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世宗留下的狼烟台
万历《沧州志》卷一《疆域志·古迹》:“狼烟台,周世宗筑之。长芦县内,以哨瞭契丹。今名狼台。”(有学者考证狼烟台位置大概在今沧州市新华区荷花池东侧浮阳大酒店附近)
2.清圣祖遗迹
康熙皇帝盛大的楼船队伍,自然引来沿河百姓的聚观,而近水楼台先得观,那些俯临卫河的私家楼阁便能一窥皇家船队的秘密。
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之《如是我闻》卷四第48则记载了他的外祖母在自家度帆楼的窗户缝儿里向外偷看的故事,“康熙十四年,西洋贡狮,馆阁前辈多有赋咏。相传不久即逸去,其行如风,巳刻绝锁,午刻即出嘉峪关。此齐东语也。圣祖南巡,由卫河回銮,尚以船载此狮。先外祖母曹太夫人,曾于度帆楼窗罅窥之,其身如黄犬,尾如虎而稍长,面圆如人,不似他兽之狭削。系船头将军柱上,缚一豕饲之。豕在岸犹号叫,近船即噤不出声。及置狮前,狮俯首一嗅,已怖而死。临解缆时,忽一震吼,声如无数铜钲斗然合击。外祖家厩马十余,隔垣闻之,皆战栗伏枥下;船去移时,尚不敢动。信其为百兽王矣。”
清朝皇帝都很信佛,顺治帝上五台山出家的传闻不是空穴来风。运河沿岸的一些寺庙,成为康熙皇帝临时游憩的去处,并留下了一些题匾和碑文。
据《皇朝通志》卷一百十九载,青县盘古庙,有“御制盘古庙碑文,康熙三十六年正书。”可是,该年,康熙皇帝并没有到过青县,很怀疑是康熙三十八年那次南巡,曾在青县流佛寺驻跸,游览盘古庙并为之撰写碑文的可能性最大。可惜这篇碑文,目前已经失传,成为盘古文化研究的一大缺憾。
据乾隆皇帝《化城寺得四绝句》诗自注又可知,康熙皇帝当年还曾驾临交河县运河沿岸薛家窝的化城寺。四绝其二“花宫波影亘长堤,檀施当年事莫稽”句乾隆帝自注:“康熙三十八年,皇祖南巡,经临此寺,适寺僧龙望募修寺阁,蒙赐金以成善果,见于寺中碑记,亦无由考其真伪也。”其一“肃谒既因祝介祉,虔瞻兼得仰奎文”句自注:“化城寺,皇祖所赐扁额,今悬庙。”又其四“三间朴室近僧庵,云是仁皇此驻骖。拓置亭轩列花石,难推未晓益增惭”句自注:“寺有皇祖憩宇三楹,修葺供备足矣,乃复增缀亭轩花石,徒费物力,而仅供一过,无谓甚矣”。(《御制诗集》三集卷九十五)
护驾随行的文臣钱陈群有《化城寺得四绝句》和诗,其一有云:“古刹清幽近水濆,粥鱼茶板隔林闻。朅来此地瞻宸翰,银榜高悬焕大文。”(《香树斋续集》卷三十二)最后二句也是对康熙御匾的描述。雍正《畿辅通志》卷五十一、《大清一统志》卷十六均谓赐额在康熙四十二年,与此不同。
3.清高宗遗迹
在历代帝王的运河遗迹中,最多的要数乾隆皇帝十全老人——爱新觉罗·弘历了。
首先是皇帝巡幸的形式住所——行宫。
