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想I——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

文摘   2024-10-19 22:54   上海  

      曾记青瓷依旧,化蝶齐飞入梦。弦调动文君,双玉听琴知否。成颂,成颂。雪域经幡轻动。

      又忆梧桐雨骤,泪落花钿堆秀。故里梦中游,恰似行云流走。回首,回首。池塘春草已瘦。


2024年10月11日晚,由民族音乐系、教务处主办的“创·想I——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在汾阳校区北楼报告厅举办。本次音乐会既是该课程教学成果汇报,也是重要教学环节和内容之一。音乐会邀请了刘灝教授、罗晶教授、汤晓风副教授、秦诗乐副教授、曲艺副教授、李博禅副教授,许首秋老师、陈泓璇老师等担任点评专家,民族音乐系、作指系、音乐学系学生观摩音乐会。音乐会上演出了由2021级民乐表演专业本科生作为课程结业的9首代表作品,分别是何芊倩创作的筝独奏《琴心》、孟怡帆改编创作的筝与扬琴《双玉听琴》、江笑天改编二胡独奏《行云流水》、朱嘉怡创作的琵琶与筝《梦回故里》;张金钰、白羚子、林幼杨改编的琵琶三重奏《梧桐雨·泪花佃》;赵子涵、王冠杰、张学之改编的三重奏《如梦令》;杜婧蕾、徐笛、王维鑫改编的室内乐《化蝶》;钱彦冰、侯懿容、芮艺嘉、潘静一创作的室内乐《青瓷》以及赵子聪创作的二胡协奏曲《雪域颂歌》。本次演出的作品,均是民乐表演专业同学的“处女座”,他们课程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在未知领域中求知,将民族器乐传统与当代的对话融合于民族器乐的合鸣之中,用声音描绘自己的心声。本场音乐会获得了点评专家、师生和市民听众的高度评价。

任课老师孙剑在音乐会开始前介绍到,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是一门针对培养民乐表演专业学生创编能力的本科课程,是对学校提出的“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深度实践,是新时代民族音乐创新发展的积极探索。本课程初心旨在促进表演与创作学科间的交叉、交流与交融,促进民乐人才的全面发展,促进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民族音乐系主任刘灏教授总结到:孙剑老师这门课程是近年来民乐系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历代民乐大师既是表演艺术大家,在民乐创作、改编、移植方面也都有极强的意识和功力,他们为民族音乐器乐积累了大量优秀作品,为繁荣民族音乐发挥了重要作用。当下,我们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复合型民乐人才,就是要不断深化“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要加强针对表演专业学生的创编课程,要促进民乐表演与创作、前沿科技的交叉融合,使民族器乐更加多元化、时代化。





创·想I





乐评


演奏与创作的交融之夜

——评《创·想》民族器乐写作

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


向上滑动阅览


       10月11日晚,上海音乐学院北楼报告厅举办《创·想》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

       民乐经过中华民族千百年的沉淀,成为我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要让民乐艺术繁荣发展,必须重视民族器乐创作的繁荣。但随着专业音乐院校对理论、表演和创作的专业划分,关于演奏者是否具备创作能力的质疑层出不穷。本场民族器乐写作汇报音乐会旨在打破外界的质疑,展现演奏者在民乐创作领域的无限可能。

      音乐会由九首作品组成。值得一提的是,孙剑老师作为该课程授课教师和音乐会策划人,嵌用九首作品的标题填写了一首【如梦令】以作为音乐会序,增加了整场音乐会的艺术性、结构性。

       第一首作品《琴心》是为古筝独奏而作,由何芊倩谱曲并演奏。“莫不是步摇得宝髻玲珑,莫不是裙拖得环佩叮咚……”何芊倩婉转细腻地为观众演唱前四句唱词,这是《西厢记·琴心》中崔莺莺对张生琴声的描绘,同时也是这首作品的主题音调来源。音乐开始,轻柔典雅的旋律诉说莺莺与张生从邂逅到相爱。上、下滑音等装饰音模拟唱腔抑扬顿挫之音调,充满中国式韵味。乐曲中部,情绪爆发,古筝恢弘的扫弦描写男女主角奋力挣脱封建束缚,追求自由与爱情。最后,轻柔的旋律将思绪翻回,但莺莺长亭送别,短暂的欢愉又是漫长的离别,乐音逐渐放慢,最后由轻柔的琶音收束全曲。

