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入黑暗”
Ingestion of Darkness
2024.10.1——10.29
云纺博物馆(昆明市西山区环城南路668号)
展览海报
艺术家:和丽斌 史晶
策展人:薛滔
展览统筹:沙智滨 陈岚
展览助理:疏许丹 姚琦 杨丽芳 李莹 潘毅 张经丽
开幕式:2024.10.1. 14:00
研讨会:2024.10.1. 15:00-18:00
研讨题目:“光线在绘画中的使用方法及表达可能”
展期:2024.10.2-10.29.
10:00-21:00(周一闭馆)
地点:云纺博物馆 美术展览厅(昆明市西山区环城南路668号)
创作漫谈:2024.10.20. 14:00-17:00地点:土著巢·罗旭美术馆(昆明市官渡区昆石公路296号,停车可至美术馆对面“九九一厂”)漫谈当天“土著巢·罗旭美术馆”凭展览海报免费开放。
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神称光为昼,称暗为夜。在绘画中,光线是前提,光照到了物体才呈现出物体的样子,绘画正是对这些光照条件下的事物进行表达。也就是说,绘画是在呈现光的作用和结果。而在无光的黑暗中是看不到物体的,无法描绘物像,也看不到对事物进行的表达。不但如此,黑色在绘画中还常常被用作一种隐喻,代表着未知、恐惧、神秘或是深邃的情感,黑色甚至是一个被忌讳的颜色。史晶(1971-)与和丽斌(1973-)两位艺术家对黑暗有自己独特理解,他们的双个展“摄入黑暗”并非简单沉浸于黑色的消极情绪之中,而是一场绘画方式的探索,是对黑暗背后隐藏的意义与价值的思考,通过黑暗凸显的不是黑暗自身,而是对光的重新定义与理解。
史晶用无色的笔触,描绘出隐藏于黑暗中的种种图像,观看史晶的作品不能站在固定地点,你必须在移动位置和角度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时间和空间融合于画前的场域,才能在光线的反射中看到画面,获得比画面更多的觉知。这些画面与艺术史上用光来塑造色彩和图像的做法恰恰相反,他是用图像来塑造光本身,作品中那些隐藏于无色笔触里的图像正好告诉了我们光的存在。图像作为媒介让我们注意到光线本身,而不是注意到光作用于世界的结果。图像结果并不是显而易见的,它反映的恰好是过程,特别是在移动观看的视觉中,这种提示尤其明显。为了更加清晰这个问题,史晶制作了一些射灯装置外挂于画面之上,使用色彩原理,通过特定光源让画面产生特定色彩。面对作品,史晶外挂射灯这个动作让人们不会再去关注画面的颜色,而是注意色光,把色彩还原到色光,即物体显现的色彩只是对不同波长色光进行的选择性反射。史晶2009《uy住地》布面炭黑油画颜料+光
史晶作品
但尽管如此,外挂射灯也不能作为色彩构成的教具,因为外挂射灯和画面营造出一种特殊的神秘氛围,消解了对色彩知识的解释和说明。画面本身只是黑色,不同色光的照耀才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个过程并不只是光线照亮了画面那么简单,我们看到的不是笔触也不是光,而是光与笔触共同合成的画面。因为光不但具有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粒子性质,它不仅是一段波长还是一种物质,光照到画上,让画面带有新的粒子,产生了新的物质。这就让史晶那些带有灯光装置的作品包含除光色以外的,其它更加丰富的信息,史晶的作品随即变得非常晦涩。
史晶作品
历史上人们对“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这句话的理解非常丰富,但从字面上我们可以看出光不是客观存在,是因神的需要而出现的。也就是说,光满足神的愿望而存在,因神的意念而出现。另一方面,从物理学的角度,对光的理解在牛顿(Isaac Newton1643-1727)那里得到突破,光被认为是不同的波长,从此“光”作为一种物理现象被人类世界认识。光学是一种科学,而不是神学,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史晶的作品介于神学与光学之间,无论是灰白色的作品还是黑色的作品,他都在试图探讨光是如何作用于物理画面并产生了心理现象。当你用惯性角度站在史晶画前,什么都看不到,这时你一无所知。而当你移动脚步倾斜视角的时候,画面内容开始显现,你的意识也从一无所知中被启动,开始了因物理显像而带动的心理活动。此时史晶会说,你已经进入了作品,成为作品的一部分。只要你不动,就什么也看不见,也就什么也没发生,这时你在作品之外。史晶的绘画不迎合观众的视觉习惯,他要让观众在作品前动起来,与身体同时动起来的还有观看者内在的思考和由此发生的一系列变化。
