持续低音节奏和多调性主题叠合,表现出青铜时代燕赵古国“士”的风骨豪情,并通过动与静、强与弱的对比,寓意历史瞬间的怦然心动和历史长河的寂静孤冷。随后张老师播放了由吴强教授指挥、上音民族管弦乐队首演的视频。乐曲在打击乐凝重坚定的衬托下,使我们感受到一种萧瑟、悲壮的氛围。两千年前易水河边那个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侠士形象仿佛跃然眼前,刻画出燕赵大地绵延千年的慷慨悲壮的文化脉络,为整部作品涂抹上一层厚重的历史人文色彩。
正如张老师在讲座最后所说:“作曲家的作品是一度创作,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半成品,需要演奏家的二度创作才能真正的完成一部作品。我真诚地希望与各位艺术家合作,创演出展现中华历史之美、山河之美、文化之美,充满家国情怀,充满艺术魅力,充满民族意蕴的作品。”在张千一老师的许多音乐作品中,我们能够听到他对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深深敬意和独特见解。他通过对民族历史的研究和理解,将民族精神融入到音乐创作中,使作品具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和强烈的情感共鸣,展现出一种独特的民族意蕴。这种意蕴不仅体现在他对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和创新上,更表现在他对民族情感、民族精神以及民族文化内涵的深刻理解和诠释上。
讲座结束之际,冯院长在总结发言中谈到张千一老师作为受众面最广、精品力作最多的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体现了“中”与“西”、“古”与“今”的完美结合,正顺应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文化思想。冯院长表示,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应高于生活,没有高于生活的作品是无法传承下去的。针对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应做到活态的传承,如何做到活态,正需要像张千一老师这样的作曲家。作曲家又是思想家,张老师的创作观以及美学观都值得我们学习与思考。接着,冯院长又强调了此次二胡表演人才培训的专家不只是演奏方面的专家,还涵盖了作曲家、理论家等等不同的领域,从不同的角度以及作品创作等方面来进行授课。他希望本次学员做到广听博众,真正做到吸收作曲家的真传,并通过演奏把二者完美结合,将作品诠释给观众,达到一部作品真正的创作意义。最后,冯院长肯定了此次培训班的课程安排——不仅具有学术含量还有多种实践形式,如向故去的前辈致敬、展演汇报音乐会等各类活动,既是一种无形的、也是一种有形的力量。作为本次二胡表演人才培训班的学员之一,诚挚感谢项目组负责人汝艺教授以及整个团队的辛勤付出与精心安排。希望我们能从这些日子的学习中不断总结与思考,探索出一条属于我们新一代二胡人的道路,虽任重而道远,但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文稿:龚楠
排版:吴正阳
责任编辑:苏嘉伟、廖骅
审核:刘晶、刘灏、周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