       第二首是由传统白派京韵大鼓《双玉听琴》改编的同名作品,改编者兼古筝演奏者孟怡帆在创作时注重展现乐器自身的独特魅力,与扬琴演奏者丁一笑轮换演奏旋律声部,使作品层次分明。古筝滑、揉、颤的技法与带有颗粒感的扬琴模仿京韵大鼓的字正腔圆,京味十足。乐曲中部,两个乐器齐奏,排山倒海、一气呵成,渲染出“叶落梧桐秋气声,西风萧瑟到园林”的意境与景象。正值金秋,听到如此灵动的旋律,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第三首《行云流水》由二胡演奏者江笑天编创,扬琴由付一涵演奏。乐曲素材选自邵铁鸿创作的同名广东音乐,改编自张维良的笛曲。无调性的引子部分引出深沉委婉的慢板,悠扬的二胡声与扬琴那如珠落玉盘般的音色相得益彰,仿佛似仙的行云。华丽流动的快板充分展现了扬琴清脆的特点,与二胡宽广流畅的旋律相呼应,宛如涓涓细流。作为一部移植作品,在传统音调的主导下,时而出现的无调性旋律充满现代的气息,展现了演奏者对创编传统作品的深刻思考。

       第四首《梦回故里》,这首乐曲的灵感源自作者2017年梦中的旋律。值得一提的是,作曲兼琵琶演奏者朱嘉怡在介绍时坦言自己曾以为学习民乐后将不会与热爱的流行乐有所关联,但因为此课程,她领悟到民乐也能跨界、拥有多种可能性,因而突破自我,运用热爱的流行元素创作这部作品。引子梦幻而朦胧,随着主题的展开,旋律从缓慢渐入高潮,无论是琵琶的灵动轮指,还是古筝的宽广扫弦,都渲染出恢宏的氛围。那富有动感的旋律,仿佛在诉说一个游侠的传奇故事,浸透着江湖气息。贯穿始终的流行元素,恰如星光点点,展现了跨界融合的独特魅力。

       第五首作品《梧桐雨·泪花钿》根据白居易《长恨歌》立意,原曲是徐梓梵所做,三位琵琶演奏者张金钰、白羚子、林幼杨结合传统和现代技法进行创编。琵琶三重奏别具一格,在相互配合中轮番演奏带有悲情基调的主题音调,主题贯穿,描述杨玉环的跌宕起伏的人生。作者探索乐器的表现力,拍击琴板是乐曲的特色之一,将打击元素融入,如同唐大曲的舞蹈节拍,增加音乐的张力。

       第六首《如梦令》取材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词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音调改编于同名艺术歌曲,由筝演奏者赵子涵、琵琶演奏者王冠杰、大阮演奏者黄乐乐共通完成。作为三重奏作品,筝与琵琶声部各自绽放魅力,稳重的大阮音调与之相和,唯美的情感基调贯穿始终,描绘出一副活泼的荡舟少女与藕花、鸥鹭自然响应的优美图画,诗意盎然。

       第七首作品《化蝶》是二胡演奏者和中胡演奏者王维鑫根据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弦乐四重奏“小梁祝”与何占豪、陈刚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化蝶”音调进行创编。陈宓演奏的竹笛在作品中极富表现力,承担西洋弦四中一提的角色;二胡相较低沉的音色与之对位,增强音乐的层次感;中胡填补高音与低音之间的音域;阎舒润演奏的大提琴音色沉稳,增加音色的厚度。在移植中,作者尝试在脍炙人口的《化蝶》中加入何占豪对《梁祝》的最初构思,向这部伟大的经典致敬,同时唤起观众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第八首原创作品《青瓷》,灵感源自孟庆旸主舞的两部具有浓厚国风色彩的舞剧:《只此青绿》和《瓷影》。此作品由筝演奏者陈彦冰、潘静一、竹笛演奏者侯懿容、柳琴演奏者芮艺嘉共同创作,独特的乐器配置展现了创作者对新国风的追求,展现民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路径。音乐伊始,悠扬婉转、富有华夏民族特色的竹笛音调在高音区盘旋,生动描绘了青花艺术的独特魅力与祖国千里江山的壮阔景象。独特的两架古筝配置为音乐增添了丰富的层次感,每当厚重的单音落下,仿佛潇洒的笔墨在素白玉胚上勾勒出玄青色的牡丹;而柳琴则以其活泼透亮的音色,别具一番风味。乐曲尾声,四件乐器齐奏,将情感推至顶峰,虽曲终但余韵仍萦绕不散。