史晶作品
史晶作品移动观看让观众与作品之间形成不断变化的状态,这让我联想到维特根斯坦(Ludwig Josef Johann Wittgenstein1889-1951)所说的“事态”。正如面对作品时动与不动,看见或没看见便形成作品不同的事态,事态的复杂形式(观众运动的多样化)才形成史晶的作品。在以往的认知中,我们把油画作品局限在作为材料的图像或作为形式的色彩、线条、具象、抽象、表现等方面,而忽略了作品不仅仅是作为“事物”存在,还包括在时间空间中的运动状态所构成的“事实”。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说,事态是构成事实的基本单位,世界是事实的总和,而不是物的总和。也许通过维特根斯坦,我们可以更有效的理解史晶及他的作品。除了因观看方式改变带来的信息之外,史晶还强调作品中的“念力”,这是一种物体之间因长期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新事物。例如老屋内的柱子,它虽然用森林里的树木做成,但柱子与树木两者之间却完全不同。老屋内的柱子长时间在人居环境中与人产生相互作用,带有了人的念力,它和同样是树做成的新柱子截然不同。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人和时间,因人和时间介入,对象被注入了念力,因念力的注入,让事物产生变化。老柱子和新柱子的不同,不仅仅因为碳元素的衰减、水分变少、强度变低等等物理和化学上的作用与反应,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念力。因此,史晶长时间在画面上的工作,让画面注入了他的念力,所以观看者会产生一种别样的体验。与具象形象不同,史晶作品中有些是抽象形象,他在抽象作品中强调气韵在画面中的表现,而气韵也是念力的一种形式,这与中国水墨的审美产生关联(气韵生动与念力纠缠)。除了绘画,史晶还把念力作为一种方法用在工作室的装修和改造中,他长时间打磨一面墙壁,或一块石头,使之因念力的关系而变得异样。关于史晶作品中念力,目前我能理解的就只有这么多。仔细想想,老家的那些无人居住的空宅子,确实比有人居住的更容易破败。并不是因为维修,在都没维修的情况下,情况就是如此。而房屋在居住和使用过程中是存在耗损的,为什么更不容易坏呢?史晶的作品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解读,里面包含了丰富的信息,也融合了不同的文化形态。这个现象呈现的正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社会处境,任何一个地方都处在信息化的辐射中,没有人会在单一的文化语境中生活和成长。特别在社会高速发展,信息泛滥,不同文化交织的现实世界中,这种纠缠,正制造着一个个复杂的个体。史晶作品现场
史晶在展览现场
和丽斌的盲画《普者黑》2015年和丽斌在普者黑盲画现场(摄影:程新皓)在面对和丽斌的作品时,我们仿佛被吸入一个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世界,这些世界不是他在夜晚进行的梦幻构想,而是现实的反映,是客观存在的真实现场。他通过独特的视角,在黑暗里体验充满未知的空间,在这些空间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黑暗的力量与美丽,也可以体会到艺术家对黑暗的热爱与敬畏。通常绘画是在明亮光线中进行的,但和丽斌挑战了这个墨守成规的常识,他告诉我们在黑暗中仍然可以有色彩和形象的塑造。