在京德御道之上,赵北口行宫、思贤村行宫、红杏园行宫记载颜详,惟有运河沿岸的行宫罕见记载。光绪《东光县志》中留下了只言片语的记载:“行宫,在县北二十五里卫河东岸,西岸筑土为山,高丈余。乾隆三十一年,巡幸江南,五十五年巡幸山东,俱驻跸于此。道光二十六年,奉裁。”(卷一《與地志上·行宫》)该志卷十一《杂稽志·事略》亦云:“乾隆三十一年春,圣驾南巡,驻跸县北御河行宫。乾隆五十五年,圣驾巡幸山东,回銮驻跸县北行宫。道光二十六年,奉裁县北御河行宫。”可是,乾隆三十一年,乾隆帝并没有南巡,三十年那次又没有经过东光,看来应该是三十六年或四十一年东巡才对。但无论如何,这段记载都弥足珍贵。
其次是皇帝巡幸的风雅记忆——诗碑。
乾隆皇帝出巡既多,又喜欢挥洒宸翰。到处题诗吟赋,地方官员如获至宝,纷纷刻石留念,这一奉承举动,极大丰富了运河的历史文化,如今那些尚存的乾隆诗碑无不成为当地的文物保护单位,倍受世人的景仰。
民国《沧县志》载:“乾隆三十一年春,帝南巡,驻跸行宫,登朗吟楼题诗。”(卷十六《事实志·大事年表》)又“朗吟楼诗碑,碑在南关河岸。”(卷十三(事实志·金石》)又云:“捷地、兴济坝工纪事诗,乾隆三十六年御书。”(同上)这只是地方文献的片段记忆,可靠性并不高,关于这些诗碑石刻最权威也最全面的记载见于奉敕修撰的《皇朝通志》:
御制化城寺诗,乾隆三十六年、四十一年七言绝各四首,俱行书。
御制兴济闸诗,乾隆三十六年五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定捷地、兴济二闸为减水坝诗,乾隆三十六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御制峭帆亭诗,乾隆三十六年七言律一首、四十一年五言古一首,俱行书。
御制钓台诗,乾隆四十一年七言古一首,行书。
御制朗吟楼诗,乾隆四十一年七言律一首,行书。
——卷一百十九
其实吟写成癖的乾隆皇帝沿途所咏诗作,远远不止这些刻石的书法作品,应该说乾隆皇帝的《御制诗集》中,大部分无病呻吟的作品皆为巡游中所作。仅在沧州段运河上,乾隆三十六年,他留下了《舟过峭帆亭戏咏》、《阅兴济减水闸议改为坝命侍郎裘曰修至其地与总督杨廷璋藩司周元理会勘集议诗以示意》、《策马过沧州城》、《过朗吟楼因题句》、《阅捷地减水闸》、《待郎曹秀先遣祭周尹吉甫墓回召见请题诗以表之因成是什》、《化城寺得四绝句》、《麦色》等诗(见《御制诗集》三集卷九十五);乾隆四十一年,他又留下了《钓台》、《题峭帆亭》、《过青县》、《兴济坝》、《过朗吟楼》、《捷地坝》、《化城寺迭辛卯旧作韵》(见《御制诗集》四集卷三十六);乾隆五十五年,他再次留下了《化城寺再迭辛卯诗韵》、《阅捷地减水坝》诗(见《御制诗集》五集卷五十六)。
众多逗留之所里面,令乾隆帝一咏再咏、一和再和的地方是交河县化城寺。乾隆三十六年过此,他一口气写了四首绝句;四十一年过此,直隶总督为皇太后“敬设祝嘏经坛”,乾隆皇帝只得顺水推舟,“因路便虔致瓣香”,并叠前韵又写了四首绝句;五十五年过此,地方官为了庆祝乾隆皇帝的八旬正寿,“于寺中集缁流诵经吁庆”,乾隆帝依旧借花献佛,以“今岁迩日盼雨殷切,即以此为诚请甘霖”(《御制诗集》五集卷五十六《化城寺再迭辛卯诗韵》自注),而后再叠前韵写了四首绝句。前后算来,乾隆皇帝为化城寺总共写下了十二首绝句!
