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九年级化学上册4.4 化学式与化合价

教育   2024-11-10 22:58   湖南  

《4.4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教材分析

在《化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把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位置,要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去制定教学目标,据此我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①、用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使学生认识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的一种性质。原子结构决定了元素的化合价;识记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

②、培养学生对化合价在理解基础上进行记忆的能力

③、使学生懂得只有确实存在的物质,才能写出它的化学式。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教育。

二、学情分析

化合价是初中化学课程中要求达到了解水平的基础知识。在此以前涉及到的有化学式,物质结构的初步知识,尤其是有关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知识是给出化合价的依据。

三、设计思路

从教材方面看,化合价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从学生方面看,学生只知道了书写化学式的一般规则,还不会确定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因此对九年级学生说,学习这样一个抽象概念并掌握其应用,是有一定难度的。

四、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学会运用观察和实验比较、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所获取信息进行加工。

科学思维: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培养学生的归纳整理、交流合作能力。

科学探究:知道一些常见元素和原子团的化合价,并熟记化合价。

科学态度与责任:课前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交流和合作的能力;课堂上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让学生学会运用网络、新闻,调查等实践活动获取信息,并能用适当的文字及有关化学用语表达相应信息;    

五、教学重点

化学式的意义

六、教学难点

对化学式涵义的理解、熟记常见元素及原子团的化合价。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引入]从原子结构示意图讲起,以钠原子和氯原子为例,讲解他们是如何变成离子的。

学生认真听讲,做笔记。复习 旧知识,为学生理解化合价做铺垫。

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就是将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

练一练: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触动学生心灵强烈激发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迫切之情感。

课内探究        

[讲解]从原子的最外层  入手,在形成离子时存在得失电 子,并形成化合物。什么 是化合价?

化合价是元素形成化合物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先以钠离子和氯离子为例,说明离子所带电荷数与其化合价的关系——正负号相同,数值相等,再以镁离子和氧离子为例进一步说明。

认真听讲,做笔记。从离子的角度帮助学生理解化合价,用举例法帮助学生强化知识点。

小组代表回答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并在黑板呈现主要知识框架。

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学生再次感受身边的化学,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分组讨论

[问题]阅读 课本,  圈出表中  你常见的元素符号和相对应的化合价,有没有发现什么规律?

[讲解]原子团,通常以整体的形式参加化学反应。

[问题]在表中有没有发现有原子团?

[归纳]给出化合价口诀

一价钾钠银氯氢,

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氮磷,

二三铁、二四碳;

二四六硫都齐全,

铜汞二价最常见。

求法: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的质量分数知识巩固:多少Kg硝酸铵中含氮元素35Kg?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思维延伸

物质的组成是实验测定的,因此化学式的书写必须依据实验结果.我们可根据纯净物的分类即单质和化合物分别进行研究。        

                 

 

倾听、思考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课堂小结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回顾本节课内容,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八、板书设计

化学式与化合价

一、化学式

1、定义

2、化学式的意义

3、化学式的写法和读法

九、教学反思

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在保证教学三维目标完成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我的教学设计分四块:(1)化合价的概念;(2)化合价的特点;(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4)化合价的应用。为了降低初中化学难度,新教材特意回避了化合价的概念,同时也回避了化合价与原子结构的关系。直接将化合价强加给学生,学生恐怕难以接受,于是我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对本节内容的处理方法,给化合价下了一个较好理解的定义,即“能体现不同元素原子在形成化合物时数目关系比的数值”,以为学生很好接受,但试讲的结果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很多学生觉得概念应能体现化合价的来由,或者能直接体现元素原子在化合时的数目比,化合价的概念让他们很费解

往期链接

1

小学初中各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
2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

初中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4

教师个人评优述职报告稿
5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计划

   

九州学苑
传递教育资讯、权威发布解读教育政策、生动鲜活讲好教育故事等方面。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