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国央企,还要过“紧日子”吗?

文摘   2025-01-10 16:45   湖南  
01
国央企,已经过了太久的“紧日子”了。
降本增效好几年,从一开始的冻编缩编,到后来的裁员降薪;从一开始的遮遮掩掩,到后来的光明正大;从一开始的少数几个行业,蔓延到大部分行业...
以至于每次我想写点给大家提气的内容时,下面总是一片质疑之声,
因为太多人正在经历着降薪、优化、绩效缩水、福利取消...
生活的鞭子是如此真实而沉重地抽打在普通人身上,以至于没有人再愿意去相信那些遥远的宏大叙事。
02
不过,最近“紧日子”似乎有了一些松动的迹象:
先是前不久的财政工作会议上,“过紧日子”的字眼消失了;
然后是某群体被传调薪,博主还写文章分析了一下,其实写得挺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然而10W+后仍迅速消失了,吓得我赶紧shan掉另外一篇;
再就是前两天,重庆某区委书记号召干部“买新衣、下馆子”成为热点,很多媒体解读为消费倾向的一个转向, 
因为我们向来有“ZF带头”的传统,疫情刚刚稳定下来之后那段时间,也有地方ZF下发红头文件,号召干部职工带头消费,
甚至有单位连续三个月暂停食堂午餐,点外卖、促消费。
很难说区区一个单位“食堂改外卖”能有多大效果,但其中的示范效应还是很明显的。
03
时间来到2025年,相似的场景重现,这一次的号召,能引发人们纷纷跟随,结束自己的“紧日子”吗?
我觉得,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一个基本事实:
不是谁愿意过“紧日子”,而是因为手头“紧”,不得不过这样的“日子”。

随便贴一篇文章下面的评论区截图:

不多说,懂的都懂。

所以,要让老百姓结束“紧日子”,核心就是要充实他们的“钱袋子”,保障他们的“家底子”,

让他们手里有钱,他们才愿消费、能消费;让他们对未来有足够的安全感,他们才敢消费、舍得消费,

最终撑起”扩大内需”的重望。

04

好在,现在政策的转向,已经很明显地在往“就业、分配、民生”方向发力:

一是某群体调薪。

这里就不展开说了,总之这个群体,

边际消费倾向最强(起码不会发500存400),

薪酬最好调控(工资可以采用行Z手段干预,而企业主要靠市场调控),

覆盖面广,消费影响力也够在一些小城市,直接左右着消费市场的大半壁江山),

所以他们的确是最适合作为“消费发动机”的群体。

二是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农村老人基础养老金;

三是提高低收入人群医保补助,

节前还要给他们发生活补贴;

四是提高失业金领取人数,

有的地方失业人员还能领取“双节”补助。

北京有几个区,就有失业人员领到了“双节”红包。

五是多部门发文,表示要“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加快构建以技能为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健全最低工资制度”

已经有不少地区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了企业工资指导线;

六是“国补”扩容,

这几天各地政策已经陆续出台了,

队友就下单了一台电脑,原价8889,京东线上“国补”抵扣后7109,劲省1780。

七是稳楼市、促股市,增加老百姓的资产性收入。

效果还不得而知,但至少在朝这个方向努力。

05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就业问题,发钱很快就花光了,唯有就业是源头活水。

也有一系列举措:

一是大量基建、产业新项目上马。

包括地下管网管廊及设施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物流项目建设等等,目前各地已披露的总投资额超5万亿元。

有了新项目,就有了新岗位,

拉动下游建筑、水泥、钢材、有色金属...等行业复苏,这些行业又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形成良性循环。

二是定向化债。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曾公开表述:
地方ZF已经推迟或延期了大量支付,金额占到GDP的10%”,
最大的经济刺激就是“让地方ZF偿还企业欠款”。

以建筑业为例,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以地方ZF为主的业主单位,仅拖欠八家头部建筑央企的资金量就高达1.41万亿元。

最近,地方ZF“清欠”行动,在一部分地区已经和当地的政绩考核挂钩。

“十万亿化债”,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将用来定向支付供应商,比如八大建筑央企的欠款,

这些巨无霸企业收到钱后,又会给下游分包商、材料商...结算,下游企业拿到钱后又会付钱给他们的下游供应商...

这样一来,很多人的饭碗就保住了,拖欠的工资也能发下来了。

...

以上,虽然没有”普惠”发钱,但一个人的收入又会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譬如你们公司从ZF结到了拖欠已久的货款,给你发了点年终奖,

你拿着这钱给父母买了新衣、给孩子买了玩具、给老婆买了金饰,

于是你的钱就变成了波司登、玩具反斗城和周大福员工的收入;

而他们花了钱,又会去旅游、看电影、喝奶茶,

于是这些钱又变成了大唐不夜城、万达影城和蜜雪冰城员工的收入,

他们拿到钱后又会去别的地方吃饭、旅游...

于是,更多人就有了饭碗,

内需就这样慢慢进入了正向循环,经济就“活”起来了。

06

当然,“乘数效应”的发酵需要时间。“涓滴效应”的渗透也需要一个过程,

就像人体一样,经济也是从心脏往四肢百骸“供血”不是说政策出了就会马上有效果。

至于你问我需要多久?

我只能说明天会更好。

那么,2025年的国央企,还需要过“紧日子”吗?

大概率还得过,

因为相当一部分企业2024年的绩效并不理想,相应的,2025年的工资总额也有所下调。

不过,随着更多、力度更大的调控措施出台、落地,

我相信,国央企人将是社会面上最先感受到“暖意”的群体之一。

只要政策顺利起效,

今年下半年到明年,日子应该就会好过一些。



商务、咨询、入群加V:all-for-freedom1202

加知识星球,了解更多国央企规则与生存实操
(送深度咨询一次)👇🏻

身在国企心在江湖
东坡小姐,十余年国央企工作+创业经历,专注分享国央企职场规则、生存进阶、副业/创业、个人成长经验。(商务、咨询:all-for-freedom1202)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