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1分)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社会制度
2.(1分)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
A.甲骨文 B.商鞅铜方量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母戊鼎
3.(1分)“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先民中从事这一“活动”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4.(1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5.(1分)“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6.(1分)“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7.(1分)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8.(1分)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9.(1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之相关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10.(1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它应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
A.《韩非子》 B.《论语》 C.《孟子》 D.《道德经》
11.(1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是无礼义教化、求赏逐利的“盗兵”。这一观点代表( )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12.(1分)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13.(1分)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严刑苛法 B.统一文字 C.设立郡县 D.开凿灵渠
14.(1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盐铁官营、专卖
C.推恩令 D.休养生息的政策
15.(1分)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16.(1分)《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这里的“凿空”指( )
A.开辟海上交通 B.张骞通西域
C.设置西域都护 D.甘英出使大秦
17.(1分)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汉朝科技的进步
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18.(1分)公元前60年,朝廷设置都护府,对今天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它在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的朝廷属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元朝
19.(1分)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史实是( )
A.确立分封制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张骞通西域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20.(1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位于我国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21.(1分)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22.(1分)《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23.(1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源自(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24.(1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大禹疏导治水除水患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25.(1分)如图示意图反映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9分,28题8分,共25分)
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图二反映了他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材料二 春秋战国以来之所以会诸侯混战,连年不断,根源正在于分封制。而今终于实现了统一,若回头再搞分封,那就势必架空中央政权,重蹈诸侯割据争战的覆辙。而只有实行郡县制,才能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也才能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2分)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2分)
材料四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4)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怎样的治国思想?实行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2分)
2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2分)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商鞅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与商鞅变法的联系。(2分)
材料三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拓跋 | 元 | 步六孤 | 陆 |
拔拔 | 长孙 | 贺兰 | 贺 |
达奚 | 奚 | 独孤 | 刘 |
(3)材料三反映是哪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意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2分)
2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就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何成刚《文化交流与传播》
(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2分)
材料二 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时期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东汉时期是谁“改进造纸术”?改进后的造纸术有哪些优点?(3分)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两幅作品的真本都创作于哪一时期?请任选其中的一幅,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艺术特点。(3分)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A | C | C | C | A | C | B | B | | D | C |
题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答案 | D | A | D | A | B | C | B | D | A | B | D |
题号 | 23 | 24 | 25 |
| |||||||
答案 | | D | B |
| |||||||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将所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答题栏内。每小题1分,共25分。)
1.(1分)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 )
A.人类起源 B.农耕生活 C.部落联盟 D.社会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北京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考古工作者在北京人遗址共发现了6个较完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这些化石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进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故A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农耕生活,排除B;北京人生活的集体是原始群居,不是部落联盟,排除C;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不能用于研究社会制度,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北京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可用于研究人类起源。
