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Letters:类器官揭示H19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的作用及其在胰腺癌进展中的影响

文摘   2024-12-11 11:25   浙江  

喜欢我们请点击公众号名称,然后点击右上角,选择设为星标,接收最新类器官进展与资讯!知识星球搜索“肠道类器官”获取更加专业的培养基配方、标准方案和技术手册。

传播科学知识 促进同行交流 推动产业发展 服务国家战略 

ORGANOID AGENT智能体AI赋能,让您始终站在类器官研究潮头浪尖!

胰腺癌是一种极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恶性肿瘤,其五年生存率仅为12%,且发病率每年以0.5-1.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30年将成为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胰腺癌的治疗主要依赖基于吉西他滨或氟嘧啶类的化疗方案以及手术切除。尽管免疫疗法在多种癌症中取得了显著进展,但其对胰腺癌的疗效仍然有限。这一现状凸显了对胰腺癌新机制和新靶点研究的需求,以发展创新的治疗策略。

在胰腺癌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中,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AMs)扮演着关键的免疫细胞角色,它们可以极化为促进肿瘤杀伤的M1型或免疫抑制的M2型。M2型TAMs直接加速肿瘤细胞的进展,并抑制TME中的抗肿瘤免疫成分,包括CD8+ 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Natural Killer cells, NK cells)。此外,M2型TAMs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对TME中的细胞交互作用至关重要。其中,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和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对促进肿瘤生长和免疫逃逸至关重要。IL-6通过IL-6/JAK/STAT3信号轴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存活、侵袭和转移,同时显著抑制抗肿瘤免疫作用。IL-10则被识别为影响树突状细胞和CD4+ T细胞的免疫抑制剂。

长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 lncRNA)是一类长度超过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在人类基因组中普遍存在。它们在癌症中的特异性表达模式使它们成为调控关键致癌过程的集成者,包括细胞增殖、凋亡、转移、药物抗性和免疫监视逃逸。lncRNA-H19是最早被发现的lncRNA之一,在多种肿瘤中上调,并促进包括肝细胞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类型的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等致癌行为。尽管H19与胰腺导管腺癌(Pancreatic Ductal Adenocarcinoma, PDAC)的发病机制之间的联系已被确立,但其在TAMs中的作用和机制尚未充分探索。

在前mRNA剪接(pre-mRNA splicing)过程中,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 m6A)修饰显著影响RNA的稳定性、翻译后修饰和翻译,YTHDC1被认为是一个关键的m6A“阅读器”,通过协调预mRNA剪接因子在靶mRNA位点的招募和活性来调控mRNA剪接。选择性剪接机制使得从单个基因产生多样化的mRNA和蛋白变体成为可能。SRSF1(Serine/Arginine-Rich Splicing Factor 1)作为一个富含丝氨酸/精氨酸的剪接因子,对剪接体组装和pre-mRNA剪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尽管SRSF1在不同癌症中扮演着不同的致癌角色,但其对胰腺癌的影响尚不清楚。

本研究在TAMs中发现了H19的显著过表达,并与不良的患者预后显著相关。功能上,TAMs中的H19不仅促进了它们向免疫抑制性M2表型的极化,而且间接增强了胰腺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潜力。通过海绵化miRNA-107,H19调节YTHDC1的表达,与H19一起影响SRSF1的稳定性及其对IL-6和IL-10选择性剪接的调控。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TAMs极化和胰腺肿瘤进展的新通路,而且强调了针对H19-YTHDC1-SRSF1轴的治疗潜力,为PDAC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策略。尽管已有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关于TAMs在胰腺癌中的具体作用机制、lncRNA在TAMs中的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影响胰腺癌的进展仍存在许多空白和挑战。这些未知领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广阔的探索空间,并有可能带来胰腺癌治疗的革命性突破。



在胰腺癌的研究领域,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角色及其与肿瘤微环境(TME)的相互作用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基于此,研究者提出了一个核心的科学问题:H19在TAMs中的作用及其对胰腺癌进展的影响。基于已有的研究进展,他们猜想H19可能通过特定的分子机制在TAMs中促进M2型极化,进而影响胰腺癌的增殖和转移。为了验证这一假说,研究者采用了包括类器官培养、共培养模型、分子生物学技术以及动物模型等多种研究方法。

研究者首先利用磁激活细胞分选技术(MACS)从胰腺癌患者样本中分离出TAMs,并进行lncRNA测序,发现H19在TAMs中高表达,并与不良预后相关。进一步的,他们构建了THP-1衍生的TAMs(TDTAMs)与胰腺癌细胞的共培养模型,通过敲低H19表达,观察到M2型标记物的减少和M1型标记物的增加,同时检测到IL-6、IL-10和TGF-β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这些结果表明,H19在TAMs中促进M2型极化,并可能通过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影响胰腺癌的进展

