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高度复飞图个啥

教育   2024-12-14 23:51   新疆  

飞机降落到某个机场时,大致分几个阶段,先是从巡航高度下降到进场点,再从进场点到MSA圆盘,就是机场上空的一个圆形区域,在此之上障碍物的干扰很少很简单;

在圆盘上打个洞,连拐弯带下降,直到看见跑道落地,这个阶段称为进近阶段,目的是避开障碍物并且落地,这个洞通常由IAF-IF-FAF-SDF-MAPt所组成,MAPt可以是MDA或者DH。

如果没看到跑道,就要复飞,再打一个洞从MAPt点向上,绕开障碍物回到圆盘MSA以上,再决定后续怎么办。

这里说的复飞,一般发生在FAF(FAP)点和MAPt点之间的连续下降阶段,特点是飞机处于或即将处于着陆构型,接近MAPt点时时间变得紧迫,复飞动作不连贯的话可能导致飞机接近障碍物。所以飞行员每年有专门的训练,以熟练技术备不时之需。

还有两种情况的复飞,一种是FAF点之前的复飞,也有称高复飞的;一种是低高度复飞,也有称中断着陆(Rejected Landing、baulked landing)的。

对于高复飞,特点是时间并不紧迫,因此要做的很简单:改平,然后是灵魂三问:我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然后从容不迫的设置目标高度、后续航迹,即可。节奏越慢越安全,出问题的都是因为动作太快。

对于低高度复飞,我们在地面就要想明白,低高度复飞图个啥?着陆还是复飞,决策点在MAPt,所以之后的复飞都属于意外,不是我们决策出来的,而是意外情况逼迫出来的。意外情况包括突然的风速剧烈变化、跑道突然跑进一头牛等,都是极端情况,极端情况没有预案。

如果不是极端情况呢?现在很多公司鼓励飞行员低高度复飞,高一点儿要复飞,拉飘了要复飞,跳一下要复飞等等各种要复飞,总之就是QAR数据不好看就得复飞,否则领导心里不踏实。不少公司低高度复飞的数量和占比都呈上升趋势,原因不是极端情况增加了,而是保守策略增加了

为了踏实而采取保守策略,只要不过分、不层层加码,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保守策略一定带来安全吗?我们以低高度复飞为例:

这是正常的复飞路径的设计,标绿的线是复飞剖面轨迹,可以看到复飞从MAPt开始,然后到SOC建立爬升,再到超越障碍物,最后爬到圆盘MSA以上。

如果低于MAPt再复飞呢?抱歉,这部分没人做障碍物评估,会飞出红线的效果。保守策略带来的是致命伤害

有人问,那为什么上次低高度复飞没出事呢?那是因为运气,可能是刚好没障碍物,刚好发动机争气,或者刚好是CAVOK。运气对安全也有很大贡献,但不能管理只能赌。

最后补充个疑问:有人问,起飞性能没问题,复飞感觉能量更充足,为什么性能还不如起飞?那是因为飞机构型不同,着陆构型是为了获得更小的失速速度,牺牲了爬升性能。


小结:对极端情况的思考,不要影响到日常飞行;不要对QAR产生焦虑,尽快实现去识别化。



The more conservative, the safer?

越保守,越安全?



深入了解民航,请进入下列链接:

低能见之三权分立

素颜和化妆-漫谈起飞标准

ILS降级

伏地魔和RVR

大白和小白

起降标准之拍案三叹

防道外接地

北大目视问答




本公众号已经武装了AI功能,如果它说“继续”,或者说“你有其他命令正在执行中,请稍后输入”,请输入“继续”即可。



3系飞行员
关注我,了解更多空客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