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全球神经介入精英汇聚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东方脑血管病会议2024(OCIN 2024)暨上海市医学会脑卒中专科分会学术年会在此璀璨启幕,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们共襄盛举,共同探讨和分享神经介入领域的最新进展和研究成果。
Part 1 瘤内扰流疗法专题会
星光熠熠,共襄盛举
10月26日,瘤内扰流疗法专题会由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的顾宇翔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管生教授,以及来自海外的夏威夷皇后医疗中心神经学研究所的Jonathan Zhang教授、Koru Hospitals的Saruhan Cekirge教授联袂主持。空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邓剑平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范锋教授以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于嘉教授作为讨论嘉宾分享精彩见解。
启幕之言,启迪未来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刘建民教授:
神经介入在过去30年里经历了迅猛的发展,一个关键因素和支撑点是器具的持续创新。这些创新使我们能够使用更安全、更有效的工具来治疗患者。颅内支架的成功应用标志着我们进入了血管重建的新时代。然而,在血管重建的过程中,我们面临一个挑战: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我们如何在重建血管的同时,确保那些不能长期或大剂量服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也能获得同样有效的治疗效果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瘤内血管重建技术应运而生。WEB™是全球首个瘤内扰流装置。过去,由于输送系统管径较大,限制了WEB™的应用范围。但现在,随着输送系统的不断改进,WEB™能够适应更多不同形态和大小的动脉瘤。这样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我们使用这种瘤内扰流装置安全有效地治疗动脉瘤的可能性。最后,特别感谢国内外创新企业不断为我们提供更新、更安全、更优质的产品。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顾宇翔教授:
对于分叉部宽颈动脉瘤的治疗,许多中心都在尝试血流导向装置,但普遍感到有所不足。我个人认为,WEB™的出现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空缺,分叉部宽颈动脉瘤治疗的发展方向将是瘤内扰流装置。
自WEB™问世以来,临床中发现有两点问题要改进。首先,WEB™装置相对较硬,导致输送困难。其次,对于体积较大的动脉瘤以及较浅的宽颈动脉瘤,装置有时难以完全置入。然而,WEB™ 17作为第五代产品,经过四次技术革新,展现出了全新的面貌。华山医院使用了几例WEB™ 17,输送系统的手感非常好。之前担心的装置在较浅动脉瘤中的使用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
在与国际同行交流时,我注意到他们特别重视瘤颈处的封堵效果,而不仅仅是瘤体的占位。WEB™ 17的推出不仅扩大了适应证范围,也使得手术操作更为简便,有助于提高治愈率。我非常期待泰尔茂公司能够继续研发第六代、第七代产品,并尽快将它们引入中国市场,以惠及中国的动脉瘤患者。
璀璨发布,共鉴辉煌
在致辞结束后,所有启动嘉宾登台按下启动按钮,现场观众也通过扫码共同参与WEB™ 17的盛大发布。新型WEB™ 17经历卓越升级,成为全球唯一拥有17系统的瘤内扰流装置。相信在未来,WEB™ 17将继续创造非凡的成就。
精彩纷呈,技惊四座
宽扁皆宜,天衣无缝
《瘤内扰流装置17系统应用于宽而扁的动脉瘤治疗录播病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高超教授首先回顾了WEB™的发展历程,自2010年以来,WEB™经历了编织方式、显影材料、输送系统等多方面的变革,取得了一系列突破,并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适应证。7项GCP研究结果表明,WEB™具有0%术中出血与再出血率,且5年随访充分栓塞率达87.2%。
针对以往输送导管较硬和型号限制的问题,WEB™ 17系统应运而生。WEB™ 17系统增加了5个尺寸,适用于3-6mm动脉瘤的治疗。同时,该系统还新增了两个预塑形型号和两个显影Marker,以方便术中使用。
