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误

文摘   文化   2023-12-09 20:50   江苏  
天宝十四载,选人崔崇礼只身赴长安参加吏部铨选。夜宿深山荒寺,半睡半醒间,见有猛虎逡巡入寺门,惊惧不已,以被蒙头,战战兢兢,一夜不敢眠。

天明起身,了无他异,以为是梦。收拾行李,牵马将行,忽见廊下半人高的荒草间,少女身盖虎皮,安然熟睡,乌发半掩,姿容动人。

崇礼知少女为虎所变,蹑足上前,悄悄掣去虎皮,藏于行李深处。女子惊醒,寻虎皮不见,身无寸缕,惶遽羞愤,只得伏于草中遮住身体,低头垂泪不语。

崇礼垂首闭目,躬身奉上衣物,转身退至院外。良久,少女穿戴严整,默默走出,虽泪痕犹在,然举止庄重,神采明媚,恍若天人。二人遂同入京,择期完婚。

铨选既毕,崇礼授兵部员外郎。甫就任,渔阳鼙鼓,安禄山叛乱,玄宗仓皇离京,崇礼携夫人扈从奔蜀。马嵬兵变,崇礼与众臣拥戴太子李亨即位,随驾征战,调度有方,擢升兵部侍郎。

至德二载,崇礼奉命入蜀迎太上皇回銮,玄宗详细讯问朝廷内外之事,嘉其忠勇贤能,授剑南西川节度使,命即日赴任,不必回京。

玄宗留蜀不发,肃宗悚惧不安,每日泣涕修书问安,又遣太子太师韦见素、礼部侍郎李焕再度迎驾。崇礼与李侍郎相交甚厚,便托他一路护送夫人随迎驾队伍来蜀。

五年后,玄宗与肃宗相继病逝,宫中皇后与太子相争,权斗激烈。

朝堂不稳,边境遂起祸患。吐蕃于西北、西南接连发兵,崇礼以文官之身,亲自率兵抵挡。南诏趁机进犯,崇礼腹背受敌,加之朝中忙于夺权,无人供应粮草,大军岌岌可危。

苦守三月,南诏夜袭,崇礼战死,兵士慌乱,四散溃逃。

千钧一发之际,崔夫人策马持枪,如风如虎,直入战阵,斩南诏王于马下,喝令三军整装反击,指挥若定。唐军士气大振,五更击败敌兵,天明烧南诏营寨,日暮而破吐蕃之围。

一月之内,吐蕃西退二百里,南诏上书谢罪,归附大唐,自是剑南西川平定,无人敢犯。

新皇大悦,敕封崔夫人为镇国夫人,代领夫职,仍为西川节度使。王维作《西川镇国夫人歌》,长安上下,传唱不衰。

又五年,安史之乱甫定,北境战事连绵,朝中权臣更替,唯西川安宁无事。

故事到这里就该结束了。

一个女人,扶持夫君,乃至代夫征战,勒马封侯,朝廷嘉奖,诗人题咏,此外还有什么可讲呢?

王维的诗,末句写镇国夫人破敌回城,旗帜猎猎,回望夫墓,落日沉沉,天地无言。

这是诗人的善良。儿女情长,长到生死相依,英雄气壮,壮到策马凯旋。

他没去写她如何命五万将士轮番卸甲务农,垦荒囤粮,修城补路,如何上书十七次才为西川百姓求得免除三年赋税。

他也没写她怎样收起崇礼的冠带与战袍,也收起为人妻子的柔软,练兵,劝农,骑马,文章。

诗人也没忍心点破,功高则身危,皇帝忌惮吐蕃与南诏,但更怕国中再出一个安禄山。

她手中拿着录事下午送来的信。信是中书令李焕写来的,信中未叙他与崇礼之友谊,也未提当年千里送她入蜀之情义,也未谈及此番他奉旨出镇西川,接替她节度使之职。三页浣花笺,言语晏晏,似故人围炉闲谈,只说一别十年,中秋相见。

旨意上月便传下了。圣旨中说,皇帝体恤她辛劳,特由中书令李焕接掌节度使,另辟府衙,原府衙赐钱修缮,改作镇国夫人府,又赐她爵禄加升一等,待李焕到任后,州务军务一并交接。

李焕信中什么也没说。她想,的确什么也不必说。释权留爵,恩养在府,已是一个藩镇重将的最好归宿。她无亲无子,又无野心,权位不过如南柯一梦,恋栈何益。

说到底,这人世种种,于她也如一梦。

手里的浣花笺,胭脂红,纹理细细。

明明什么也没说,什么也不必说,他还是寄了信来。

写他在路上,秋山,木叶,驿马,铃铛。

写他听蜀地说书人讲镇国夫人破南诏,讲刀光剑影,他听了,想,那时他正在朝堂谋中书侍郎之位,患得患失,却不知她在千里之外出生入死。

写他看到王维的诗,想那慷慨诗句背后,她有多少辛酸不足为外人道。

她把信笺收起,放入袖中。十年了,这个人仍与初见时一样。

十年之前,他送她入蜀。迎驾队伍蜿蜒二三里,他的马车在前面,沿途休整之时,他必骑马来至队尾,先关照她的仆婢细心侍奉,问有无短缺之处,而后下马,站在她车窗外,问安好。淡淡几句,君子之礼。队伍走了一个多月,日日如此,从未间断,也没有多的话。

入蜀之后,崇礼派几名家人来接。李侍郎命侍从一路护送,临别,赠给她一本自己的诗集,聊解路途沉闷,别无他话。她接了,谢他,也无话。李侍郎颇有诗名,她不好诗,路上翻看,有懂,有不懂,不求甚解。