差不多一百年后的一个春天,当诗人张庆恩来到这座曾经驻跸的寺庙,目睹那一通通帝王诗碑时,还能想象当年康乾盛世的胜景:“杨柳藩门拥岸沙,面河禅定作生涯。客帆风送三篙水,古寺春浓一树花。缥缈茶烟尘境远,萧条梵放夕阳斜。剔碑重忆升平日,十万貔貅驻翠华。”(《清溪斋诗稿》卷六《化城寺》)
皇帝吟咏,自然要得到随行的文学侍臣甚至当地文士的恭和,恭和最多的要数刑部待郎钱陈群,他一共恭和了《舟过峭帆亭戏咏》、《恭和御制阅兴济减水闸议改为坝命侍郎裘曰修至其地与总督杨廷璋藩司周元理会勘集议诗以示意诗元韵》、《策马过沧州城》、《阅捷地减水闸》、《化城寺得四绝句)等诗。而青县峭帆亭,除了钱陈群的和诗,还有当地人高乐志的和诗。
自乾隆十五年八月,皇帝巡幸河南开始,之后的历次南巡、东巡,“凡车驾巡幸,先贤祠墓距辇道三十里内者,例遣官谕祭”。(纪晓岚《献王陵)诗自注,又可参见《皇朝通典》卷五十《告礼》)南皮城西北的尹吉甫墓,因位于三十里范周之内,例当致祭。乾隆三十六年,乾隆帝东巡过此,便派遣吏部侍郎曹秀先前往祭奠。可能是受了当地士绅的请求,曹秀先回船后,于汇报时请求乾隆帝题诗以表之。乾隆帝遂写下七律一首。很快就有当地士人张受长的和诗。张受长(1701年~1779年),字英军,号兼山。雍正五年进士,官至江西督粮道。其《恭和御制祭周尹吉甫墓诗》前小注云:“乾隆三十六年辛卯春,圣驾东巡,遣吏部待郎曹秀先至南皮西郊祭尹吉甫墓,受长以本地荐绅,骏奔从事,礼成赐诗表墓,谨依御制元韵,敬用扬休。”乾隆四十五年春天,致仕大理寺卿尹嘉铨来到南皮县,拜谒了他的同姓先贤尹吉甫,看到皇帝的诗碑,伏读御制诗后,不禁蹶然而兴,不仅立即恭和了一首诗,还“捐金百分,交与张汴城茂才,就近补种佳树,以时灌溉”。(民国《南皮县志》卷十一)
第三是皇帝巡幸的特殊优待——蠲免。
乾隆皇帝的多次巡幸实为劳民伤财之举,为了表示天恩浩荡,又对巡幸所过地方赋税进行了不同程度的蠲免,这方面,以民国《青县志》所记最为详细:
乾隆二十七年,巡幸浙江,经过地方,免节年民欠。
三十二年,巡幸天津,天津府属,免本年额赋十之二三。又普免节年尾欠及上年缓征银谷。
四十一年,巡幸山东,御道两旁,免地丁十之二三。
四十二年,南巡,天津府属,免节年灾借谷银。
四十五年,南巡,经过地方,照例蠲免。
四十九年,巡幸,天、顺等十二府州所属,免节年未完出借仓谷。
五十三年,巡幸阅视河工,天津府,免本年应征钱粮十之三并未完缓带银谷。
五十五年,巡幸山东,御道两旁免应征钱粮十之三。
——民国《青县志》卷六《经制志·赋役篇》
最后,乾隆数次经过,最大也最有意义的遗迹应该是捷地、兴济二坝。至今,伫立在捷地镇运河东岸农家小院里的御碑,以及躺在青县文保所里的兴济坝诗碑,还在述说着皇帝亲自主抓的水利工程史。
(乾隆碑分为碑座、碑身和碑帽三部分。碑座为青石细雕所成,周围雕有云朵图案,座底垫有基石。碑身用汉白玉制成,高1.79米,宽1.25米,厚0.3米,其边框刻有千勾万连的云朵,两面皆有碑文,字体分大小两种,其中石碑的仰面刻有乾隆亲笔的题词,另一面刻有“皇恩浩荡”的字样。整个碑帽由4条虬龙盘绕而成)
链接:据史书记载,乾隆对捷地分洪设施的整治十分重视,曾三次亲临现场视察捷地减河分水工事,可见当时捷地减河坝在历史上的重要程度。乾隆三十六年二月,乾隆帝巡幸山东泰山,沿着运河一路南行。先在天津视察河务,当时的直隶总督杨廷璋提到,由于年前夏天直隶雨大,南运河河水暴涨,需要在津西芥园开设减水坝,方便洪水暴涨时泄洪而用。但是乾隆爷认为这里离京津太近,容易对京师形成威胁,应该在上游另择地方修坝。于是乾隆爷决定亲自带队外出考察,当御舟沿运河来到沧州捷地段时,乾隆爷停舟上岸,在与大臣仔细研究过捷地的地形后,决定就在这里将原有的捷地闸改为减水坝。这段历史被记录在一块石碑上,这块石碑当地人称“御碑”。这块碑是乾隆御书的捷地兴济镇坝工纪事碑,时间为乾隆三十六年春。碑文如下:
同时,这块乾隆记事碑的背面是一首五言长诗,书于1790年。它是乾隆为运河漕运减少水利灾害第三次到南运河验工后书写的。碑文如下:
(摘自《沧州文史研究》 作者:大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