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研究方向获奖著作介绍

文化   2024-10-14 17:31   湖北  

 点击图片查看公告 



 第八届中国书法兰亭奖 

 理论研究方向获奖著作介绍 


金   奖


薛龙春(浙江)

专著《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等



薛龙春  1971年出生于江苏高邮。1992年获苏州大学文学学士,1997年获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硕士,2004年获南京艺术学院文学博士。2006—2010为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后。现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16—18世纪中国书法篆刻史、尺牍文献与金石文化的研究,著有《雅宜山色:王宠的人生与书法》《古欢:黄易与乾嘉金石时尚》《王铎年谱长编》《王铎四题》《黄易友朋往来书札辑考》等。


点击图片预定

《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

薛龙春 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23年10月出版


作者通过对碑学历史反思性的研究,深度梳理了清代“碑学”的脉络、旨趣与实践。清初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兴起,从汉隶到楷书的石刻文字书体(铭石书),被视为古代书法学习的新资源,进入学者、书家等文化精英的视野,甚至成为经典。在包世臣、康有为的鼓噪下,用“碑学”来笼统地指称石刻书迹的学习,风气渐盛,并与“帖学”对举。而“碑学”的含义涉及书体的演变,书法观念、趣味的异同等,长期以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作者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描述代表人物的书法活动,通过揭橥“碑学”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细节,深化了我们将碑学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的思考。
获奖感言


《二王以外:清代碑学的历史思考》是一本对清代碑学作历史考察与思考的小书,感谢同行专家对它的肯定。就我的阅读所及,近年来书学研究的好成果很多,一些年轻学者也表现出强劲的潜力,因此得奖作品不一定就是最好的,机缘巧合而已。

因为爱好书法,二十年前,我将艺术史的研究与教学作为我的志业。在我看来,“乐在其中”对于所有的研究工作而言具有根本的意义,有兴趣才能专注,持续专注才能有独见之明。从解决一些具体的小问题,到思考一些大的理论问题,我们的智识与思想会越来越丰盈,人生也因此更有意义。

陈洪绶曾集白居易诗写了副对联:“任头生白发,放眼看青山。”专注于自己有兴趣的事,追求一种超越性,这样的境界正是我一直所向往的。


银   奖


陈志平(广东)

专著《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

——以〈墨池编〉为中心》等


陈志平  1973年出生于湖北鄂州,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博士。现为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历代书法数据整理研究与数据库建设》首席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书协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出版专著《黄庭坚书学研究》《陈献章书迹研究》《书学史料学》《北宋书家丛考》《唐宋书法史拾遗》等。





点击图片预定

《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研究——以〈墨池编〉为中心》

陈志平 

上海古籍出版社2023年5月出版


宋代朱长文编纂的《墨池编》采辑前人论著,分门别类,考核得失,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书学著作之一。作者积十余年之功,以《墨池编》为中心,对《墨池编》《法书要录》《书苑菁华》《古今法书苑》等中国古代重要的几种书学文献的版本源流、文献价值等进行了专题探讨,并对由此而生发的中国古代书学文献的知识谱系、书史脉络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开拓价值。本书研究深入,考证周详,对《墨池编》以及古代书学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具有积极的贡献。




方 波(浙江)
专著《中国书法批评史·元明编》


方 波 1970年出生于湖北英山。1991年毕业于湖北师范学院,2004年获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硕士学位,2008年获中国美术学院美术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书协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书法创作与书法观念史、书法创作理论研究。著有《宋元明时期“崇王”观念研究》《北宋以来的书法知识、观念与社会文化》等。
曾获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三等奖,全国第八、九届书学讨论会二等奖,中国书法兰亭奖第三、四届理论奖三等奖等。书法作品入展全国首届篆书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展、全国第九届书法篆刻展等展览。


点击图片预定
《中国书法批评史·元明编》
陈振濂 主编 方 波 著
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中国书法批评史·元明编》论析从十三世纪下半叶到十七世纪上半叶的书法批评史。全书按时间顺序,分三大部分,主要围绕“书法批评生态的变化:批评视角、标准与方法的调整”“书法批评的异动”等展开。该书将书法批评当作“学”而非“评”,对书法批评及其历史脉络中的各个因素进行敏锐追问和研究,体现出鲜明的问题意识与学科立场,在取材范围、章节安排、议题设定、论点阐释等方面多具创新性,是对中国书法批评史研究范式转型深入思考的直接成果。

获奖感言


书法批评的主导线索是批评者以书法创作者之外的身份与视角对书法价值的评价与阐释。书法批评的效用可简单概括为:总结、干预、引导,即总结前代书家和作品的特点,干预当下书法的风气,引导书法的趣味表现和发展方向。
书法批评是一个有着众多因素参与的综合过程。我们应该将书法批评视为“学”,而不仅仅是当作“批”和“评”。书法批评并非随意性的信口雌黄,也不是跟在书写后面亦步亦趋,而是学理式的研究与诠释。


铜   奖


朱 琪(江苏)
专著《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等


朱 琪 1980年出生,江苏南京人,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博士。现为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副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兼职研究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汉画学会会员。长期致力于中国玺印篆刻与金石书画研究,曾获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铜奖(理论研究方向)。著有《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新出明代文人印章辑存与研究》《蓬莱松风:黄易与乾嘉金石学(附武林访碑录)》《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王福庵篆刻赏析100例》等。


《小道可观:中国文人篆刻》
朱 琪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2022年12月出版

该书摭取篆刻史不同发展时期的重要人物与节点展开叙述,构建起一个以文人艺术为中心的篆刻史论体系,展现出作者在“文人篆刻史”研究上的新近成果。全书共分为早期文人篆刻及相关“印迹学”研究、明清文人篆刻研究、晚清民国篆刻研究、印史与文化四个专题,附录《晚清民国以来篆刻润例汇辑》。全书征引材料丰富,立论严谨,图文互证,言之有物,对于篆刻史上的一些专题个案作出了富有洞察的研究,在具体内容和研究方法上,都能给人以启发,对书法篆刻史、传统艺术史、金石学研究乃至古代历史文化的综合研究,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卢辅圣(上海)

专著《中国书法史观》


卢辅圣 1949年出生,浙江东阳人,198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朵云》《书法研究》主编,上海书画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上海市美协副主席,中国美协理事。著有《天人论:关于绘画史发展的假说》《书法生态论》《中国文人画通鉴》《中国文人画史》等。连环画《钗头凤》获第六届全国美展银质奖章,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点击图片预定
《中国书法史观》
卢辅圣 著
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年3月出版

不同于其他的同类型作品,本书不做一般意义上的史料铺陈和时间梳理,而是着重从语意到语境、视野到视角、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三个维度揭示中国书法的独特价值。通过基于具体语境,带有特定方法与视角的观察,捕捉在客观的历史资料背后,不同时期的人基于不同的立场、问题和个人禀赋,所作出的流动、变化的、既体现规律又充满个性的精神性解读。全书分八个章节,十余万字,精选配图三百余张,涉及作品兼顾代表性与偶然性,精英性与大众性,既有让人耳熟能详的人与书,也有让人拍案叫绝的“意外惊喜”,文图相匹,能让读者获得截然不同的书法精神之旅。



供稿:2024年10月9日《书法报》第39期3版 

责编:王可万







 说文解字(全五册)全本全注全译 

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源字典

传统汉字学奠基之作

历时三年精心注译完成

采取简体排版,保留相应的繁体字形

说解条例详赡严密,系统剖析全书结构

多样的查字方案,方便查阅检索

点击下图即可购买

☟☟☟


书法报
源于笔墨,归于生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