为了深入探究H19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利用RNA pull-down、免疫共沉淀(RIP)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等技术,揭示了H19与YTHDC1蛋白的相互作用,并发现H19能够通过海绵miR-107来调节YTHDC1的表达,进而影响SRSF1的稳定性和IL-6与IL-10的选择性剪接。这些发现为理解H19在TAMs中的功能提供了新的分子机制。

在动物模型中,研究者通过将敲低H19的THP-1细胞与胰腺癌细胞共注射入裸鼠,观察到肿瘤生长的减缓和生存期的延长,进一步验证了H19在肿瘤进展中的作用。此外,他们还发现JAK抑制剂Ruxolitinib能够抑制高H19表达TAMs对胰腺癌细胞的促进作用,这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潜在的新思路。

总结而言,这项研究揭示了H19在TAMs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促进了M2型极化,还通过调节YTHDC1-SRSF1轴影响胰腺癌的进展。这些发现不仅为胰腺癌的免疫微环境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然而,H19在不同胰腺癌亚型中的作用是否存在差异,以及Ruxolitinib在临床应用中的剂量效应关系等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未来的研究可以围绕这些新延伸问题展开,以期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

这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H19在TAMs中的功能性研究:该研究深入探讨了长非编码RNA H19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中的功能,这是在胰腺癌研究中相对较少关注的领域,揭示了H19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新角色。

  2. H19-YTHDC1-SRSF1调控轴的发现:研究者首次发现H19通过与YTHDC1蛋白相互作用,影响SRSF1的稳定性,进而调控IL-6和IL-10的选择性剪接,这一机制的揭示为理解TAMs在胰腺癌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分子层面的认识。

  3. Ruxolitinib作为潜在治疗策略的探索:该研究不仅停留在分子机制层面,还进一步探讨了JAK抑制剂Ruxolitinib在抑制H19高表达TAMs中对胰腺癌的促进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能的新策略。

  4. 类器官模型的应用:通过构建胰腺癌患者衍生的类器官模型,研究者能够在体外模拟肿瘤微环境,这为研究肿瘤-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更为贴近生理条件的实验平台。

  5. 多模态实验方法的综合运用:研究中综合运用了细胞共培养、分子生物学技术、动物模型以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等多种实验方法,这种多模态的研究手段增强了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这些特色和创新点不仅推动了对胰腺癌中TAMs功能的理解,也为开发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尽管这项研究在胰腺癌领域提供了有价值的发现和新的视角,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具体包括:

  1. 样本量的局限性:研究中使用的临床样本数量相对有限,这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适性和统计力度。增加样本量可以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和外推性。

  2. 机制探索的深度:虽然研究揭示了H19通过YTHDC1-SRSF1轴影响胰腺癌进展的机制,但对于这一调控网络中涉及的其他分子和信号通路的深入探索仍然不足,可能存在其他未知的分子机制。

  3. 临床转化的验证:研究中虽然提出了Ruxolitinib作为潜在治疗策略,但缺乏直接的临床试验数据支持其在胰腺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需要进一步的临床研究来验证。

  4. 异质性考虑不足:胰腺癌具有高度的异质性,研究中可能未能充分考虑不同亚型胰腺癌之间在H19表达和功能上的差异,这可能影响治疗策略的针对性和效果。

  5. 长期效果和副作用评估缺失:在动物模型中,虽然观察到了Ruxolitinib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但缺乏对长期治疗效果和潜在副作用的评估,这对于临床应用尤为重要。

这些不足之处提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扩大样本量、深入探索分子机制、开展临床试验以及考虑胰腺癌的异质性等因素,以期在胰腺癌的研究和治疗中取得更大的突破。

这项研究通过揭示H19在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的重要作用及其调控胰腺癌进展的新机制,不仅增进了我们对胰腺癌免疫微环境复杂性的理解,而且为开发以H19-YTHDC1-SRSF1轴为靶点的新疗法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探索了JAK抑制剂Ruxolitinib在治疗高H19表达胰腺癌患者中的潜力,为未来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方向。

与千万同行共同关注类器官!



     肠道类器官(Organoid Bulletin)


本公众号由地球上最强的类器官AI智能体ORGANOID AGENT驱动赋能,您可以直接与公众号对话,获得最专业的类器官知识指导与信息。

简介

    我们致力于发布本领域优质资讯与评述,推送国内外类器官与干细胞相关领域最新研究论文、综述与技术进展。发布科普文章、专家观点评论、行业分析、招聘信息和会议通知。秉承干细胞与类器官创新计划组织(ISCO)愿景,我们传播科学知识,促进同行交流,推动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积极为类器官与干细胞技术发展提供助力。欢迎各位关注、分享、转载、投稿!原创内容申请转载,可直接私信,我们不收取任何形式的费用。内容多来自学术论文或网络公开资源,如有侵权还请联系删除。

