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翻译业务需求,那产品经理的价值何在?”
几乎每一个机构业务产品经理都曾面对这一灵魂拷问。提问者可能是公司老板,可能是产品部门领导,更多时候是产品经理自己。
与C端产品经理不同,机构业务类产品的需求大多来自业务部门,客户侧的需求也多是经业务部门反馈至产品经理。
产品经理的工作当然不只是“翻译业务需求”这么简单,但这不是今天的讨论重点。我担忧的是,不少产品经理遭受上述质疑后为了证明自身价值,结果矫枉过正,反倒落入了陷阱。
陷阱一:砍需求
每个产品经理都砍过业务需求,或因需求太过宏大不切实际,或因工期紧必须精简,或因业务有不确定性,逐步迭代更为合理,等等。
砍需求很正常,怕的是养成了拼多多性格,拿到需求,大手一挥,先砍一刀再说。更有甚者,以砍掉多少业务需求为业绩,言必称MVP,实则谬以千里。产品岗设在技术部门时,这种现象尤其多见。
产品经理一定要考虑性价比,但性价比最高的方案不一定就是开发量最小的方案。这里的性价比,要站在公司角度来看,而不是站在开发角度来看,应着眼于产品的中长期运行,而不能仅盯着眼前的版本。
砍价一时爽,当时把某个功能做到了最低底线,看似是节省了开发人力,但业务或客户用着非常别扭,接下来必定会要求优化,最终经过两三次挤牙膏式的优化才勉强满足了业务要求,总体来看实际是增加了开发和测试工作量。更何况这个过程势必导致用户用着痛苦,开发返工不开心,部门间摩擦增加,实在得不偿失。
我曾见过一个案例,业务方设计了A模式,产品经理以某处技术实现难度大为由,砍掉了一些功能。但这导致部分业务无法开展,业务方不得已又设计了B模式,绕过产品经理此前提出的技术难点。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业务方运营遇到若干难题,客户抱怨连连,技术部门梳理架构后认为AB并行不合理且不必要,最终下线B模式,重新优化A模式。前后花了一年时间,折腾了业务人员,折腾了客户,回看当初节省下来的人天数,期间浪费的开发和测试工作量又何止十倍。
如果一个功能做到80分和95分都能符合使用方需求,但是做到95分需要两倍的人力或时间,这时可以视情况商量着做成80分的。但是如果做到60分和80分只差一两个人天,那肯定是做到80分更合算。
陷阱二:改需求
产品经理接到业务需求,是一定要做分析和转化的。
一则业务方提需求往往站在业务管理角度,容易忽略客户视角,产品经理要适当补全和矫正。
二则人都喜欢形象化思维,业务人员提需求时常常会直接描述功能和页面。但毕竟术业有专攻,这些描述有时并非最佳方案,有时甚至会掩盖掉真实的业务诉求,造成误解,走了弯路。此时产品经理要能敏锐把握需求实质,再据此来做产品设计。
三则业务需求也并不一定总是真实和诚实的。比如市场人员有时会出于自身利益或一些不便言明的小动机,要求实现某项功能,理由可能冠冕堂皇,细究下去却可能不合理甚至不合规。再比如两个业务部门为责任、利益或控制权争执不下,最后往往会诉诸系统,由此形成的需求常常是治标不治本。
遇到这些情况,产品经理对需求做出补充、修改乃至拒绝都合情合理。
但凡事就怕过度。有的产品经理,尤其是习惯了做C端的产品经理,很难适应自己的产品被业务方框定,一旦形成抵触心理,回回改、处处改,就要坏事。
有的产品经理觉得按业务需求做出来的产品太过普通,体现不出自己的匠心,偏好有“设计感”的功能。甚至有时走火入魔,认为用户一眼看不出为什么的设计,才是高明的设计。喂,这说明你的设计有问题好吧!
希望每一个产品经理都能早日看清并接受,机构业务产品90%的功能都是普通的、平实的、素颜的。别忘了,机构业务是要赚钱的,用来赚钱的东西都是朴素的,只有让你花钱的东西才会美轮美奂。
平心而论,业务人员是最了解业务与客户诉求的人,除去前文所述几种情况,多数时候业务需求还是清晰准确的,强行修改,反倒画蛇添足,甚至有时把老虎改成了三脚猫。
陷阱三:造需求
如果说砍需求和改需求只需注意不要过度,那么造需求则应一概避免。
大家对IT产品经理岗位的认知,基本是从几个互联网大厂那里得来的,产品经理主导产品的理念深入人心。
然而与大厂主做的C端产品不同,机构类产品业务知识精深,专业性强,用户也都是“职业化的人”(参见我此前的文章《什么是真正的B2B思维》)。而产品经理一般不会多年只做某一项业务的产品,加之无法实际参与业务运行过程,因此很难在专业知识和经验上超越业务人员。
在这种情况下,产品经理要想主导产品,既不可能,也不应该。
更何况,目前机构类产品多由相应业务机构自行研发,因其承载的业务规模巨大,往往是企业中的重点项目、战略项目,很多时候产品的发展方向、业务模式乃至重点功能都是领导亲自拍板,连业务部门都控制不了,产品经理又如何主导?
不要自己去创造需求。当然,这里指的是不要闭门造车或盲目借鉴,生搬一套业务流程,生造一种业务模式。对业务需求做必要的补充和优化不在此列。
我曾多次对同事讲过,放下“主导产品”的执念,多听,多看,最终把事情做成、做好才是最重要的,其他都可以妥协。
诚然,老板功能很多是无用的,业务部门选择的方向也有出错的时候,客户提出的不少是伪需求。但需求仍应来源于业务和客户(是的,不该出自老板,但老板的需求你必须要接)。至少目前为止,我见过的由产品部门或技术部门自主创造需求的机构类产品,还没有成功的案例。
产品经理造需求,最容易忽略的是灰犀牛类的风险和问题,比如监管政策、合规问题、信用风险、成本问题、市场推广难度、客户的普遍顾虑,等等。不参与业务运行,不跑市场,不背业绩指标,自然就容易忽略可行性、实操性。
这样讲,不是贬低产品经理的作用,也不是指责产品经理脱离业务,而是强调术业有专攻。
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业务人员做业务,产品经理做产品,互相配合,主动了解,提出建议,但不越俎代庖,方是成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