       最后一首原创作品《雪域颂歌》由二胡演奏者赵子聪谱曲,作曲系博士杨思越做钢琴伴奏。创作初心来自作者对西藏那片净土的神往。引子,钢琴渲染沉闷不安的气氛,二胡独有的那一份悠扬细腻仿佛在耳畔轻呢着天边的神秘。随着音乐的推进,主题渐渐展开——二胡奏出的悠远辽阔的西藏旋律使人仿若置身茫茫雪原、巍巍昆仑……每一个音的倾泻,都带着对雪域高原的热切向往,带着对最后一片净土的敬仰与渴望,诉说着心灵的归途。二胡的音色时而含蓄、时而奔放,紧随着西藏特性音调不断升华,节奏也愈加紧凑,音乐几经波折,跌宕起伏。

       音乐结束之际,掌声雷鸣,同时还伴随着欢呼声,足以说明这场音乐会举办的成功。另外,每首作品结束后都有来自民乐系、作指系、音乐学系的“大咖”老师从各自专业角度给出宝贵意见。点评老师们无一不对作品最终的呈现感到欣喜,对新民乐的未来进行展望。

       如今,“新民乐”随时代洪流应运而生,与传统民乐血脉相连、并肩而行。这九首作品所展现的传统与现代、移植与重构、跨界融合等独特特质,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演奏者对于“新民乐”的尝试与探索。同时,对技艺的精湛造诣,使得无论是在传统民乐的传承上,还是在“新民乐”的发展中,演奏者群体都不容小觑,有着蓬勃的生命力。并且,近年来,上音也在不断探索与实践“教、创、演、研”为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由孙剑老师的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正是这一模式的具体体现。通过这次音乐会的圆满举办,愿创作、表演、理论与教育等不同专业领域在不断自省中相互交融,携手共进。愿中国民乐在时代潮流的激荡中,焕发出持久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辉

——音乐学系2023级本科生 张慈恩


观“创·想I

——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

汇报音乐会”有感


向上滑动阅览


       何可称为当代优秀的民乐演奏者?优秀的民乐演奏者往往有持之以恒的耐力和定力,来进行技术的训练;同时,他们既有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传承创新的深刻认识,又有对现当代作品的领悟;不仅如此,他们还肩负着让中国音乐走向世界的历史重任。2024年10月11日晚,由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和教务处主办的“创·想I——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于上音汾阳校区北楼报告厅成功举办。

       与以往部分演奏者和创作者分离的民乐音乐会的不同,此场音乐以9首演奏者自编自创的曲子串联而成,通过改编、移植、模仿等创作手法,将传统音乐元素、流行音乐等跨界融合,展现了不同的风格的作品。在此次音乐中,同学们将思想与情感融入自编自创的曲子中,倾情演奏,充分展现了其天性与创作自信,为观众带来了酣畅淋漓的音乐体验。

       为此,不禁引人思考一个问题——演奏家亦可为作曲家吗?在有些时候,演奏家和作曲家两者冥冥之中似乎由一道无形的“墙”相隔。或许你会说“术业有专攻”。那我们不妨思考,能否打破这道“墙”?能否进行多专业领域的学习与创新?如果能,我们又该如何打破这道“墙”?我想,演奏与创作是分不开的。一名优秀的民乐演奏家,除了拥有精湛扎实的民乐演奏能力外,也有能力在民乐创作上有所建树。这正是此次课程汇报音乐会的精彩的创新突破点之一,民乐演奏者兼当作曲者的身份,通过跨专业的实践,在未知的领域中探索,将无尽的思想融入旋律,碰撞出不一样的音乐花火。

       此次课程汇报音乐会中演奏与创作两者相融合之下,有哪些出彩之处?