编辑部联系邮箱:zj@organoid.ac.cn





                                               

                                           















组织介绍

     

   干细胞与类器官创新计划组织(Innovations in stem cell and organoids,ISCO )是由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复旦大学等多个顶级研究机构的头部研究团队组织发起的,完全公益的学术与研究技术交流合作组织,成员主要由来自类器官行业内的企业高管、技术经理、高级PI等构成。加入“ISCO计划”后,您将以极低的成本实现类器官资源的互换与共享,基于肠道类器官和ISCO微信公众号平台,您将获得来自全行业的赋能与指导,进行标准化的类器官制备与检测,保证您的研究顺利且高质量开展。我们会将你纳入ISCO计划微信群,这样您能够与所有参与ISCO计划的成员及时沟通,您所有的类器官问题都能最及时的得到解答和帮助,互换类器官品系和干细胞研究工具资源,解决技术难题,获得技术支持。ISCO已有上千个来自全国顶级类器官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的注册认证会员,大家一起为类器官事业发展点燃星星之火,推动类器官产业发展壮大。在ISCO,我们敢为人先,始终积极寻求更新类器官更优的解决方案,勇于突破经验与预想的界限,致力打造科学卓越的行业新标准。联系邮箱:info@isco.ac.cn





组织愿景

  1. 促进行业交流,资源共享,降低类器官培养准入门槛。

  2. 建立行业以及国家工程标准,促进类器官培养与应用规范化,标准化。

  3. 建立国内外公认一流的类器官专业咨询机构和类器官库,促进转化医学与精准医学发展。

  4. 推动生物材料和工程技术在干细胞与类器官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5. 推动技术进步,推动类器官技术与产品在临床与基础研究中的规模化应用。

  6. 服务国家战略,推动类器官培养试剂、仪器和技术体系本土化,将核心技术牢牢把握在中国人手中。

如何加入

    ISCO面向类器官全领域同行提供技术交流服务,可以加入“ISCO技术交流群”参与技术讨论,高级研究员或独立PI可以申请成为荣誉发起人,成为ISCO计划贡献者与受益者。ISCO计划目前已有5000+会员,静待您加入讨论分享,让我们共同促进类器官产业发展。

     现在,您只需添加发起人微信,备注自己的真实姓名与单位例如“张三-中国科学院大学”,说明申请加入ISCO计划,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如学生证、身份证、工作证或其他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真实性的证件,即可加入对应社群。而这一切都是公益的,免费的,不收取任何费用。

欢迎您找到组织!~

扫描二维码添加发起人微信以进群交流



知识星球

     

     面向专业科普需求和企业级资源共享,现在扫描二维码加入“肠道类器官”知识星球,就能获得来自顶级研究机构分享的类器官培养基配方和方案,ISCO发布的官方标准指南等更加专业的资料。与100+行业精英共同交换类器官技术资料和资源,向行业专家提问,免费参与国内领先的类器官品牌产品内测试用,获得类器官工程师认证等。全行业最专业的类器官知识社区和公益平台,让您的类器官研究少走弯路!


#为什么要加入知识星球?

1.最新最专业的培养基配方和技术资料即时获取。

2.ISCO标准类器官培养方案和技术标准材料发布唯一渠道。

3.最强AI智能体和类器官分析软件和工具解析和下载。

4.类器官领域TOP专家一对一沟通,权威资料触手可及。

5.ISCO成员类器官企业新产品评测和免费试用特权通道。

6.定期发放免费会议入场券和资料,提供演讲机会。


 更多福利,请移步知识星球内部了解。




会员注册

     ISCO注册会员是面向所有人的公益身份识别项目。如需以ISCO会员身份获取各种资源与免费福利。您只需访问www.organoid.ac.cn注册会员,并补充个人真实有效身份信息,经人工审核后,即可获得注册会员认证。通过“ISCO”和“肠道类器官公众号”的“身份认证”菜单就能找到查询入口。也可以下载专属的身份二维码用于各种需要出示本组织身份的场合如学术会议、合作商提供的免费产品申请。由PI或课题组长及以上级别提供实名信息可注册为“注册会员”,加入“ISCO注册认证会员群”优先享受本组织提供的学术界与产业界资源。特别的,您所有的信息仅用于身份识别,不会被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欢迎监督举报(邮箱:isco@organoid.ac.cn)。未进行注册的,不被认为是ISCO正式会员,合作方有权拒绝提供任何服务和或产品。


具体注册方式点击下列文章了解:

如何注册成为ISCO会员?


扫描二维码快速进入 身份认证系统


肠道类器官
类器官是当今世界科研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为加强本领域的技术交流与科学知识传播,推动中国类器官技术与产业体系发展,服务国家战略,特创立“肠道类器官”(Organoid Bulletin)公众号,目标为打造本领域纯干货技术及思想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