最后,高教授分享了两例WEB™ 17的临床应用,分别是位于前交通动脉和大脑中动脉的扁平动脉瘤,术后即刻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内造影剂滞留,CT影像证实了WEB™的覆盖效果令人满意。总体而言,VIA™ 17微导管尺寸更小、头端灵活性更高、到位能力更强。WEB™ 17新增2mm型号,可用于宽而扁的复杂动脉瘤治疗,达到足够扩容且不影响载瘤动脉的效果。
以简御繁,一送即达
《瘤内扰流装置17系统应用于有呈角较小动脉瘤治疗录播病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何川教授介绍到,WEB™瘤内扰流装置是唯一拥有5年长期随访的瘤内装置,拥有0再出血率和0死亡率的辉煌战绩。何教授在一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小型动脉瘤的治疗中选择了4mm*2mm的WEB™ 17瘤内扰流装置,经VIA™ 17微导管柔顺输送到位,手术仅用5分钟就完成,充分彰现WEB™ 17的安全性和高效性。相信WEB™ 17将为瘤内扰流装置带来划时代的革新,为未来的手术操作带来极大的便捷。
周旋可则,稳中有进
《瘤内扰流装置17系统应用于挑战性动脉瘤治疗录播病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李强教授首先分享了一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小型动脉瘤的手术录像。结合3D测量和2D测量数据,谨慎选择合适型号的WEB™ 17系统,完全释放后血流满意。此外,李教授还对比了一例使用WEB™ 21系统治疗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发现WEB™ 17在处理过程中的头端保持能力显著优于WEB™ 21,术后CT影像显示WEB™ 17对瘤顶的覆盖更加完整,从而大大降低了复发概率。新一代WEB™ 17系统或许是治疗MCA处宽颈动脉瘤的更佳选择。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河南省人民医院李立教授表示,输送系统变细不仅让WEB™推送更丝滑、到位性更好,也增加了稳定性,甚至使球囊辅助和支架辅助变成可能。
在病例分享中,对于两例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的宽颈动脉瘤,动脉瘤末端合并狭窄,传统的治疗方式难以完全覆盖。经VIA™ 17微导管稳定输送WEB™ 17系统至动脉瘤内并丝滑释放,完全覆盖瘤颈,达到了弹簧圈栓塞难以企及的效果。类似的,对于一例分叉部伴子瘤的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李教授选择释放WEB™ 17系统后不解脱,继续在远端释放支架。术后即时造影,动脉瘤的子瘤不再显影,达到了良好的止血效果。李教授从临床使用感受出发,充分展示了VIA™ 17更优的导航及输送、WEB™ 21更多的适应证选择以及更多样的适配性。
迎难而上,一以栓之
《瘤内扰流装置17系统应用于复杂动脉瘤治疗录播病例》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王朝华教授同样分享WEB™ 17和WEB™ 21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感受。对于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动脉瘤有分叶,经VIA™微导管输送WEB™ 21系统,释放后造影示子囊封堵情况佳、分支保留良好。第二例大脑中分叉部动脉瘤,VIA™ 17微导管头端塑形,输送4.5mm*2mm WEB™系统到位,但术中效果不是很好,遂回收WEB™,换4mm*2mm WEB™。尽管经历一次交换,微导管始终保持塑形,回收及推送过程顺滑。术后造影,血流明显改善。总体而言,VIA™ 17相较于VIA™ 21展现出更优越的导航能力,可以更稳定地输送WEB™。与WEB™ 21相比,WEB™ 17的释放过程更为流畅,在完全释放时没有出现弹跳张力问题。此外,WEB™ 17系统能够无阻力地回收,便于重新定位和调整。
智慧碰撞,共谋发展
Saruhan Cekirge教授:
我对授课专家在WEB™使用上的经验和技巧深感惊叹。他们分享的病例中有些情况相对复杂,需要术者有一定的经验积累,但WEB™瘤内扰流装置的使用确实大大简化了操作的难度。对于未曾使用过WEB™的初学者,我想补充一点:VIA™ 17的头端有一个显影点,在处理小型动脉瘤时,调整微导管的位置至关重要。此外,最好在路图指引下推送WEB™,以便实时观察角度的变化。在使用WEB™时,术前的选型一定要谨慎,花时间推敲和讨论是必要的。WEB™工程师所提供的选型建议非常有帮助,需仔细考虑型号问题。在动脉瘤的测量上,由于机器型号存在差异,不要过度依赖3D成像,根据术中显影点做2D测量的结果才是最准确的。
Jonathan Zhang教授:
我拥有超过十年的WEB™ 17使用经验,完全赞同Cekirge教授的观点。手术的便捷性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手术的策划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入路、放置位置以及设备的尺寸,这些对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至关重要。WEB™ 17的出现,尤其是2毫米高度设备的引入,为手术医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我常常提醒同事们,如果WEB™的放置过于简单和稳定,可能是型号选择过小,反而会增加复发的风险。然而,如果选择稍大一号的WEB™,技术难度会显著增加。有了2毫米高度的WEB™后,我们使用更大一号的WEB™ 17时,就会更有信心。
顾宇翔教授:
正如Zhang教授所指出的,选择较大的型号在置入时会比较困难,并且存在血管闭塞的风险。而较小的型号虽然操作便捷,但其长期预后可能不理想。那么在选择型号时,我们是否应倾向于选择更宽、更矮的型号?对于瘤颈较窄的患者,选择较宽型号可能会对瘤颈的覆盖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我并不确定。我希望在座的各位专家能够分享一些宝贵经验。
于嘉教授:
在过去,我使用WEB™封堵瘤体后,如果发现对载瘤动脉有影响就会适当将WEB™再推进一些而不会考虑更换型号,但这样会造成瘤颈残留较多。现在回头去看,我认为应该选择更短的WEB™,这样也许不能完全封堵瘤体,但对瘤颈的封闭效果较好且不会凸向载瘤动脉。对于宽颈动脉瘤,使用较短的WEB™是以很饱满形态去封堵瘤囊的,若使用较大的型号可能会有凹陷,对远期预后造成不良后果。对于WEB™ 17系统来说,新增加的2mm高度更适用于扁平动脉瘤,4.5mm的规格也给医生带来了更灵活的选择。
Saruhan Cekirge教授:
面对选择6mm*3mm还是7mm*2mm的问题,我的回答是选择7mm*2mm的WEB™,要充分扩张WEB™至动脉瘤侧壁。此外,在使用WEB™治疗时,不应将其视为唯一的治疗手段。WEB™装置虽然卓越,但需有计划地应用于动脉瘤治疗,尤其是在复杂病例中。可以预见,在某些情况下,WEB™可能会阻碍下干血流,因为下干是从瘤颈发出的。可以使用导丝引导WEB™设备在下干部署,但暂时不释放,随后进行CT检查。若检查结果显示需要支架,由于已建立血管通道,便可直接经此放置支架。因此,WEB™不仅是单一的治疗工具,而是团队治疗方法中的关键成员。
Jonathan Zhang教授:
我近年来的经验是更倾向于选择较宽较矮的支架,以实现最佳的侧壁挤压效果。这样,患者的长期随访效果才能达到最佳。当使用较大的WEB™后,可能会影响其他分支血管。正如Saruhan Cekirge教授所言,我们不能仅依赖WEB™来治疗动脉瘤。还要准备好使用微导管释放支架,或者像我过去一年多所做的那样,解脱前会使用球囊来辅助WEB™更好地填充。
Part 2 新技术·新产品
《颅内动脉瘤腔内治疗的新技术进展与实践》
夏威夷皇后医疗中心神经学研究所Jonathan Zhang教授在新技术·新产品专题专题论坛中指出,虽然密网支架安全有效,但其学习曲线较长,并且对术后抗凝药物的使用较为依赖。FRED™及FRED™ 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主要用于颈内动脉宽颈动脉瘤,独特的HEMA涂层能够在保持内皮正常增生的同时,有效减少血栓形成。
在具体病例中,例如海绵窦段的巨大动脉瘤,使用FRED™ 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置入后,术中显影清晰且六个月的随访结果显示血管恢复良好,动脉瘤消失。一例前交通动脉破裂动脉瘤患者在使用弹簧圈栓塞后复发,经过置入FRED™ 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瘤颈封堵良好,随访状态稳定。此外,FRED™ X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在后循环动脉瘤和血泡样动脉瘤的病例中也表现出良好的效果。
新型LVIS™ EVO支架专门为动脉瘤的辅助栓塞而设计,DFT材质大大提高了显影性,改进的编制技术也提升了自膨效率。在Zhang教授带来的病例中,LVIS™ EVO同样展示了良好的特性。
Technology Center
在Technology Center,除了TERUMO NEURO的明星产品WEB™瘤内扰流装置外,还有FRED™血流导向密网支架及LVIS™ EVO支架等全系列产品的展示及模拟操作。特别是升级后的WEB™ 17系统,吸引了现场众多国内外专家的关注。会议期间,共有300多位客户参观交流,100余位客户亲自体验模拟操作,并收集到50多份来自不同医院医生的问卷反馈。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内容)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请点击“阅读原文”进入TERUMO NEURO品牌专区。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