2.(1分)陕西西安有丰富的文物资源。下列考古发现可用于研究半坡人生活的是( )
A.甲骨文 B.商鞅铜方量
C.人面鱼纹彩陶盆 D.司母戊鼎
【分析】本题考查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较为成熟的一种文字载体,排除A。
B.商鞅铜方量反映的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在经济方面的措施,排除B。
C.新石器时代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陕西省西安市半坡。为新石器时代前期陶器,多作为儿童瓮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制的葬具。故C正确。
D.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反映了商朝时期高超的青铜器制造工艺,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半坡原始居民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
3.(1分)“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下列先民中从事这一“活动”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分析】本题考查了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的知识,解题关键是结合所学分析材料、抓住要点作出选择。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中的“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人工栽培水稻的遗址,说明长江中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所以C项正确;A项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没有“增殖天然的产品”,不符合题意,应排除;B项距今约70万﹣20万年,他们可以狩猎和采集植物果实,没有“增殖天然的产品”,不符合题意,应排除;D项距今约3万年,没有“增殖天然的产品”,不符合题意,应排除。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于河姆渡的原始农耕的理解,侧重考查学生对于史实的识记能力和材料的理解的能力。
4.(1分)五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出现的华夏族逐渐发展成为中华民族的主体。其首领被后人尊奉为“人文初祖”的是( )
A.黄帝和蚩尤 B.炎帝和蚩尤
C.黄帝和炎帝 D.尧、舜、禹
【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初祖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部落联盟的酋长,也是牛图腾和鸟图腾氏族首领,排除A。
B.蚩尤与题意不符,排除B。
C.结合所学可知,传说炎帝部落后来和黄帝部落结盟,共同击败了蚩尤。华人自称炎黄子孙,将炎帝与黄帝共同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动力。故C正确。
D.尧、舜、禹是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不符合题意,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识记人文初祖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
5.(1分)“舜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尧举之……年六十一代尧践帝位。”这描述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郡县制
【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材料和所学可知,尧因舜“孝”进行推荐,后来舜继尧位,反映了部落联盟时期的首领位子的传递方法禅让制,故A正确;分封制是中国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排除B;世袭制是古代君王去世或逊位后,将国王或皇帝的位子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排除C,郡县制是在中央垂直管理地方,地方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的流官任期制,使地方处在中央的管辖之下,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禅让制。
6.(1分)“夏传子,家天下。”古时《三字经》这样描述是因为夏朝创立了(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故C符合题意;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不是禅让制,排除A;西周实行分封制,题干反映的是世袭制,排除B;隋朝创立选拔官员的科举制,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7.(1分)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关于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的系列资料,由此可知他们研究的是哪个朝代的历史?(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分析】本题由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甲骨文等知识考查商朝的历史。考查学生对商朝历史知识的掌握。
【解答】青铜器出现在原始社会末期,夏朝时种类逐渐增多。商朝是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当时著名的青铜器有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有了进步,如:生产规模大,技艺水平高;分工细致;种类繁多,不仅有实用的功能,还具有高超的艺术价值;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主要在商朝的殷墟发现。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青铜器、甲骨文与商朝的关系。
8.(1分)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韩非认为“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据此可知,二人都主张( )
A.无为而治 B.因势而变 C.兼爱非攻 D.尊卑有序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重点掌握法家的思想主张。
【解答】无为而治是道家的思想贵得很政治主张,排除A项;
兼爱、非攻为墨家的结合所学知识,商鞅、韩非为法家代表人物,商鞅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也就是顺应时势的发展而建立法度,根据国家的具体情况制定法令。韩非的观点“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意思是法律能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国家就能治理好;治理方式因时制宜,就能收到实际效果。所以二者都强调立法与治国要随着形势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因势而变,B项正确;
主张,排除C项;
尊卑有序为儒家的思想观点,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法家的思想主张。
9.(1分)“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与之相关的水利工程是( )
A.郑国渠 B.灵渠 C.都江堰 D.大运河
【分析】本题考查都江堰的相关知识。
【解答】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注意掌握都江堰修筑的时期、人物、作用等。
10.(1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这一言论体现了对立双方可互相转化的哲学思想,它应出自下列哪一著作( )
A.《韩非子》 B.《论语》 C.《孟子》 D.《道德经》
【分析】本题考查老子的思想主张,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A.《韩非子》属于法家学派的著作,排除A。
B.《论语》属于儒家学派的著作,排除B。
C.《孟子》属于儒家学派的著作,排除C。
D.据材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色相和,前后相随”可知,叙述的是道家学派的辩证思想,结合所学可知,这些言论出自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获取材料信息,调动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识记老子的思想主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11.(1分)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是无礼义教化、求赏逐利的“盗兵”。这一观点代表( )
