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威胁:公司不当行为何时休?

文摘   2024-11-22 06:07   上海  

为了不让员工离职. 

威胁员工说你离职就找不到工作. 

即便找了也会找到下家黑你。


但是我想说下家也不是眼瞎了了吧~

要不要人也不是你说了算~

魔鬼


一、公司威胁行为频现   

近期,公司威胁员工离职后抹黑下家、找不到工作等行为时有发生,引起了广泛关注。在当今职场环境中,这种现象似乎越来越普遍。

从网上的各种案例可以看出,不同类型的公司都存在类似的不当行为。例如,有的公司在员工离职交接工作时,老板因员工私下吐槽离职谈话而勃然大怒,甚至威胁员工要承担造谣的法律责任;有的公司通知调岗,各种理由威胁离职,强行修改打卡、搬走电脑,还威逼利诱员工主动离职;还有的公司用特殊手段逼迫员工离职,如在工位和过道玻璃上贴满钟馗照片,对员工进行孤立霸凌。

此外,一些公司在裁员时喜欢用背景调查来威胁员工主动离职。如果前公司在背调时恶意抹黑员工,很容易让员工不被下家公司考虑。而一些大企业还会利用竞业协议来阻止核心员工离职,像京东某员工离职时就被领导威胁,称凭人脉很容易打听到下家,如果做同样方向便会启动竞业协议。

这些公司的威胁行为不仅违反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和困扰。面对公司的不当行为,员工们不应被动接受,而应积极寻找合法途径进行反制。同时,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规范职场行为,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具体案例展示   

(一)豆瓣上的离职纷争   

在豆瓣小组讨论中,有员工因跟同事私下吐槽离职谈话,被同事告知老板后,老板勃然大怒。老板要求员工承认造谣并负法律责任,还威胁离职交接要三十天且必须到办公室。但吵架后,老板态度转变,称交接完下周可办离职手续。这个案例充分展示了老板在处理员工离职问题上的不当行为,给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二)背调威胁裁员的反制    

面对公司用背调威胁裁员,员工可以采取多种反制措施。法律途径方面,如果公司明确表示会在背调中给予负面评价,员工可以考虑采取法律途径进行维权。根据法律规定,离职证明中不得包含对员工不利的信息,若公司违反此规定,员工有权提起诉讼。同时,如果公司在背调中故意抹黑员工,员工同样可以通过法律手段要求赔偿。与公司协商也是一种方法,目的是为了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比如要求公司在背调中提供真实的工作表现评价,或者在经济补偿方面达成一致。此外,员工还应收集证据,如录音、书面文件等,以备不时之需。公开曝光公司的不当行为在某些情况下也是有效的反制手段,通过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让公众了解公司的不正当裁员行为,给公司施加压力。寻求专业帮助,如法律顾问或职业规划师,他们可以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建议和策略,帮助员工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恶意中伤的法律应对   

正常离职后若前公司恶意中伤,员工可以搜集证据向法院起诉。原公司在员工离职后通告中诽谤离职员工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持相关证据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消除影响,对因此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员工还可以先固定证据,若前公司确实恶意的话,可以要求前公司赔偿损失。

(四)老板的多面威胁   

在一些小私企,老板以差评威胁员工,让员工不敢轻易离职。例如,老板会让员工去完成更大的工作量,签署更多订单,如果员工没有签署工作订单,领导便不会跟员工好好商量,对员工反应冷漠。同时,老板还会对员工的工作挑三拣四,鸡蛋里挑骨头,羞辱员工让其下不了台。此外,老板还会抢走员工的订单,让员工工作量减少,得不到奖金和提成,打击员工自尊心,迫使员工无奈辞职。

(五)京东员工的竞业威胁   

京东某员工离职时,领导威胁其告知下家,做同样方向会追究责任。在行业里,竞业协议是针对离职员工的,若离职员工去了与原公司有竞争关系的企业做同样方向的岗位,可能会被追究法律赔偿责任。但竞业协议有两个前提,一是原公司把新公司纳入竞业协议名单中,二是原公司在员工离职后的对应时间内每月按时支付对应竞业协议补偿。若不满足这两点,竞业协议无效。然而,一些大企业会利用此种招数来阻止核心员工离职。    

(六)女子被 HR 威胁   

有女子更改面试时间遭 HR 威胁找不到工作。这种行为严重侵犯了求职者的权益。在求职过程中,求职者有权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调整面试时间,而 HR 不应该以威胁的方式对待求职者。

(七)程序员的裁员困境   

在一些公司,当辞退程序员时,为减少赔偿会进行威胁。比如,以在背调中说坏话等方式威胁程序员主动离职,从而避免支付高额的赔偿金。这种行为不仅不道德,也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

(八)女高管的嚣张行为   

有女高管开除员工并威胁其两年半找不到工作。这种嚣张的行为严重伤害了员工的感情和权益。女高管凭借自己的权力,对员工进行不合理的威胁,给员工的职业生涯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问题根源及影响   

          

 

    

(一)问题根源   

1.企业利益至上观念:一些公司过于追求自身利益,为了降低成本,在裁员或员工离职时采取不正当手段。他们认为通过威胁员工可以减少经济赔偿,避免法律纠纷,从而实现利益最大化。

2.管理方式不当:部分领导缺乏有效的管理方法和沟通技巧,在面对员工绩效不佳或离职情况时,不是通过积极的方式解决问题,而是采用威胁恐吓等手段。例如,据统计,约有 30% 的企业管理者在处理员工问题时会采用不当的管理方式。    