这种塑造方法,不用我们以为的视觉,而是用多种感觉器官去感知。他创造了一种被称之为“盲画”的新画种,即绘画可以不仅仅通过视觉器官在光线下完成,还可以在黑暗中通过运用多种综合感官的“盲画”来进行。这不但拓展了绘画的边界,还重新定义了我们对绘画的认知,他创造了一种新的绘画形式和工作方法,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牛顿以后,光被分为可见光和不可见光,380--780纳米是人类可见的部分,这只是广阔电磁波中很短的一段,非常有限,而我们对世界的观看远比这段光波要宽广得多。和丽斌分享了他曾经在农村走夜路的经验。漆黑的夜晚,主管明视觉的椎体细胞失效,如果遇到没有月亮的时候,主管暗视觉的杆体细胞也几乎没什么作用。假设你走在还没修建路灯的中国农村那些田间地头或山上,除了偶尔传来几声远处的狗叫,剩下就是你自己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的窸窣声。神奇的是,尽管伸手不见五指,但你几乎不会从田埂上摔下来,也总是能走到目的地,这时你是怎么做到的?你靠什么来完成对环境的判断和观察。丽斌说这里有触觉、嗅觉、听觉等各种感官的综合运用,在黑暗里我们并不是完全没有看见,而是另一种“观看”,非物理学的,黑暗并没让我们全然的无知。和丽斌的盲画《上里古镇》系列和丽斌的盲画《太行山》系列基于此,他认为事物的光明不仅仅来自对外部太阳光的反射,每种物体自身都带有光明,都会自己发出不同色彩的光,和丽斌称之为“内光”。因内光的存在,并且可感(正如走夜路),所以在黑暗中,通过盲画的方式,能对物体的“内光”进行感知和表达。在这里,和丽斌把绘画延伸到不可能的地方,在不可能的黑暗中实现可能,黑暗作为绘画认知的禁区由此被打破。盲画是对绘画的全新理解和认识,从工作方法到创作方式,以及绘画的表现空间、范围、形式等等,都是一种全新的尝试。因为在盲画中使用的感官与平常使用的感官不同,不同感官必然带来一系列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体验,体验在这样的绘画过程中变得特殊。而我们却不能在黑暗中去观看和丽斌的作品,去体验他在盲画过程中经历了什么。他在黑暗中完成盲画以后,往往又回到平常的光线下展开,让人看到熟悉的光学结果。也就是说,我们并不能看到和丽斌在黑暗环境中看到的那张画,他在黑暗中创造了一个事物,在光线中这个事物被照亮,显现出我们熟悉的知识和经验。而和丽斌的创作正是要逃离我们熟悉经验和知识判断的,就是这同一张画,承载着完全相悖的两面,和丽斌自己也处于开盲盒的状态中,在光线下重新观看自己的作品。这已经不是绘画本身的问题,他把绘画过程设置于对结果无知的状态下进行,盲画让观众和创作者都变得陌生,让绘画变得更加复杂和微妙,并使之重新获得了期待。丽斌曾在太行山上进行盲画创作,在太行山的那批盲画中他告诉我们,眼睛不仅是用来观看的,而且还能用来抓捕和触摸。那些乍看就让人联想到范宽(约950-1032)《溪山行旅图》的盲画作品。丽斌是这样解释的,古人的各种皴法,正是视觉对对象的触摸,他们用眼睛抓捕住了山石的肌理和质感,用各种皴法表现出来(应物象形与视觉抓捕)。其实,大多数夜晚并不是完全漆黑的,我们总是在微弱的光线中用眼睛牢牢抓捕住道路,才不至于会摔倒。与视觉抓捕相关的其它类似感官的故事,丽斌曾专门策划了现场艺术节《通感》来进行深入探讨。关于皴法与真实山石纹理之间的拟真分析,杨崇和博士(1957-)用人工智能的数据做了科学研究,得出两者呈现出高度相似性的结论。(详见上海图书馆杨崇和讲座“从科学视觉看中国山水画史中的纹理再现与创新”)和丽斌的盲画《太行山》系列对于视觉以外的感官在绘画中的运用,《安眠日记》则更加清晰的说明这个问题。和丽斌在入睡之前或者失眠之时,他会放松下来用听觉感知环境的声音,根据对声音的感知,用笔随意自然的涂画。涂画过程中,他不看画面,画笔根据身心状态而游走,灵动的不加以控制,尝试用非视觉的感官来进行绘画表达的可能。由于专注于听觉,意识逐渐放松,最后进入睡眠状态。醒来以后,会看见一张完全陌生的线条,这些线条的产生不是由绘画知识来完成的,而是在听觉感知下的触觉表现。