落日沉下去。萧萧暮色,灯火楼台。她缓步下楼,西风鼓袖,一霎秋凉。

夜里,她做了个梦。梦中仍是十年前情景,临别,他赠她诗集,仍是无话。路上,她在马车中翻看,诗集里夹着三页浣花笺。胭脂红的纸笺,清秀小字。她疑惑,匆匆浏览,心里似乎想找什么,却不明白。看了一页,没有,又看一页,也没有。翻到第三页,忽然车子一颠,纸笺从手中滑落,她忙伸手去接,恍惚中看到中间有两行字,似乎写着她在找的话,她心里一紧,更着急去抓。指尖刚触到纸页,豁然梦醒。

月明如水。

她躺在床上,默然回想。梦里,她想找的是什么呢?

三日后,中书令车驾到府衙前,正是中秋。

中书令下马,宣旨,赐赏。镇国夫人迎旨,谢恩,交接文书印信。众将及属官觐见,清点一应簿籍待查,事毕,散。

晚上,镇国夫人府内设小宴,为新节度使接风。礼毕,李焕坐下,看着她,问:“你还好吗?”

她不知怎的,眼睛一酸,心里发紧,微微颤动。顿了顿,她斟酒,布菜,笑笑,不言。

战场之外,卸去盔甲,她也不便再穿女装,这些年日常除了官服,便着男子冠带,愈发显得丰神秀逸。

李焕看着她,说:“十年了,你一点没变。”他又笑笑,自酌,说,“我在路上听人说书,说镇国夫人不老,是天仙。”

她也笑笑,问:“李侍郎可好?”

他略顿了顿,说:“一切都好,你放心。”

他以宰相之身被发往西川接掌节度使,朝中多有揣测。他知道这是皇上看重蜀地易守难攻,国中久历战乱,有此一地,若遇危急,朝廷可保一时无虞。但武将镇藩,终有渔阳之患,文臣治蜀,方为安邦之策。

镇国夫人战功赫赫,治藩有方,深得民心,贸然削权恐生变故,再者鸟尽弓藏,议论出去,皇上脸上也不好看。李焕位登宰相,又是崔崇礼生前挚友,由他来接任西川节度使,既表朝廷重视,也有安抚之意。

她饮酒,不言。

他又说:“入城之前,路过北山,我去崇礼的墓前看了他。”

她停了杯著,默然不语。他看着她,似乎还要说什么,终究也没有说。

席散。

夜里,她又做梦,梦见有人在虚空里问她:“误入尘世十三年,大梦醒否?”

月明如昼。

她披了素袍,到园中赏月。李焕也在,抬头看见她,一愣。她笑笑。

两人闲步,都无言语。微风柔密,贴着人的鬓发吹过。有什么东西发着温柔的光,从两人身上弥散开来,从月中弥散开来。

走到井栏旁,忽见井中似有光。这是口枯井,长年废弃,她平日不在意这些,也未叫人修整。

李焕走近一步,往井底望了望,说:“好像有东西。”

她凑近一看,是个木箱,一尺宽,二尺长,箱中有光透出。她看着那木箱,忽觉心中翻涌,却不知为何。

李焕恐有怪异,欲去唤人,她摇手示意不必,转身从园中兵器架上取了一杆戟,钩住木箱上的铜环,一手提了上来。

木箱放在井台上,她只觉五内灼烧,心跳剧烈,血气上涌。

李焕见她神色有异,问:“你怎么了?”

她不答,手中戟插入铜锁,只一把便撬开了。李焕看着她,面露惊惧之色,不自觉地后退了半步。

她未及他顾,心像被什么东西紧紧攫住了,霍地一下掀开木箱。

木箱里,是一张虎皮。

她像是被人兜头棒喝,又像是猛然被月光照彻魂魄,前世今生都历历在目。

李焕看着虎皮,不解。

她大笑:“此物尚在耶!”

笑着笑着,她落下泪来:“他原来一直都留着,他知道有一天我会想要再穿上它。”

李焕大惑,不觉又后退两步。

她霍然掣出虎皮,玉臂一振,狂风骤起,虎皮猎猎,她飞披上身,化为猛虎,长啸回顾,踏风而去,直入深山。

附:

天宝年中,有选人入京,路行日暮,投一村僧房求宿。僧不在。时已昏黑,他去不得,遂就榻假宿,鞍马置于别室。迟明将发,偶巡行院内。至院后破屋中,忽见一女子。年十七八,容色甚丽。盖虎皮。熟寝之次,此人乃徐行,掣虎皮藏之。女子觉,甚惊惧,因而为妻。问其所以,乃言逃难,至此藏伏。去家已远,载之别乘,赴选。选既就,又与同之官。数年秩满,生子数人。一日俱行,复至前宿处。僧有在者,延纳而宿。明日,未发间,因笑语妻曰:“君岂不记余与君初相见处耶?”妻怒曰:“某本非人类,偶尔为君所收,有子数人。能不见嫌,敢且同处。今如见耻,岂徒为语耳?还我故衣,从我所适。”此人方谢以过言,然妻怒不已,索故衣转急。此人度不可制,乃曰:“君衣在北屋间,自往取。”女人大怒,目如电光,猖狂入北屋间寻觅虎皮,披之于体。跳跃数步,已成巨虎,哮吼回顾,望林而往。此人惊惧,收子而行。

——出《原化记》


二毛看见
我站在天桥上看你,人间熙攘,这世界好得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