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河在历史上先为黄河故道,后来被曹操用于运粮时名为白沟,隋炀帝又开挖成了大运河永济渠,宋元时称御河,明朝之后称卫河。
清朝时的卫河
漳河最初和馆陶县并无关系,其出山之后自临漳、成安一带向径直向北。但因为漳河上游流经深山峡谷,坡陡流急。其支流之一浊漳河又流经黄土丘陵,含沙量大,有“小黄河”之称。漳河进入平原后,坡降骤减、河身宽浅,造成河水夹沙大量淤积,形成堆积性河道,沙滩密布、主槽摆动不定,决口改道时有发生。
战国时期的漳河,出山后向北注入了大河
隋大业四年(608年)漳河自肥乡分出一支向东进入馆陶,在东光县入运河。这是漳河在馆陶流经之始。不过此时漳河并没有在馆陶县入卫河。直到元朝人工引漳河在馆陶入卫河,补充卫河运输漕粮的水量,才开始了漳河在馆陶入卫河的历史。
漳河在馆陶入卫河后,当然也不老老实实的就在一个地方入卫。自元朝到今天,漳河在馆陶入卫要分为三个时期、三个地点:
一是元、明、清在孙庄入卫:元大德四年(1300年),为解决自金代黄河夺淮以后的卫河水量不足问题,从临漳境内分引漳河一支,经成安、广平至馆陶县孙庄南入卫河,以利漕运。此流道流经120多年后淤塞,后又疏浚。
明正德年间(1506年~1521年)漳河支流决徙魏县阎家渡入卫。以后又分别在不同时期内在魏县的双井渡、回龙镇,安阳的吕村,内黄石村入卫;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九日(1697年7月26日)又在馆陶孙庄入卫。在此期间又几经淤塞、疏浚、决徙改道,漳河在孙庄入卫时流时断,大约经历了400多年,其间有100多年没经馆陶。
以上入卫的漳河仅为其一条分支,此外漳河还有肥乡向北流入滏阳河、滹沱河等分支。
二是在南馆陶全漳河入卫: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全漳河从临漳经魏县过元城(今大名县北部),在南馆陶入卫。道光二年(1822年)漳河在安阳漫水下流,经大名、元城、过红花堤(在刘齐固村)再次在南馆陶入卫。直到1942年改为在徐万仓入卫为止,历经234年,在此期间,仍断断续续有时全漳、有时分支在南馆陶入卫流经200多年。
三是1942年在徐万仓全漳河入卫至今,漳河再没有改道迁移
漳河、卫河、卫运河现状
漳河
漳河在今天馆陶县境内由大名县何庄东北在馆陶县刘齐固村东进入县境,流程4.2公里后,在徐万仓东南与卫河合流,在同一地点汇入卫运河。
现漳河河道于1942年形成后,分别在1944年、1947~1949年、1954~1956年、1963年对漳河堤防进行了多次修筑。现左堤(馆陶县境内,也称北堤),自磁县高庄起至馆陶徐万仓止,全长99.757公里,堤顶高程85.16米至46.42米,堤顶宽8米。南堤(不进入馆陶县)自临漳大平至大名周庄长100.57公里。堤顶高程和北堤属段高程一致。而经过治理后的馆陶境内漳河最大行洪能力可达1500立方米每秒。
漳河由刘齐固村入境后与卫河汇合
但是,漳河的行洪能力,特别是漳河在徐万仓尾闾的行洪能力受到卫河洪水的制约。一旦漳卫两河洪峰遭遇,就大大降低了漳河的泄量,大水年份,两河洪水都会遭遇。当漳、卫河洪水同频率遭遇时,徐万仓卫运河行洪达到4020立方米每秒,相应设计水位达到43.76米初始水位,漳河在徐万仓最大泄量只能达到700立方米每秒。
卫河
卫河发源于太行山南麓河南省辉县市苏门山百门泉,在辉县市合河村汇合后称卫河,其干流全长393公里,流域面积15830平方公里,流经辉县、新乡、汲县、淇县、滑县、浚县、汤阴、内黄、清丰、南乐、魏县、大名、冠县,在大名、冠县、馆陶三县交界处的馆陶县徐万仓和漳河汇合注入卫运河。需要说明的是卫河仅在大名周庄北与山东省冠县边界流过,并不过馆陶县境。
卫河干流自新乡上游合河镇起两岸均有堤防以束洪水,1978年至1983年对卫河干流浚县、内黄沟口至徐万仓段,按50年一遇标准设计进行干流开宽加深、裁弯取直、险工护岸、堤防整修、搬迁村庄、修筑村台、修建桥闸、漳河右岸接平等项工程治理。治理后徐万仓设计洪水位43.76米(黄海),堤顶高程比设计水平高出1.5米,堤顶宽8米。
卫运河
漳河和卫河在徐万仓汇合后称卫运河,是馆陶与山东省冠县、临清市的界河,是馆陶县境内最大的河流,在境内全长40.5公里。卫运河两岸均有堤防,一般堤防顶宽7米,险工顶宽10米,堤顶高程高于设计水位1米,两岸堤距100~1500米之间,其中最宽段在前罗头,宽度可达1500米。卫运河河道断面为复式断面的半地上河,设计行洪流量4000立方米每秒,校核行洪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