我们面对作品,无法用形式美的法则或者艺术史的知识去解读,只能进入到丽斌的创作过程中,去想象和感受他那时发生了什么,处于什么样的状态。以往的观看经验完全失效,观众的思维必须活动起来,才能对绘画有所了解,否则你将一无所知。同样,和丽斌的绘画也不会去迎合观众的视觉习惯和审美趣味,他在做着绘画可能性的研究。说到这里,我似乎从他俩的作品中明白了一些事情,丽斌说每个物体都在发光,只是程度不同,而史晶也反复提到光能产生物质。是的,光具有波粒二象性,所以,“内光”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念力”下,让物体进行了粒子交换,进而改变了物体,产生新事物。所以,我们不会在黑夜里摔倒,而人居的有耗损的房子却比空闲没有耗损的房子坚固。和丽斌的盲画《安眠日记》和丽斌盲画现场
和丽斌在展览现场
无论是史晶的“念力”还是和丽斌的“内光”,似乎都在探寻世界的秘密,去寻找处于“内在”的对生命产生作用的真相。他们都把绘画作为一种途径,用视觉的方式表达非视觉的存在。他们特殊的工作方式不是去创造图像和进行叙事表达,而是在一种特别的绘画生成过程中去体悟和思考“内在”是什么?如何在?有怎样的表现?虽然他们都提到光,但对于史晶而言,他用精确的笔触去表达难以清晰的,处于混沌状态的“念力”,图像、笔触、光的角度都有精确要求,这是一种相对理性的方式。而丽斌的作品却很直观,他把自己放置于不可知的黑暗中,去表达确实的、清晰存在的感官真实。他们虽然没有把那些隐秘的、影响世界存在的事物变得可见,但却都让你意识和感知到了它们的存在。他们用主动摄入的方式去探索和发现黑暗,在黑暗中寻求心灵之光。除了在绘画中讨论绘画问题,去探索未知领域以外,还涉及到艺术态度及哲学思考等一系列问题。正如艺术家所做的那样,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诠释了黑暗的多重意义和价值,发现了黑暗的可能,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审视自己和世界的角度。
和丽斌,1973年生于云南,跨媒体艺术家、策展人,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油画系副教授,云南油画学会副会长,空空间主理人,“废酷美学”联合发起人。艺术实验跨越绘画、行为、影像、诗歌、艺术策展等门类,1997年至今在世界17个国家41个城市参展100多次,策划和主持艺术展览80多次,致力于在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的交流与实验。策划的主要展览有:“江湖——实验艺术展”(2005-2007)、“五三青年艺术节(2014-2017)”、“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2009-今)、“自在观——昆明行为艺术周”(2017-今)、“废墟”系列艺术项目(2023年)、“废酷美学”(2023-2024年)等。个人作品为中国、美国、挪威、瑞典、荷兰、日本等国家的艺术机构和私人收藏。2008年 行者日志 昆明TCG诺地卡国际艺术中心2024年 摄入黑暗-和丽斌+史晶 云纺博物馆美术展览厅2003年 首届上海春季艺术沙龙——“高原反应” 上海光大会展中心、云南省美术馆、云南空港大观画廊2004年“紫外线”—红心艺术公社第四次作品展 上海多伦现代美术馆、北京宋庄中天画廊2005年“江湖”2005年12个艺术活动 昆明实域艺术空间、丽江工作室、荷兰阿姆斯特丹 2006年“佛跳墙”挪威奥斯陆Vestfossen艺术中心2006年“共享之土—云南当代艺术邀请展”南京四方当代美术馆2007年“耳闻与口传的四方—第三届贵阳双年展”贵阳美术馆2008年“上海艺术博览会青年艺术家推介展”上海世贸商城2009年“领升·2009中国美术批评家提名展” 北京当代美术馆2009年“中国星”荷兰阿姆斯特丹Jan Van Der Togt美术馆 2011年“阳光与时间——在云的那边” 成都蓝顶美术馆 2012年“桥梁Ⅱ——中国、瑞典艺术家交流展”瑞典乌普萨拉博物馆,布鲁豪斯博物馆2012年“现代之路—云南现、当代油画艺术”北京中国美术馆2013年“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平行展——未曾呈现的声音” 