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夏天,一些姐妹就独得蚊子恩宠,就算身边有其他穿短袖的人,蚊子也偏偏只咬自己,堪称“一人养活一家蚊”。
这种苦恼不是个别现象,放眼全球,每5人当中就有1个人更容易“招蚊子”[1],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成为蚊子的“ONE PICK”?
有人说,爱招蚊子是因为你的血甜,还有人说是因为皮肤黑、人胖……其实这些都是谣言。
事实上,蚊子“开黑”时,是靠人体散发出来的热量、体味、二氧化碳等来侦测和定位目标,所以招蚊子喜欢的,是这4种人[2,3]:
①身上挥发性物质较多的人。像是体温高、容易出汗、容易释放尿酸或者其他挥发性物质的人,可能会被蚊子盯上。
②呼吸频率快的人。这些人呼出的二氧化碳多,往往活动量也大或体温较高,容易出汗,很容易被蚊子盯上,比如儿童、孕妇、运动的人。
③穿深色衣物的人。蚊子可能偏爱深色,也许是因为深色的反光效果较弱,符合蚊子的“品味”。
④爱喝酒的人。虽然具体原因不清楚(不排除和体味、呼吸变化有关系),但科学家发现喝酒之后确实更招蚊子。
如果你并没有以上特点却还是招蚊子,那可能是因为你正处于蚊子的地盘!
我们都知道,蚊子“羽化”前,需要待在水里,所以花盆、下水道、小区水池等容易形成积水的地方,容易成为蚊子的“大本营”。
另外,蚊子也有“出行高峰期”——黄昏和夜间,这是因为蚊子也怕晒,一定程度的日晒就能让它们脱水甚至丧命,也因为这样,蚊子会寻找凉爽、阴暗和潮湿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在这些时间出行,或周围堆积的东西比较多、形成了阴冷潮湿的环境,就要小心了。
实际上,叮咬后的瘙痒是身体和蚊子作战后的反应[4]。
蚊子极其“阴险”,它们恰饭时,并不只是把“小针管”刺进皮肤这么简单。为了更容易恰到饭,吸血前它们还会先用另一个针管把“口水”注入人体。
(来源:Bright Side)
这些口水中含有阻止血液凝固的成分,方便它们在被发现前就吸到血。
但我们的免疫系统也不是吃素的。一段时间后,它们就会识别出蚊子的口水,并将其标记为“入侵者”,随后派出免疫细胞等“执法人员”负责清除。
在这个过程中,“执法人员”还会利用组胺等“武器”,增加局部的血流量和白细胞,增强战斗力,但这也会导致皮肤发红、肿胀,长出蚊子包。
与此同时,组胺等物质还会触发周围的神经元,最后“报告”到大脑,大脑就会让你觉得瘙痒,提醒你被咬了。
通常,蚊子的口水致敏性越强,人体“应战”越激烈,蚊子包就越大、越痒。
过敏反应的严重程度和个人体质也有很大关系,比如过敏体质的人就容易反应大,红肿严重,甚至在叮咬部位出现水疱、大疱。
另外孩子反应容易高于成人,是因为成人被叮咬的次数多了相当于脱敏的过程,反应就不再那么大了。
对付蚊子叮咬,咱有的是招数[5]:
①一旦发现被叮咬了,及时用肥皂和水冲洗,这样能减少和中和蚊子的唾液等成分。
②如果蚊子包肿得厉害,可以用毛巾包着冰袋冷敷,冰敷能收缩局部毛细血管,缓解红肿热痒。
③如果蚊子包很久都不消退,可以短期外用糖皮质激素药膏(常见的有地奈德乳膏、糠酸莫米松乳膏等),它们专门针对的是免疫反应和止痒,缩短红肿时间的效果比较好;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组胺药物,但一定都要根据药品说明书来使用,如果拿不准可以问医生。
还有更温和的炉甘石洗剂,但效果稍弱一些。
当然咯,上上策,还是防蚊。根据前面说的,我们做好这几点,就击败了全国80%的用户:
清理积水、房间的杂物,远离蚊子繁殖的水源。
出门尽量穿浅色衣物和长袖长裤。
运动、出汗后尽快清洗,减少汗液停留,降低体表温度。
清晨、傍晚和晚上尽量待在室内,注意关好纱窗和蚊帐。
记住防蚊最安全有效的方法还是外出长袖衣裤,睡觉挂蚊帐。
最后,别忘了,我们还有“物理超度”蚊子的手段:
(点击查看大图;来源:文献[6-10])
最后的最后!祝点了“在看”的朋友,这个夏天蚊子只咬身边人!
想第一时间了解更多健康内容,记得把腾讯医典她知设为星标🌟哦,我们每天都等待着与你的相遇!
审稿专家
谢勇|北京协和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
刘文斌|北京航天总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内容制作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往期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