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不幸逝世,全国沉浸在深切的哀悼之中。
在逝世前一天上午,毛主席的思维能力依然保持清晰,并表现出对日本大选动态的关心。当时,他尝试开口,但仅发出微弱且含混不清的声音,未能完整表达一句话。随后,他握住铅笔,在纸上做了几次划动,这些简单的动作似乎已耗尽他的体力。
他无法继续书写,手静静地放在那里,纸上留下了三道不规则的线条。片刻之后,毛主席抬起握着笔的手,在床头轻轻叩击三下。工作人员注意到此时日本内阁大臣三木武夫正在参与竞选活动,于是询问毛主席是否希望了解三木的竞选情况。毛主席对此微微点头表示肯定。
此后,毛主席进入了临终前的状态。其血压已降至无法维持的水平,不久,他的瞳孔开始放大。与此同时,床边的心电图仪器显示出一条直线,标志着生命迹象的消失。在场人员迅速对毛主席实施了紧急抢救措施,包括注射强心剂、进行人工呼吸等,但遗憾的是,这一次毛主席的眼睛再也没有睁开,这位璀璨的巨星最终陨落。
毛主席逝世后,与其关系紧密的江青,在接到讣告的第一时间,便迅速赶至现场。
她发丝散乱,面容惊恐地冲进屋内,一眼望见毛主席的遗体,当即从喉咙深处迸发出一声哀号,随即扑倒在遗体上,放声痛哭,边哭边绝望地呼喊:“医生呢!医生啊!请你们务必救救毛主席!为何没能救下他啊?”
她哭得悲痛欲绝,声音逐渐嘶哑。
毛主席最后一次在人民大会堂露面,是在1973年的夏日,他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共产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开幕式。
会议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后,按照以往惯例,领导人在代表们热烈的掌声中退场。
台下的代表们热烈鼓掌,准备欢送毛主席等人。然而,他们很快注意到,毛主席端坐在椅上,纹丝不动。
片刻后,毛主席以艰难而缓慢的语气说道:“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
在一旁的周恩来总理随即向代表们宣布,此次毛主席将目送各位代表离场。
于是,代表们首次先行退场。有人离开时心存疑惑,而这次不同于以往惯例的真实情况及原因,都被毛主席的随身护士长吴旭君看在眼里。
后来,吴旭君回忆起了自己当时目睹的这一场景。
毛主席宣布会议结束后,观察到他以双手撑于椅把之上,似在用力下压以支撑身体站起。目睹毛主席显得极为吃力,吴旭君心中焦急,立即吩咐旁人上前搀扶毛主席,以助其稳定身形。
此时,坐在一旁的周恩来突然注意到毛主席的腿部在不断颤抖,于是迅速示意毛主席先坐下。
毛主席仿佛卸下重担,以脱力之态重重地坐回了椅子上,不再尝试起身站立。
整个过程约持续十分钟,期间有人坐着未动,有人向外走去,有人走到门外又返回座位,而更多的人则依旧在热烈鼓掌,对此毫不知情。
周恩来不断以手势示意众人尽快退场。但毛主席坚持不走,众人也均不愿先行离去。然而,鉴于毛主席当前状况,短时间内难以行走,仅是站起便已极为艰难,又如何能全程被目送离场?
不能让代表们知晓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已衰弱至此。于是,吴旭君迅速向周恩来提出建议。周恩来采纳了其建议,并当场宣布,由毛主席目送各位代表退场。
此举果然有效,众人虽心怀不舍,但仍相继离场。直至代表们全部离席后,毛主席才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离场。在后续的十大新闻纪录片中,并未出现毛主席入场与离场的镜头。
自此之后,任何大会上均未再见到毛主席的身影,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出席党的代表大会。随着毛主席病情的日益加重,他再无精力参与大会,且如此退场经历已有一次,不可再现。
毛主席健康状况的重要转折点大约出现在1971年。这一年,毛主席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身心疲惫。
次年1月,陈毅同志逝世,这对本就心情郁结的毛主席又是一次情感上的沉重打击。在追悼会即将举行前的数小时,毛主席突然自床上起身,仅披一件大衣便匆匆赶往追悼会现场。毛主席的意外现身,令在场的所有人深感震惊。
追悼会结束后,毛主席准备乘车离开。此时,在场的部分人目睹了令人揪心的一幕:毛主席在尝试上车时,多次抬腿却未能成功踏上汽车,最终是在工作人员的搀扶下艰难地爬上了车。这标志着,即便是昔日意气风发的毛主席,也无法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法则。
归来后,毛主席因着凉而感冒,进而引发肺炎。加之心情沉重,长时间未能得到良好休息。由于患有肺心病,在心律失齐的情况下会出现严重缺氧。一个月后,毛主席在睡梦中突然陷入休克状态,面部因缺氧而呈现青紫色,心脏几度停止搏动,呼吸微弱至极。
幸运的是,医疗人员及时发现异常,迅速展开抢救工作,经过长达20分钟的紧急救治,终于将毛主席从生死边缘挽救回来,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闻讯赶来的周恩来,下车时双腿发软,几乎无法行走。周恩来对毛主席的健康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这次惊险事件之后,他亲自为毛主席组建了首个医疗团队。
毛主席的身体状况进一步恶化,已无法脱离他人的照料与吸氧设备的辅助,大部分时间都静静地闭目躺在床上,不发一语。这些情况并未为外界所知晓,尽管外界察觉到毛主席的行踪日益隐秘,但都以为这是出于重要的战略部署与安排。
在毛主席被抢救回来的第九天,尼克松访问了中国,这是一次对中美关系改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面。尽管彼时毛主席身体虚弱至极,但他仍坚持要亲自会见尼克松。
毛主席的双脚严重浮肿,已无法穿上原有的鞋子,工作人员为此特别定制了两双宽松肥大的布鞋供他穿着。
原定的与尼克松的会谈时间仅为短短的十五分钟,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实在难以支撑。然而,在毛主席的要求下,实际会谈时间从十五分钟延长至了一个多小时。
会谈过程中,毛主席显得从容不迫,反应敏锐,甚至让对面的尼克松误以为他的病情并未过于严重,尼克松在日后的回忆录中表示,当时只是以为他遭遇了轻微的中风。
然而,尼克松并不知道,他眼前的毛主席几乎是凭借全部意志力才支撑着自己没有倒下。在交谈的同时,医护人员在隔壁房间随时准备待命,书房屏风后也摆满了抢救的医疗设备,强心剂早已被抽取进针管,一旦发生意外,便能立即投入使用。
这一切都是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因为毛主席随时都有倒下的可能。毛主席的病情实际上远比外界所知的严重得多,此次会谈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会谈结束后,他疲惫至极,连走到床边的力气都没有,只能在就近的沙发上静坐半小时才得以恢复。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后来毛主席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他认为无需那么多医疗人员围绕在自己身边,于是只保留了最基本的护理人员,其他专家医生则返回了各自的岗位。
从在周恩来的重视下组建,到最终解散,医疗组总共持续了一年多的时间。
毛主席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战无不胜的毛主席思想是开创和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