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墨之林】QJE: 自动化技术为你打Call——技术进步如何影响就业

文摘   其他   2024-06-24 08:15   中国香港  

“笔墨之林”的由来

“笔墨之林”出自汉·王充《论衡·对作》,指斯文萃集的地方。本栏目为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室(E3M)公众号“研究分享”下的子栏目,同步在E3M官网更新。本栏目长期聚焦能源与环境经济学、可持续发展跨学科研究等方向的前沿文章。欢迎大家关注E3M研究室及本公众号也欢迎向笔墨之林栏目投稿。【笔墨之林】学术推文征稿


原文信息

作者James Feigenbaum, Daniel P. Gross

题目Answering the Call of Automation: How the Labor Market Adjusted to Mechanizing Telephone Operation

期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时间:2024年2月

链接https://doi.org/10.1093/qje/qjae005


编者荐语

技术进步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就业?这是公众、经济学家和政策制定者都非常关心的命题。本研究深入探讨了上世纪20到40年代美国电话自动接线技术的引入对接线女工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从经济史的角度为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1

研究背景


近年来,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深化,工业机器人市场蓬勃发展,显著提高了生产环节的自动化程度。由此,许多人开始担心自己的工作将被自动化程序和机器人取代。日新月异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技术会如何影响人们的就业?一方面,技术进步可能会冲击劳动力市场,造成部分岗位的从业人员失业;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可能会提高生产率,创造出新的岗位、新的职业,甚至是新的行业。综合来看,学界关于技术进步会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尚无定论。


上世纪20到40年代,美国电话自动接线技术的应用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契机。在20世纪初的美国,电话接线员是女性最常见的职业之一。据统计,1920年,年龄在16到20岁之间的年轻女性中,电话接线员在就业人数最多的职业中排名第五。同时,年轻女性在电话接线员中的占比超过90%。然而,在1920到1940年间电话自动接线设备开始普及,大量电话接线女工被这些自动化设备所取代,在美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大规模的“自动化冲击”。Feigenbaum和Gross近期发表在QJE上的论文深入探讨了美国引入电话自动接线设备对地区就业市场的短期和中长期冲击,从经济史的角度为技术进步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见解


2

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样本覆盖美国1920年时人口不多于10万的2846个城市。为分析自动接线技术应用对就业的影响,本研究整合了三套数据集。其一,根据AT&T公司记录和报纸报道,整理了1920到1940年间不同城市引入自动接线技术的时间。截止到1940年,有261个城市应用了自动接线技术。其二,使用1910到1940年每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数据。其三,使用来自FamilySearch网站的家谱数据。作者将家谱数据与个体层面的人口普查数据合并,解决了女性婚后改姓导致的样本匹配难题,从而构建出一套个体面板数据以追踪女性的就业情况,形成本文的重要贡献和亮点。


由于不同城市引入自动接线技术的年份不同,本研究首先采用交错DID模型分析自动化冲击对电话接线员的就业的影响。具体模型(模型1)如下:



式中,i, j, t分别代表城市、年龄段和年份。这里年龄段是将16到25岁每一年分为一段。被解释变量Y是以对数形式表示的城市i按年份、分年龄段加总的电话接线员人数。若城市i在第t年的s年前引入了自动接线技术,则处理变量D等于1。处理变量后的两项分别表示城市-年龄段和年龄段-年份固定效应。由于人口规模是决定某一城市是否更早引入自动化接线技术的最重要的因素,回归中还控制了城市人口规模与年龄段-年份固定效应的交乘项(X)。


引入自动接线技术对电话接线员这一职业产生了永久性负面冲击。本研究的基准回归结果如图1所示。结果表明,引入自动接线技术后,城市中不同年龄段的电话接线员人数永久性下降了50%到80%,且不论对数据按10年间隔加总(Panel A)还是按照2年间隔(Panel B)加总,得到的结论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引入自动接线技术后,电话接线员在同期所有工作女性中的比例下降了2个百分点。在考虑了交错DID的异质性处理效应问题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以上结论依旧成立。


图1: 自动接线技术引入对城市电话接线员就业的影响


继而,作者使用个体层面数据分析引入自动接线技术对电话接线员个人职业发展的中长期影响。具体模型(模型2)如下所示:



式中,被解释变量Y是第t年c城市的个体i在10年之后的就业情况。Operator是表示该个体在第t年是否为电话接线员的虚拟变量;Post-Cutover是表示城市c在第t年是否已经引入自动接线技术的虚拟变量。作者还控制了城市-年和个体两个固定效应,并使用匹配方法对样本进行处理,即根据住址、年龄、性别、种族、婚姻等因素给每个处理组(Operator=1)的个体匹配了相应的控制组(Operator=0)。