3.法律意识淡薄:一些公司对劳动法律法规不熟悉或故意忽视,认为可以随意对待员工,而不用担心法律后果。例如,在某些案例中,企业在离职证明中写入对员工不利的内容,却不知道这是违法的行为。

(二)对员工心理的不良影响   

4.增加心理压力:公司的威胁行为会让员工感到极度焦虑和不安,担心自己的职业生涯受到影响,甚至产生恐惧心理。长期处于这种压力下,可能会导致员工出现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等。据调查,遭受公司威胁的员工中,约有 40% 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5.降低自信心:被公司威胁后,员工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这种自我否定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影响职业发展。例如,在 “新思维” 训练校区做了两个月教育顾问的安妮,因领导的批评和威胁,觉得自己下不了台,对自己产生了否定,心思早已飘到九霄云外,只想尽快离开。

6.影响人际关系:员工在遭受威胁后,可能会对公司和领导产生反感,进而影响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这种紧张的人际关系会让员工在工作中感到孤立无援,进一步加重心理负担。

(三)对员工职业发展的不良影响   

7.求职困难:如果前公司在背调中恶意抹黑员工,很容易让员工不被下家公司考虑,从而增加求职难度。例如,有女子更改面试时间遭 HR 威胁找不到工作,这种行为可能会让她在未来的求职过程中面临更多困难。

8.职业发展受阻:公司的威胁行为可能会让员工失去一些重要的职业机会,影响职业晋升。例如,京东某员工离职时被领导威胁,称凭人脉很容易打听到下家,如果做同样方向便会启动竞业协议,这可能会限制员工的职业发展方向。

9.声誉受损:公司的不当行为可能会让员工的声誉受到损害,影响其在行业内的口碑。例如,原公司在员工离职后通告中诽谤离职员工,这会让其他企业对该员工产生不良印象,从而影响其职业发展。

(四)对职场风气的不良影响    

10.破坏信任关系:公司的威胁行为会破坏员工与公司之间的信任关系,让员工对企业失去归属感和安全感。这种信任缺失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例如,在某些企业中,管理层一手遮天,员工则缺乏有效的申诉和保障机制,导致员工对企业失去信任。

11.引发不良竞争:一些公司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惜采用不正当手段威胁员工,这可能会引发不良竞争,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例如,在某些行业中,企业之间互相抹黑、挖角,导致行业风气恶化。

12.阻碍人才流动:公司的威胁行为会让员工不敢轻易离职,从而阻碍人才的合理流动。这不仅会影响员工的个人发展,也会影响企业的创新和发展。例如,一些小私企老板以差评威胁员工,让员工不敢轻易离职,这可能会导致企业缺乏新鲜血液,创新能力不足。

四、应对之策探讨   

          

 

(一)员工应对措施   

13.坚定维权信念:当员工遭遇公司威胁时,要坚定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被公司的恐吓吓退,如收到不合法的离职证明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若因前公司未出具离职证明导致新公司入职不能,可通过诉讼或仲裁的方式得到维权。劳动仲裁不公开,劳动者不必担心仲裁记录会影响以后找工作。    

14.收集证据:员工应学会收集各种证据,为可能的维权行动做准备。证据包括劳动合同、被迫离职的视频、录音、邮件、短信等,以及与上司的沟通过程、录音录像等被迫离职证据。同时,知情人的证言也是重要的证据之一。

15.寻求专业帮助:员工可以通过工会、律师等专业机构寻求帮助,了解相关法律法规,采取合法手段维权。例如,向用人单位的工会或者当地的总工会申诉,寻求帮助。《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工会认为不适当的,有权提出意见。劳动者申请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工会应当依法给予支持和帮助。还可以进行法律咨询,向专业人士咨询获得专业的意见,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二)加强劳动监察执法   

16.加大执法力度:相关部门应加强对企业的劳动监察执法力度,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例如,全面落实 “双随机、一公开” 制度,对用人单位报送的相关材料进行审查,发现用人单位有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将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立案处理。

17.提高执法效率:劳动监察部门应提高执法效率,加快对劳动纠纷的处理速度。对于拖欠劳动者工资、福利待遇、社会养老保险等现象,要全面加快 “全国根治欠薪线索反映平台”“河南省农民工工资支付监管系统” 和其他渠道接收欠薪举报投诉的分类核实处置,做到案结事了。

18.强化执法手段:政府应赋予劳动监察人员更多的权力,增强劳动监察的强制性手段。例如,在实际的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中,可以采取查封生产物品及冻结企业账户等措施,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三)改善职场风气   

19.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社会舆论导向,进行宣传。将劳动保障工作的优点进行普及,要让劳动者、用工者及地方负责人明白,劳动保障监察工作的开展对用工者和劳动者是都是双重保险,通过对提高劳动保障法规、法律的宣讲工作来提高每个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20.完善法律法规:通过对劳动法律的建设来强调劳动保障监察相关职权,使法律完善地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惩处违纪行为。    

21.提升从业人员素质: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通过提升劳动保障监察从业人员自身素质的提升来提高整个服务、监察水平。要通过秉公执法来杜绝不作为的工作态度。

22.转变工作态度:通过对 “三严三实” 的学习,来提升整体工作态度的转变,打造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态度和信念,为企业排忧解难、为劳动者保驾护航、为地方政府腾飞多做贡献。

总之,面对公司的威胁行为,员工不应被动接受,而应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劳动监察执法,改善职场风气,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和谐的职场环境。

          

 

    

曰天曰地
我要到哪里去↔️ 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假如有一天全人类不存在,怎么证明人类存在过。AI怎么考古?会怎么考古⚠️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