A.法家 B.墨家 C.儒家 D.道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诸子百家思想观点,重点掌握儒家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等知识。
【解答】根据“战国时期某一思想家认为,按商鞅之法组建的秦国军队是无礼义教化、求赏逐利的‘盗兵’。”可知,材料提到的这一学派主张礼仪教化,故这一观点是儒家观点;儒家主张以德治国,注重礼义教化,C项正确;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商鞅是法家支持者,排除A项;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意不符,排除B项;道家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与题意不符,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儒家思想观点与政治主张等知识。
12.(1分)秦朝为维护君主至高无上的权力,在君权之下形成了“辅助决策、执行、监督”模式的权力结构。其中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 )
A.丞相 B.太尉 C.郡守 D.御史大夫
【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知道秦朝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
【解答】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实现统一后,原来各自为政的政治形态已不能适应新的社会发展。为加强对全国的统治,秦朝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嬴政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故起“监督”作用的官职是御史大夫。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3.(1分)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下列秦朝措施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严刑苛法 B.统一文字 C.设立郡县 D.开凿灵渠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的暴力统治措施。秦朝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实行严刑苛法。
【解答】题干材料“秦王朝统一天下后,‘不亲其民,以暴力统治为主要手段。’”反映了秦朝的暴政。秦朝严刑苛法的措施符合这一观点。秦始皇穷兵黩武、好大喜功,滥用民力,大兴土木。沉重的赋税、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大量的农民被征发修筑长城、宫殿、驰道、建骊山陵墓;其刑法极其严酷。秦的暴政导致了秦末农民战争,秦朝灭亡。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与识记秦朝的措施的相关史实。
14.(1分)《汉书•食货志》记载,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针对这种状况,汉初统治者实行了( )
A.郡县制 B.盐铁官营、专卖
C.推恩令 D.休养生息的政策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掌握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题干“西汉刚建立时”“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并结合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的田地荒芜,人民得不到温饱,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D项正确;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同姓诸侯国,郡国两制并行,且题干强调的是经济上的问题,不是政治上的措施,排除A项;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是为了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排除B项;汉武帝为了解决王国问题,颁布了推恩令,与西汉初的社会状况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西汉的休养生息政策,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5.(1分)东汉班固在《汉书》中写道:“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至于孝文,加之以恭俭,孝景遵业,五六十载之间,至于移风易俗,黎民醇厚。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与材料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开皇之治 D.贞观之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西汉时期的盛世局面,重点掌握文景之治。
【解答】根据所学和材料“汉兴,扫除烦苛,与民休息……周云成康,汉言文景,美矣”可知,这是说,汉初吸收秦朝速亡的教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百姓富裕,社会比较安定,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A项正确;东汉光武帝统治时期的盛世局面称为光武中兴,与题意不符,排除B;隋朝隋文帝统治时期,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出现了盛世局面,被称为“开皇之治”,不符合题意,排除C;贞观之治是唐太宗统治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与题意不符,排除D。
故选: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西汉初年的文景之治。
16.(1分)《汉书•张骞传》载:“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这里的“凿空”指( )
A.开辟海上交通 B.张骞通西域
C.设置西域都护 D.甘英出使大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联系,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之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贯穿东西方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国与中亚和欧洲之间的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司马迁把张骞开通西域称为“凿空”,B项正确;开辟海上交通与张骞无关,排除A项;设置西域都护在公元前60年,与张骞无关,排除C项;甘英出使大秦在东汉时期,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张骞通西域的相关史实。
17.(1分)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汉朝科技的进步
B.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
C.丝绸之路的开辟
D.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
【分析】本题考查张骞通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解答】结合材料信息“西汉时,中原地区出现了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这一时期,丝绸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可知,西汉时期中原和西域的交往频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使各国认识到了汉朝的富足与强大。张骞出使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商人开始相互往来。通过丝绸之路,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以及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西域的良种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外来物产传入中原,C项正确;题干反映的是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不是在强调汉朝科技的进步,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现象得益于丝绸之路的开辟,不是西域人对丝织品的追捧,排除B项;题干和中外农业生产水平提升无关,排除D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8.(1分)公元前60年,朝廷设置都护府,对今天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进行了有效管辖,它在维护边疆稳定与安全上具有重要作用。此时的朝廷属于( )