馆陶县与山东省的界河即为卫运河
卫运河现有险工38处,其中在馆陶县境内的险工有路庄、称钩湾、孙庄、南陶、后罗头、冀饯、东徐村、马头、铺上、滩上、肖村等11处,长4806米,用干砌石护岸。
漳河、卫河及卫运河堤防建设情况
卫运河右岸大堤
卫运河右岸大堤(今在山东省境内),据民国版《馆陶县志》记载,此堤称为御河堤,南至大名,北接临清,长七十里,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由推官徐桂调夫修筑,因此被称为徐公堤。后又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隆庆三年(1569年)、清顺治癸已(1654年)多次重修。
《康熙帝南巡图卷》中绘制的古人治河场面
卫河新堤
卫河新堤,据民国《馆陶县志》记载,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春,由邑宰(即县官)郑德立祥准督率沿河村民在引漳、卫两河之间添修堤埝一道,自直隶元城(今大名县北部)县界何庄起,至周庄(今属大名)止,长480丈。又于引河西岸,自元城界红花堤起,到境内徐万仓卫河止,筑堤730丈,但此很快就被冲毁。又自徐万仓起至马头止,创修堤埝8464丈。自马头以下至尖冢出境止原有旧堤一道,长4437丈,但仅存堤形,郑公一律加修。这条堤即为今天的卫运河左岸大堤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堤防建设
漳河堤防在馆陶县境内长4.221公里,南自大名阎桥,北至境内徐万仓。1951年出工对漳河修险复堤工程,1954年对刘齐固一带复堤全长3351米;1956年、1957年以工代赈对漳河堤进行堵口加固工程,大堤普遍加高半米,同时相应加厚。1967年6月,对漳河左堤1963年决口处进行加高帮宽工程。这次工程馆陶县共组织16个公社的2800名民工,工段从徐万仓至旧魏大馆闸北,长3611米。1970年6月组织1300名强壮劳力,对从徐万仓至魏大馆长4048米的漳河大堤,普遍加高4至5米。1977年7月馆陶县16个公社出工3000人,完成漳河左堤临水面堤顶加宽2米工程,工段长2500米。
今天馆陶县境内的漳河堤防即1977年修筑后的状况。
卫运河堤防
卫运河堤防最早建于明代,后于清朝又加添修,民国年间也施工培修,达到顶宽3至5米。其左堤为馆陶县管辖,此堤防上自徐万仓开始,下至临西县的尖冢出境,共长40.508公里。
卫运河承接上游卫河,漳河两河的水量,卫运河堤是防汛要确保的重要堤段之一。它关系到华北平原及首都北京的安全。
一定要根治海河
1947年,卫运河务局在馆陶县修东堤13段,西岸修堤8段,裁直孙庄村北、社里堡、刘圈等河弯工程。1949年以后,国家每年拨专款有计划地进行岁修。又于1951年、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1965年、1966年这些年份对卫运河堤防进行退堤、裁弯、加高、培厚、加戗等工程。但是从上到下进行统一的治理有两次:
一、1958年。卫运河在1958年治理以前,两岸堤防一般顶宽7米,险工段顶宽10米,堤顶高程高于设计水位1米。经1958年对卫运河进行扩大治理后,两岸堤防一律高于当时设计洪水位1.8至1.5米。堤防平工段顶宽8米,险工段堤顶宽10米。
二、1972年冬至1973年春。在此次卫运河统一治理中,馆陶境内缩堤一段,退堤顺直两段。其中缩堤段是孙庄北至南馆陶去掉牛鼻圈型大堤,原堤长3046米,顺直后缩为1730米。退堤两段是:吕庄段,原长1207米。顺直后为887米;前符头至山材东,原长1044米,顺直后947米。这次治理共加固和新建堤防805公里。
吕庄段治理前后卫星图,左为1970年左右的卫星图,右为今图
山才段治理前后卫星图,左为1970年左右的卫星图,右为今图
孙庄北至南馆陶段治理前后卫星图,左为1970年左右的卫星图,右为今图
治理后堤距750~1500米,堤顶高程45.77~41.32米,堤顶宽8米,有涵洞23处,排灌站5处,控制站南馆陶,堤顶高程45.87米,校核流量5500立方米每秒。今天卫运河堤防就是在1972年修筑后的形状,但该堤尚未经过大水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