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需要考编吗?

文摘   情感   2022-08-07 19:06   江苏  

高考那年暑假,区里组织优秀考生座谈,有个男生跟我报了同一所学校,全程闷闷不乐。我们身在全国高考最难的省份之一,听说他考了四五年,次次报北大,次次落榜,最后这一年终于还是扛不住心理压力,退而求其次。

北大当然很好,但是,好到足以让人多花四年在毫无价值的高三复习上吗?身边北大的同学同事的确都很优秀,但是,他们的优秀完全是因为进了北大吗?性格、智力、学习能力、进取心、环境,都是优秀的成因,北大只是在环境这一点上提供了比普通大学更优厚的条件。

那个男生有没有想过,他真正想要的,是进北大,还是成为“北大学生”这个意向代表的一类优秀群体,抑或仅仅是希望毕业后更容易获得一份高薪体面的工作?后面这两项,都并不一定要考入北大才能实现,把浪费的四年心血花在其他方面,也必能达成所愿。

人太容易被社会话语裹挟了。符号式的目标模糊了个人内心真实需求,让我们只知“美人之美”,而不能“各美其美”。

当身边人人都在说考北大清华好,你有没有停下来想过,自己为什么想考北大清华?好在哪里?这个好,值得你花多大代价?如果考不上,有没有其他方式能获得你想要的东西?

最近时常看到关于考编的讨论。

身边没几个人考编,当年考了公务员的同学,干了几年就陆续通过考研或跳槽走掉了。我的性格属于那种在机关单位活不过第二集的,也从未动过此类念头,所以对考编一向没什么感触。一开始我以为这就像大家热衷于讲躺平一样,只是过过嘴瘾,后来发现似乎很多人是在认真谈论这个话题。

前些天看见一篇文章,大意是说许多人考编成功,就会与对象分手,称之为“上岸第一刀,先砍意中人”。文中把考上编制形容得高高在上,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承袭了王位。一开始以为是恶搞文章,读了一会儿发现作者煞有介事,毫无玩笑之意。我当时的感受,很难说是震惊更多,还是反感更多。

及至易烊千玺考国家话剧院,最终居然因为被质疑“明星也要考编”,被迫放弃资格,我才意识到,围绕考编之事的社会意识已经扭曲到了何种程度。

崇尚考编,无非出于两种考虑,一是稳定,二是权力。

稳定也分两种,一种是稳定地有钱,一种是稳定地贫穷。

如果身处三四线城市,考编可能是个还不错的选择。一来城市本身经济体量小,好公司不多,二来房价不像一线城市高得离谱,日常花销也少。这种情况下,进个体制内单位,拿一份比多数人都高的工资,又兼具稳定性,自然很好。

如果身处一二线城市,有不少比公务员高薪的工作机会,却还是为了“稳定压倒一切”去考编,背后原因可能要么是对自身工作能力的极度不自信,要么是对体制内生活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吧。

至于权力,我生在普通人家,没什么权力体验,所以无感。我只知道受约束的公权力不是你个人的权力,而不受约束的公权力,或者滥用公权力,终有一天会玩火自焚。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当你看清了“考编”这个词背后代表的经济利益与权力崇拜,再结合性格、能力、资源、环境,认真分析权衡之后,再来回答:你真的需要考编吗?如果答案仍然是需要,那祝你成功。如果答案是不需要,那围绕考编的种种焦虑,种种扭曲的价值观,与你何干呢?

至于易烊千玺考编事件,古代有个故事: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yuān chú),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明星身处名利场,固然算不上“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的鹓鶵,但我们若以“你也来走后门抢我编制”的心思度之,人家看见,恐怕也会觉得我们是在护腐鼠之食吧?

类似考编这样被符号化的社会目标,还有很多,最典型的是结婚。好的婚姻人人向往,我也一样。我不能理解的,是为结婚而结婚。

人们对婚姻的诉求,无非几种:情感抚慰,经济互助,繁衍后代。此外,中国特色的婚姻目的还包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提高社会评价。因为这个社会对过了一定年龄而不结婚的人,尤其是女性,有无数污名化的话语泼过来,更有亲情绑架、制度歧视等等让人不胜其烦的low操作。

为结婚而结婚,就意味着放弃情感抚慰,而选择了经济互助、繁衍后代、社会评价。而我对这三者都不怎么在乎。

经济上,努力工作赚钱,买齐医疗保险,比指望一个并不相爱的男人更可靠。而且我没有买包之类的嗜好,对物质所求不多,一个人完全可以经济自足。养老问题确实是担忧的,但试想一段凑合结了的婚姻,会带来一个白头偕老、母慈子孝的老年生活吗?

繁衍上,虽然我很喜欢小朋友,也经常被小朋友搭讪(前些天还在公园秋千椅上跟一个一岁半的小男孩聊了半小时),但并没有那种必须繁殖后代的冲动,家里也没有皇位要继承。有相爱的人当然会想一起养育一个孩子,如果是无爱婚姻,生下他也太对不住他了。

社会评价上,呵呵,爱谁谁。

年轻人看到大家说拒绝996要躺平,就自己咣当躺下了。你的工作真的有996吗?你有足以躺平的基本生活保障吗?你做好了接受低物质水平生活的心理准备了吗?还是嘴上叫着躺平心里想着啃老呢?你有没有试过找一份既不996又相对能够改善生活条件的工作呢?

中年人看到大家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就买超出自己能力的学区房,报过量的培训班,把孩子的童年压榨到毫无乐趣。起跑线真有那么重要吗?百八十年的人生路,起跑线上慢两分钟能决定什么?没有学区房,没有培训班,他就一定会输吗?有了这些,他就能赢吗?输赢以什么来论?付出的代价与输赢的差价,哪个更重?

老年人看到大家说老了要抱孙,就催婚、催生,然后排除万难去带孩子,平时的一身老病,此时全都无所谓了,与年轻一代的种种矛盾龃龉,也都甘心忍受。你需要的,是带孩子本身,还是“含饴弄孙”的图景背后代表的安逸温馨有爱的老年生活呢?如果抽去了安逸温馨有爱,只剩下长年劳累和家庭矛盾,抱孙的意义又何在?一别两宽,各生欢喜,是不是更好的生活方式呢?

苏格拉底有一句话,未经理性审视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在信息过量、个人生活被社会话语全面裹挟的今天,这句话尤其值得深思,与诸君共勉。


二毛看见
我站在天桥上看你,人间熙攘,这世界好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