A.秦朝 B.西汉 C.东汉 D.元朝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府,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西汉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02年到公元8年,公元前60年是西汉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管辖西域36国,都护府设在乌垒城。西域都护颁行汉朝的号令,调遣军队,征发粮草,对西域地区进行有效的管辖。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其管辖范围包括今新疆及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B项正确;秦朝(前221年~前207年),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元朝(1271年~1368年)都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西域都护府,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19.(1分)与图示中①相对应的史实是( )
A.确立分封制
B.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C.张骞通西域
D.张仲景写成《伤寒杂病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兴衰和医学成就,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西汉之后是东汉,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D项正确;西周确立分封制,排除A项;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排除B项;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汉的兴衰和医学成就,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迁移与运用能力。
20.(1分)三国时期,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夷洲位于我国的( )
A.东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北方向 D.西北方向
【分析】本题考查了三国时期地区经济的发展。公元230年,吴主孙权派卫温航海到达夷洲,这是大陆人民大规模到达台湾的第一次明确记录,加强了内地与台湾的联系。
【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230年,吴国孙权派将军卫温率领万人的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夷洲就是今天的台湾。夷洲位于我国的东南方向,A符合题意;排除BCD。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三国和台湾的联系的相关知识。
21.(1分)朱绍侯在《中国古代史》中写道:“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以上材料说明( )
A.汉族在民族交融中占居主导
B.民族交融方式多样
C.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
D.胡汉之别观念淡化
【分析】本题考查民族交融,识记民族交融相关知识。
【解答】A.材料中没有提到汉族的主导地位,排除A项。
B.根据材料中“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可以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说明民族交融方式多样,B项正确。
C.材料只是列出“友好交往、统治者的主动政策、民族斗争”等方式,没有体现斗争是民族交融的主要方式,排除C项。
D.材料没有提到胡汉之别观念淡化,排除D项。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考查运用所学知识准确解读信息的能力,关键信息是“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既有各族人民在友好交往中的相互影响,又有统治者的主动政策,还有在血与火的民族斗争中的附带同化。”
22.(1分)《晋书•食货志》记载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出现这一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国家实现统一 B.南方条件优越
C.对外交往发达 D.北方人民南迁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据题干“东晋后期的南方:‘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地区的开发。东晋后期,南方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因是江南地区战乱较少社会安定,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技术和工具、南下移民与江南民众的共同努力等。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北方人民南迁,D项正确;东晋时期,国家并未实现统一,排除A项;南方条件优越是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国内经济发展,与对外交往无关,排除C项。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东晋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以及调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3.(1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成语源自( )
A.赤壁之战 B.官渡之战 C.淝水之战 D.巨鹿之战
【分析】本题考查了淝水之战.
【解答】383年,前秦王苻坚征集了八十多万兵力,打算一举灭亡东晋。但由于骄傲自大,指挥失误再加上秦军中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斗士不愿为前秦卖命导致前秦大军被东晋军队8万人在淝水之战中打败。“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等成语典故都出自这次战役。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淝水之战的相关成语.
24.(1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它记述了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史记》中不可能记载的历史事件是( )
A.大禹疏导治水除水患 B.汉武帝实行盐铁官营
C.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 D.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分析】本题考查司马迁和《史记》,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而贾思勰著《齐民要术》发生在北魏,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史记》都会记载,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司马迁和《史记》,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25.(1分)如图示意图反映出的历史阶段特征是( )
A.社会变革 B.政权分立 C.繁荣开放 D.国家统一
【分析】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特点。注意全面题目给出的图片。
【解答】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出现了魏蜀吴、西晋、东晋、南北朝等割据分裂政权,政权的分立是当时的突出特点。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要全面分析相关时代特征,确定主题。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9分,28题8分,共25分)
26.(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写出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图二反映了他为巩固统一采取了什么措施?
材料二 春秋战国以来之所以会诸侯混战,连年不断,根源正在于分封制。而今终于实现了统一,若回头再搞分封,那就势必架空中央政权,重蹈诸侯割据争战的覆辙。而只有实行郡县制,才能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也才能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曹德本主编《中国政治思想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
材料三 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3)材料三中“主父偃的建议”是什么?
