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如何润心? 一场跨学科融美教学研讨会为你解答

教育   2024-11-25 21:17   北京  

11月22日,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举办跨学科融美教学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旨在通过成果展示,分享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融文化、课程、教学、展演和活动于一体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研讨会开始前,学校组织了精彩的书画成果展示。


书画成果展示(向右滑动查看)


学校还组织了由语文、英语、化学、历史、地理、音乐、美术、舞蹈、信息技术等多门学科组成的14个美育浸润成果展示课程。



语文

姚晔、孙燕峰、南若晨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议论文中的山水之美》《立象以尽意,缘象以明心——品诗美,悟诗心》《对话屈原——品格悟写作》语文教师融多学科思维,展示了老师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艺术的深刻体悟。



英语

韩璐、冯琪、潘旭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剪韵英语》《翰墨生辉 澄怀味象》《艺术评论The Art Review》三节英语课融学科知识,生动的把中国剪纸、书法、艺术鉴赏关联。



化学

孙月茹


《相遇成就色彩的浪漫——物质的酸碱性》,让人耳目一新,把色彩之美带入化学课中。



信息技术

郭琛


信息技术课《循环巧绘艺 创意无限境》融学科方法,以技术实现思维的解放,把人工智能与艺术智能紧密链接。



历史、地理

卢菡、潘蕊蕊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历史课、地理课融学科精神,《“岩石壁画”到“猪纹陶钵”》通过绘画美揭露人类历史的起源;地理课《寻找山水里诗意美——喀斯特地貌》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碰撞。



艺术课:音乐、美术、舞蹈

王晨、周晓桉、王轶青、夏倩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艺术课更是精彩纷呈,音乐课《民族音韵——中国歌剧“白毛女”》《前门情思大碗茶》、美术课《诗情画意 山水创作》、舞蹈课《塑梦校园》与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相融合,帮助学生多个角度,多种思维提升审美。



直击现场


研讨会现场,同学们首先带来了音乐剧《没时间》、现代舞与机器人、舞蹈《只此青绿》等精彩表演,全方位展示学校在跨学科融美教育的成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学校音乐教师和高中语文教师,分别介绍了他们开展融合美育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同学们融合音乐、舞蹈、戏剧、历史等多个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综合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激发了大家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促进学科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教育创新发展。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教学副校长段辉表示,学校一直秉承弘美课程理念,倡导跨学科融合教育,积极探索五育并举、融通互育的学校美育模式,将美育浸润学生、教师、学校作为实施学校美育工作的策略和路径。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美育教学方式,积极开发融入北京特色的优质美育校本课程,增强艺术课程实施的综合性,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参与度,打造美育课程活力课堂。


北京教育学院教授吕鹏对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跨学科融美教育成果表示肯定,他认为将课堂案例分享和学生成果展示于一体的教育模式,是一次有益尝试。以美育浸润学生,不仅为全面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丰富了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学生身心更加愉悦,活力更加彰显,人格更加健全。他希望学校能够继续探索跨学科融美教育模式,开展更加丰富的美育活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直以来重视艺术教育,是第一批北京市艺术特色校,也是第一批“北京市学生金帆书画院分院”。面对新时代对人才的需要,学校积极构建并完善艺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协同推进的美育课程体系,遵循美育特点,突出价值塑造;坚持充分发挥艺术课程在学校美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学科蕴含的美育价值与功能,强化教学与实践的有机统一,健全课程教学实施监测与反馈改进机制,打造昂扬向上、文明高雅、充满活力的校园文化,建设时时、处处、人人的美育育人环境。



撰稿:石慧   

摄影:姜震

编辑:黄依依

投稿邮箱:hdjywx@126.com

海淀教育内的文章,大部分是海淀教育记者的原创以及征集资料的整合,除海淀教育授权外,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关责任。本公号荣获2017年度、2018年度“首都教育新闻宣传策划创新力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传播影响力”大奖,2020年度“首都教育融媒体建设先锋奖”和“首都教育新媒体最具影响力”大奖!

    优质 均衡 特色   

海淀教育永恒的追求

微信号:hdjyxw

海淀教育
海淀区教育系统的新闻发布,信息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