       首先是演奏技法上的创新。演奏者有着长时间与乐器的接触的经历,对演奏技法的探索是更为深入的。二胡与钢琴协奏曲《雪域颂歌》提取西藏特性音调为动机,结合西藏民间音乐元素进行构想与创作,描绘了广袤无垠的草原、白雪皑皑的雪山、干净无瑕的天空,镜子般的湖面,音乐中体现了对雪域高原的敬畏赞美之情,亦可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力量与人类的渺小,令人回味无穷。此曲中,二胡左右手技法多变,在滑音、揉弦、换弦、颤弓、长弓、短弓、勾弦、拨弦等技法进行了充分的挖掘,同时体现出了演奏者的扎实演奏技巧。除了演奏技法之外,演奏者的真挚情感由内而外,以音乐为媒介向观众传达,触动着在场每个人的心弦,在悠扬的旋律中找到共鸣。

       其次是“气韵”在乐曲中的运用。中国音乐非常讲究“气韵传神”,“气”指的是音乐内在的生机与活力,“韵”指的是音乐外在的传神表现,“气”与“韵”两者在演奏中的相互贯通,再加上旋律美、意境美,故事性,从而体现乐曲本身的生命律动。器乐合奏《青瓷》中,将一笛一柳琴二筝组合起来,器乐配置新颖。双筝的运用中,拍板及拍弦等演奏技法让乐曲的气势更为恢弘,再加上笛声悠悠,余音绕梁;柳琴扬扬,如春风拂柳,“气韵”在音乐中充分的运用,节奏自如洒脱,表达了对青瓷艺术的喜爱与赞美,生动形象的营造出了“水磨冷声摇绿竹,青瓷淡色透寒空”的意境,使人身临其境,如梦如幻。

       再者,关于传统音乐如何传承创新的话题,是我们一直在思考与探讨的。传统音乐要持续地焕发出生命力,需赶上时代发展的潮流。让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交融,即在民乐中融入现代流行音乐元素,是传承创新中国传统音乐的必经之路。琵琶和古筝二重奏《梦回故里》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其创作灵感来源于作曲者梦中的一条旋律。曲子在有着中国传统音乐的风格的同时,融入了流行音乐的一些元素。快板充满着生命力,琵琶与古筝的独特音色相交融,两者对位演奏,一唱一和,节奏丰富,带有律动感与交错感。节奏像是此部分音乐的骨架,支撑着旋律与情感,使人耳目一新。融入了流行音乐中丰富的节奏,使音乐散发着现代气息。这正是体现了传统音乐与现代流行音乐的交融。

       除了演奏技法的创新,“气韵”的运用,传统与现代流行的融合这三方面外,还有不少新颖的闪光点。如对合奏乐器组合的创新,在《梧桐雨·泪花钿》中,用到了三把琵琶进行合奏,这样的民乐合奏组合是比较少见的;还有对经典作品的改编,民乐演奏的四重奏作品《化蝶》,由何占豪先生创作的弦乐四重奏《梁山伯与祝英台》和何占豪、陈钢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改编的弦乐四重奏“化蝶”结合改编而成,可谓是再续经典,向伟大的经典之作致敬。

       此场音乐会民乐系,民族音乐作曲系,音乐学系等二级院系的老师和同学们汇聚一堂,不单单是聆听民族器乐写作基础课程汇报音乐会,大家更是互相学习交流,受益匪浅。演奏家亦可为作曲家这点并不矛盾,演奏与创作相辅相成。作为民乐演奏家,不妨大胆创新,不断突破自身的舒适圈,在民乐创作的道路上孜孜不倦的探索。不仅仅是对于民乐演奏家而言,突破自己的专业领域局限,对未知领域进行深入探索,我想这正是作为音乐热爱者、从业者所应具备的一种精神。

——音乐学系2024级本科生 曾雨婵




上音民族音乐系
上海音乐学院民族音乐系公共信息发布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