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宁津破“囚笼”

文摘   2024-09-21 04:00   河北  

从1943年3月,到1944年3月这一年的时间里,敌人对我抗日军民施行“囚笼”战,铁蹄踏遍了振华县每个村庄,使全县人民蒙受了很大苦难,使抗日队伍遭受了重大损失。但是,敌人的疯狂“扫荡”正是说明他们是在作垂死挣扎。相反,抗日军民在同敌人进行“囚笼”战的一年里,得到了锻炼,同敌人进行斗争的决心更加坚定,反击敌人的斗争更加巧妙,更加彻底!斗争形势变得对我们有利起来。我们逐步掌握了斗争的主动权。根据上级的指示精神和县的实际情况,我们召开县委会议,认为拔掉敌伪据点,填平洪沟,打破敌人“囚笼”的时机已经到来,让县大队做好战斗准备。我们遂向地委和军分区作了汇报。军分区组织部队进沟配合。振华县大队行动。这样,我们展开了打破敌人“囚笼”,夺取全面胜利的斗争。

1943年6月,县大队副政委孙东耀同志,利用敌伪关系,端了大曹庄岗楼

7月,我县大队三小队和手枪班,又奇袭了蒋家鬨岗楼,接着我县大队与东光县大队配合,又化装巧夺了道口据点,全歼伪军一个连和伪警察所。此后,军分区又派“铁帽子”五连进沟,配合县大队对孟集据点发起了攻击,歼灭伪军一个班,缴获轻机枪一挺。这一胜利,震破了振华县敌人的心胆。魏家庵、杜集、张学武据点的敌人不打自逃。

在此基础上,县委又布置了夏季攻势。8月1日晚上,全县军民总动员,全县统一行动,在一个夜间,即将敌人用一年时间修成的洪沟多年修筑的公路干线和全部电话线进行了破坏。日伪的“囚笼”战彻底破产了。从此,全县32万人民冲破了黎明前的黑暗,见到了胜利的曙光。1944年10月,我奉命调离振华县。这段经历,虽已过了几十年,但记忆犹深。当然,我的回忆是概括的片断的,有些具体事还需要当时的老战友及其他知情的同志们补充、修订。


作者:张白水(1918年—2000年) 曾用名张金泉、张瑞池、张锡箴,宁津县城西大苏庄人。1934年,由苏耕田介绍,在王表寰高小加入中国共产党。1935年至1936年,在济南正谊中学及市立中学读书,从事党的活动。1937年上半年,在上海与李光灿一起自修,并与《文化报》的同志来往活动。

“七·七”事变后,回宁津县参加抗日后援会活动。1937年9月,参加冀鲁边抗日救国会、救国军及三十一游击支队,曾任指导员、教导员、团政治部主任。1938年5月后,曾任中共南皮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及鬲津县委书记。1940年10月,任中共冀鲁边一地委委员、宣传部长。1943年3月,兼任中共振华县委书记。1945年1月,任中共渤海区一地委城工部长兼中共津浦铁路工委(津德段)副书记。1946年2月,任中共津浦铁路工委(德济段)书记、铁路办事处主任(二地委委员)。

1947年8月,任中共渤海区党委宣传部宣传科长。1948年3月,任中共平北县工委书记。1949年2月,任中共渤海二地委委员、宣传部长。

1949年10月,任中共渤海区党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1950年4月后,曾任国务院监察部政策研究室主任、第一厅副厅长、商业局局长、监察干校党委书记。1959年8月,任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委员、监察局副局长。 1968年,在干校劳动。1975年7月,调洛阳钢铁加工厂,曾任革委会主任、副书记、代书记。1979年3月后,任中共中央纪委一室、二室副部级监察员。1982年底离休。



何庄故事
美丽何庄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