材料四 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
——张诚《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简论》
(4)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怎样的治国思想?实行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四则文字、图片为背景依托,主要考查了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1)根据图示可知,材料一中图一所示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该政治制度的创立者是秦始皇。秦统一后建立了一整套中央集权的制度。秦朝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皇帝掌控。在地方上,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图二反映了他为巩固统一采取的措施是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这就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2)依据材料二“春秋战国以来之所以会诸侯混战,连年不断,根源正在于分封制。而今终于实现了统一,若回头再搞分封,那就势必架空中央政权,重蹈诸侯割据争战的覆辙。而只有实行郡县制,才能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也才能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分析可知,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表现在避免诸侯割据争战,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3)根据“西汉初,诸侯王势力强大,汉武帝采纳了主父偃的建议,使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可知,材料三中“主父偃的建议”是实行推恩。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土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削弱了诸侯国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实现政治上的大一统。
(4)根据“汉武帝破例拔擢狱吏出身的公孙弘为丞相,是让儒士广泛参政的标志。公孙弘四十岁才学《春秋》,竟能拜相封侯,使士人和一般官吏看到要被任用和升迁,必须学习儒经。汉武帝此举,意在树立榜样,使天下‘群士仰慕’。”可知,材料四反映了汉武帝的治国思想是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实行该举措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故答案为:
(1)制度: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创立者:秦始皇(嬴政);措施:统一货币。
(2)进步性:避免诸侯割据争战,断去诸多功臣的非分之想,确保中央集权,确保国家的安定和统一。
(3)建议:实行推恩。
(4)治国思想: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根本目的:巩固专制统治(巩固大一统王朝)。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汉武帝巩固统一的措施、郡县制相比于分封制具有的进步性等知识。
27.(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
材料二 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史记•商鞅列传》
(2)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一点内容?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一与商鞅变法的联系。
材料三
鲜卑姓 | 汉姓 | 鲜卑姓 | 汉姓 |
拓跋 | 元 | 步六孤 | 陆 |
拔拔 | 长孙 | 贺兰 | 贺 |
达奚 | 奚 | 独孤 | 刘 |
(3)材料三反映是哪次改革?此次改革有什么意义?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改革的认识。
【分析】本题考查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新的生产工具是铁制农具,新的生产方式是牛耕。
(2)据材料二“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商鞅变法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与商鞅变法的联系是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得到推广为商鞅变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
(3)材料三反映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在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力排众议,进行政治、经济、文化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对改革的认识是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故答案为:
(1)铁制农具;牛耕。
(2)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铁制农具和牛耕技术得到推广为商鞅变法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更多的土地被开垦出来。
(3)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改善和巩固了鲜卑拓跋部与汉人的关系,促进了民族交融。
(4)改革是强国之路;改革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铁器和牛耕的出现、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相关史实。
28.(8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提出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促进了思想和学术的繁荣,是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孟子说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就是家国情怀的表现。
——何成刚《文化交流与传播》
(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什么?材料一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什么?
材料二 造纸术的发明和应用是科技史上的一件大事。两汉之际,开始用麻等植物纤维造纸。东汉时期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自此纸的使用逐渐推广。到东晋末,纸的使用已完全普及,并逐步传至周边各国,在世界范围内为文化发展作出了贡献。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东汉时期是谁“改进造纸术”?改进后的造纸术有哪些优点?
材料三
(3)材料三中两幅作品的真本都创作于哪一时期?请任选其中的一幅,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艺术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造纸术、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中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指的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文化的繁荣,成为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发展的高峰,为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十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据材料一“中华文化提倡爱国,追求家国情怀”可知,材料一反映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是家国情怀。
(2)东汉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据材料“东汉时期进一步改进造纸术,人们用树皮、麻头、破布、渔网之类的低成本原料造纸成功,价格便宜且宜于书写”可知,改进后的造纸术的优点是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材料三中两幅作品的真本都创作于东晋时期。《兰亭集序》是王羲之的代表作,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女史箴图》的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代表作,《女史箴图》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故答案为:
(1)百家争鸣。家国情怀。
(2)蔡伦。原料易找,价格便宜,易于推广。
(3)东晋时期。《兰亭集序》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达到收放自如、浑然天成的境界。《女史箴图》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造纸术、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等相关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