意大利威尼斯军械库展区2013年“第四届新星星艺术节”获“年度实验奖”广州保利世界贸易中心 2015年“多重编译” 昆明TCG诺地卡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SUK KNSM画廊2015年“中泰情深——泰国曼谷国际艺术展”泰国皇家理工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2015年“以身观身——澳门行为艺术文献展”获评选嘉许艺术家奖 澳门艺术博物馆2016年“越界|渡过—国际跨媒体艺术节”香港赛马会艺术中心 2016年“第四届UP—ON国际现场艺术节” 成都水璟唐2016年“第19届日本国际行为艺术节”东京千代田艺术中心、大阪俱逻伽梨剧场、长野饭綱高原2017年“第二届菲律宾国际行为艺术节” 菲律宾马尼拉2017年“丝绸之路与世界文化想象” 西安当代美术馆2017年“复归—首届重庆国际现场艺术节”重庆十方艺术空间2018年“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昆明翠湖,丽江工作室,大理结庐2018年“第30届跨界-联接国际行为艺术节” 斯洛伐克特伦钦,捷克布拉格,波兰克拉科夫2019年“模糊边界——国际行为艺术节” 泰国文化艺术中心2019年“从街头到语言——2008年以来的行为艺术” 成都A4美术馆 2020年“待测——重写剧场史” 深圳华侨城OCT 2020年“城市之上——第六届昆明美术双年展” 云南省美术馆2021年“开放的身体媒介——第15届澳门行为艺术节” 澳门旧法院大楼 2021年“紧张状态” 瑞典斯德哥尔摩Slipvillan空间 2021年“书写.2021” 昆明TCG诺地卡国际艺术中心2023年“我们共享的河流——从澜沧江到湄公河” 北京中间美术馆2023年“儕——首届景德镇国际行为艺术节” 景德镇陶溪川2024年“在时空中行动” 广州一个美术馆,重庆华人当代美术馆2024年“沙滩——深圳国际行为艺术节” 深圳西涌海滩
史晶,1971 年生于云南省德宏州,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和云南。2024《摄入黑暗——和丽斌+史晶》云纺博物馆美术展览厅 昆明2023《循环——第十届‘在云上’国际现场艺术节》 昆明2014《文明》第二回榆林 OCT 当代艺术中心 西安馆 2013—2014《文明》第一回林虑 白盒子艺术馆 北京 2011《15日-合作制绘画》白盒子艺术馆 北京 798 艺术区 2011《2011 Haein Art Project 》韩国 陕川郡 Tripitaka Millennium Hall, 2010《文本:活在当下的中国绘画》,荔空间,北京,上海 2008《Blog It:新的新浪潮》前波画廊,北京2007《能量 — 精神•身体•物质( 2007年首届今日文献展)》,今日美术馆,北京2007《口传和耳闻的四方—第三届贵州双年展 》贵州省美术馆,贵阳2006《今日中国—中国当代艺术的转世魄影》SAMMLUNG ESSL/ESSLCOLLECTION美术馆,维也纳2006《共享之土》2006云南当代架上艺术邀请展,四方当代美术馆,南京2006《麻将—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汉堡当代美术馆,汉堡2005《缘分的天空:中国当代架上艺术(油画)邀请展 》深圳美术馆,深圳2005《麻将—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展》伯尔尼美术馆,伯尔尼韩国Hapcheon-gun的Tripitaka Millennium Hall
包朝阳 白实 曹悦 陈群杰 高翔 管郁达 李季 梁劲芸 罗菲 毛杰 缪远洋 唐志冈 武俊 宣宏宇 薛滔 杨一江 亚丽 曾晓峰 张光华 张建林 张志明 邹昆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