引入自动接线技术对从事电话接线员工作的个体的职业发展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回归结果表明,(1)受到自动接线技术冲击的个体在10年之后继续从事电话接线工作的概率显著降低;(2)受到冲击的个体在电话行业其他岗位或其他行业类似岗位再就业的概率没有显著提高;(3)受到冲击的个体在10年之后失业的概率显著提高。对于25岁以上的电话接线员而言,冲击使得其10年之后失业的概率比控制组高出7个百分点;而对于25岁以下的个体而言,这一负面效应则小得多。针对工作稳定性、婚姻、生育和迁移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对受到冲击、但10年后仍在工作的个体而言,他们的工作更不稳定且薪资水平更低;(2)对于25岁以上、未婚的电话接线员而言,引入自动接线技术的冲击显著提高其在10年内结婚生子的概率;(3)对于25岁以上的电话接线员而言,冲击增加了其迁移到别的地区的概率;(4)而对于25岁以下的电话接线员,则没有发现这些负面影响。


自动化冲击没有对下一代女性的就业产生显著影响。使用模型2分析自动接线技术冲击对10年后下一代女性是否工作、受教育、结婚和生育的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结论表明,下一代女性除了从事电话接线员的概率显著降低之外,在是否就业等其他方面均未受到显著影响。使用Bartik IV法缓解潜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这意味着,自动接线技术引入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是短期的。从中长期来看,这一冲击并没有对下一代女性的就业产生显著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文秘和服务行业岗位的增长弥补了大部分因技术进步而消失的电话接线员岗位。


表1: 自动接线技术引入对下一代女性就业、教育、结婚和生育的影响



3

研究结论与贡献


上世纪20到40年代,电话自动接线技术在美国各大城市普及开来,大量的电话接线女工被自动化设备所取代。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对电话接线员的职业生涯产生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大量受影响的女性离开了电话行业,不得不转行到薪资更低的其他行业,甚至失业。但进一步分析表明,劳动力市场很快适应了这一冲击,文秘、服务行业等新增的岗位弥补了大部分因技术进步而消失的电话接线员岗位,在接下来的十年中进入劳动力市场的其他年轻女性并未受到技术进步的负面影响。


本研究的结论表明,技术进步的确会冲击与其直接相关的就业岗位,但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机遇。在新技术不断涌现的现代社会,如何应对挑战、抓住机遇,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入思考。


本期作者




郝新亚,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气候变化经济学。


阅读原文,获取更多文章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关于我们

能源经济与环境管理研究室(The Laboratory of Energy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E3M)成立于2017年,是香港地区第一个致力于能源和环境问题经济分析的实验室,探讨了经济、能源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全球变化时代下的经济发展制定可持续的智能增长框架铺平道路。

更多信息请见E3M主页:

https://www.cityu.edu.hk/see_eeem/index.html

本期作者:郝新亚,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


本期责编:董涵敏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 (CityU-HUST联培项目)


本期主编:陈立东,香港城市大学博士生 (CityU-UCAS联培项目)

相关推文:

【学术交流】E3M郝新亚获2024年ICEF会议最佳论文奖

【学术交流】E3M团队赴德国访问交流

张林教授入选美国国务院SUSI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学者

张林教授参与的法国国家战略PEPR项目获批千万级资金

香港城市大学张林、中国人民大学周文戟获批NSFC-RGC联合科研基金项目

香港城市大学张林、德国亚琛工业大学Aaron Praktiknjo获批RGC-DAAD联合科研基金项目

张林教授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

E3M博士生李明来获首批国自科博士生基金

【笔墨之林】学术推文征稿

【笔墨之林】NBER: 有形之手——2025年的气候政策选择

【笔墨之林】AEJ: 球场气候经济学——球迷如何为凉爽买单?

【笔墨之林】QJE: 从蚱蜢到蚂蚁——气候变化,季节性与农业的起源

《The Energy Journal》2024年3月——文献导读

《The Energy Journal》2024年1月——文献导读

《The Energy Journal》2023年11月——文献导读

【论文导读】RES:农牧之争,为水而战

【论文导读】REStat:气候变化风险如何塑造政策偏好?来自加州野火的证据

【论文导读】MS:只有钱能决定幸福吗?工作到底有没有意义?——男女认知的差别

【E3M研究分享】EE:绿色债券——向绿而生还是漂绿而为?

【E3M研究分享】最新双重差分命令(LPDID),异质性处理效应!

【E3M研究分享】iScience:碳中和预警——公平准则下需同时提防碳泄漏

【E3M研究分享】03 关于效率Efficiency:收敛分析方法汇总

【E3M研究分享】02 关于效率Efficiency:效率和DEA方法

【E3M研究分享】01 关于效率Efficiency:能源效率和SFA方法


微信号: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点击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文章推荐/投稿/合作联系方式


📧lidonchen2-c@my.cityu.edu.hk


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
一曰学术;二曰艺术。二术而合一,可化物凝神,得齐民要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