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材分析
为了便于理解质量守恒的微观原因,我在课堂上展示用两个山楂组成的氢分子模型,用两个橘子组成的氧分子,用两个山楂和一个橘子组成的水分子,并通过拆分和组装理解“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用通俗易懂的生活实例作为质量守恒的类比模型,使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使课堂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学习效果很好。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为了把我们的课堂延伸到课外,我还给学生布置了家庭小任务。让学生利用家中物品建立一个质量守恒的微观模型,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设计思路
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讲述史实资料:《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渗透了化学史的教育,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重温历史,学习科学家敢于质疑、开拓创新的精神。设计适当的反馈练习,及时巩固学习内容。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定律,同时又是学生在实际学习和解答习题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当学生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后,在一组练习题中深刻理解这一定律:①相等的是质量总和;②质量守恒定律只适用于化学反应;③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参加反应的不能计算在内;④“总和”意味着把各种状态 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算在内。如肉眼看不见的气体也应考虑。在理解质量守恒的原因后,利用定律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了。在解决这些习题时,学生思维积极活跃,有精彩的观点,把知识转化成了能力。
三、教学目标
化学观念: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科学探究与实践:通过同学间的讨论交流,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作出解释,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科学态度与责任:通过成长共同体的合作和提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四、教学重点
会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五、教学难点
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设计意图 |
新课导入 | 展示用两个山楂组成的氢分子模型,用两个橘子组成的氧分子,用两个山楂和一个橘子组成的水分子。提问:你们能用这些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吗? 分析讨论:①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什么? ②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数目、质量变了吗? ③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数目变了吗? | 触动学生心灵强烈激发了学生爱护水资源的迫切之情感。 |
课内探究 | 看到实物做成的模型非常兴奋,对用这些模型演示电解水的微观过程跃跃欲试。通过动手操作很容易得出结论:化学反应中原子的质量、种类、数目不变;分子的种类改变,数目不一定改变;化学反应过程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成新分子。看图片“氢气与氯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得出结论: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 从生活走向化学让学生再次感受身边的化学,鼓励学生互相学习、交流,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团结合作精神。 |
分组讨论 | 通过利用身边的实物、师生问答等形式,使课堂达到高潮,使问题得到逐步明晰和解决,使知识得到构建。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学生感觉到知识的掌握不再是艰涩难懂的,而是充满乐趣的探索过程。 |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激发学生产生新的探究欲望。 |
思维延伸 | 学以致用学海拾贝 化学反应前后:①原子的种类②分子的种类③元素的种类④物质的种类⑤原子的数目⑥分子的数目 其 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 对质量守恒的原因你们掌握了吗,那就来试试吧,看看那个小组学的最好。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让学生通过画思维导图的形式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打开。 |
课堂小结 | 学生讨论小结,互相补充回忆巩固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 | 渗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回顾本节课内容,进行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教育。 |
七、板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
一、质量守恒定律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
八、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中,一个演示实验和两次分组实验都要使用天平称量,托盘天平的操作虽不复杂但学生操作起来却很慢,用时较长,影响定律的内涵挖掘、影响知识巩固应用的深入。若用视频代替部分实验虽然用时较短,但效果较差。若使用电子天平,操作简便能节省时间,很快能得出定律。但实验室内只有一台电子天平,学生分组实验不够用。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改革,给我们提供了机会,我们要此为契机不断探索,不断前行!
往期链接
1 小学初中各年级教研组工作计划 2 小学语文各年级上册教学工作计划 3 初中各年级教学工作计划 4 教师个人评优述职报告稿 5 初中班主任工作总结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