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明朝的两京十三省

文摘   2024-12-01 10:05   山西  
话说明朝的两京十三省

   

   明朝疆域,按照最权威《明史》记载:“计明初封略,东起朝鲜,西据吐番,南包安南,北距大碛,东西一万一千七百五十里,南北一万零九百四里。自成祖弃大宁,徙东胜,宣宗迁开平於独石,世宗时复弃哈密、河套,则东起辽海,西至嘉峪,南至琼、崖,北抵云、朔,东西万余里,南北万里。”

      明前期幅员辽阔,东起日本海、外兴安岭,南抵孟加拉湾、越南中部、马来西亚,北达戈壁沙漠、大兴安岭,西至印度次大陆、极盛国土面积达约一千万平方公里。那么,明朝如何统治这块幅员辽阔的土地呢?在行政区划方面明朝实行两京十三省制度。

    明初曾沿袭元朝的行省制,洪武九年(1376年)改行省承宣布政使司,承宣布政使司下设直隶州,府以下有属州,各直隶州以下有县,形成了一个省府州县四级制与省州县三级制并存的大体格局。后分设都指挥使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掌各省军、司法权力,后逐渐被巡抚制度代替,巡抚常常成为各省权力统一的最高长官。

   明朝实行一省分置、按三司的制度,原为防止地方权力集中。宣德后开始派部(六部)、院(都察院)大臣以总督巡抚的名义督抚地方行政。景泰朝之后成为各省常制。总督主要署理军务,分短期与长期两种。巡抚主理民政,每省皆有。

    1428年(宣德三年)以后,全国统分为两京、十三承宣布政使司关西七卫俄力思军民元帅府斡难河卫两京北直隶南直隶;十三布政使司简称十三司,俗称十三省,为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四川湖广江西浙江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福建关西七卫统治现今的青海新疆俄力思军民元帅府统治西藏西部和拉达克

三司分治制度

    三司分别为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其中承宣布政使司掌民政事务,都指挥使司掌军事,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明代在地方设这三个官属,以使之分权,不致顾地方官权力过大。各布政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名,从二品,掌管一省政务,其下辅官有左右参政、左右参议(无定员)等。各提刑按察使司置按察使一名,正三品,其下有副使,掌管一省“刑名按劾”,包括司法、监察等多重职能,逢重大事宜可以交三司会议,或上报巡抚、巡按。各都指挥使司设都指挥使一人,正二品,其下有都指挥同知、都指挥佥事等辅官,掌管一省军务、屯田、刑狱等。三司品级排名上,都司为最高,其次布司,最下按司,按此排序于朝廷表笺。

   省以下的各府设知府一名,正四品,辅官有同知、通判等,掌一府政务,包括清军、巡捕、管粮、治农、水利、屯田、牧马等。府以粮收入分为三等,粮廿万石以上为上府,廿万石以下为中府,十万石以下为下府,原来知府品秩因府的等级而不同,不过后来统一。宣德三年(1428年)放弃交阯布政司后,明朝共有府153个。

   各州设知州一名,从五品,辅官有同知、判官等。凡省下的直属州,其地位相当于府,而府下的属州,则视为府下的属县,不过州官的品秩并无区别。明朝直隶州、属州合计共234个。

   府、州下有县,各县设知县一名,正七品,辅官有县丞、主簿等。县也按粮食收入分为三等,粮十万石以下为上县,六万石以下为中县,三万石以下为下县,原来县官品秩各有不同,后统一。明朝共有1171个县。各地的军民府、土州、土县等建制,仿照普通的府、州、县。

两京十三省概况

(一)两京:

1、北京:北平承宣布政使司,又称北直隶

   北直隶明朝的一个行政区划,直属于京师,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大部分地区以及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为了与直隶南京的南直隶相区别,北直隶也被称为直隶省,简称“北直”北京,作为明朝的陪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北京不仅是明朝皇宫的所在地,也是北方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北京的直辖市地位,使得它在北方地区具有重要的影响力,推动了北方地区的发展。

   北直隶下辖:顺天府保定府河间府真定府顺德府(与广东历史名称上的顺德县区分)、广平府、大名府、永平府、延庆州、保安州。

2、南京:直隶,又称南直隶

    南直隶与今江苏、安徽以及上海两省一市相当,与山东、河南、湖广、江西和浙江相接壤。包括了现在的江苏(含上海)、安徽两省。南京,作为明朝的首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政治地位。它是明朝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南直隶下辖:应天府苏州府松江府常州府镇江府淮安府扬州府、徐州、凤阳府(中都)、庐州府安庆府徽州府太平府池州府宁国府滁州、和州、广德州

(二)十三省

1、陕西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今陕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西安府。下辖:西安府延安府汉中府平凉府、凤翔府、临洮府、河州、兴安州、秦州、邠州、灵州。

2、山西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清在今山西省地区和河北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明辖5府3直隶州 ,清辖9府10直隶州,布政使司衙门驻太原府。下辖:太原府、大同府、汾州府、平阳府、潞安府、泽州府、沁州直隶州、辽州直隶州

3、山东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山东辽东半岛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6府15州89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济南府。除了现在的山东省区域,还包括辽东。下辖:济南府兖州府青州府登州府、东昌府、莱州府

4、河南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清在今河南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开封府。下辖:开封府、河南府、卫辉府、怀庆府、归德府、彰德府、汝宁府、南阳府、汝州直隶州

5、浙江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太湖平原南部、钱塘江流域曹娥江流域、甬江流域、椒江流域、瓯江流域等地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11府1散州75县。布政使司衙门驻杭州府。下辖:杭州府温州府嘉兴府金华府衢州府、严州府、湖州府、绍兴府、处州府、台州府、宁波府

6、江西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今江西省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辖南昌、瑞州、饶州、南康、九江、广信、抚州、建昌、吉安、袁州、临江、赣州、南安13府,下辖78县。布政使司衙门驻南昌府。

7、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包括现在的湖北省和湖南省,省会驻在武昌。下辖:武昌府、郧阳府、永州府、岳州府汉阳府荆州府、衡州府、黄州府、承天府、常德府襄阳府辰州府长沙府德安府、宝庆府、黎平府

8、四川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成渝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布政使司衙门驻成都府。下辖:成都府嘉定府夔州府、重庆府、顺庆府叙州府镇雄府保宁府马湖府龙安府

9、广西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代广西地方最高行政机构。治所设于桂林府临桂县治(今桂林市)。下辖:桂林府平乐府梧州府浔州府柳州府庆远府、南宁府、思恩府太平府、思明府、镇安府田州归顺州、泗城州、向武州、都康州、龙州、江州、思陵州、凭祥州

10、广东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防城港市(港口区、防城区、东兴市)、钦州市的一级行政区名,广州府城由番禺县南海县两县分管。府城亦为广东承宣布政使司驻地。下辖:广州府肇庆府韶州府南雄府惠州府潮州府高州府雷州府廉州府琼州府罗定直隶州

11、福建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闽江流域及附近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10府2直隶州69县。布政使司衙门福州府。下辖:福州府延平府建宁府兴化府漳州府邵武府泉州府汀州府福宁州

12、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今贵州省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 下辖8府4军民府。布政使司衙门驻贵阳府。下辖:贵阳府安顺军民府思南府思州府石阡府镇远府铜仁府都匀府、普安安民府、普定军民府、平越军民府、黎平府

13、云南承宣布政使司

   是明朝在今云南缅甸部分地区的一级行政区名,下辖55府。布政使司衙门驻云南府下辖:云南府、永昌军民府、永宁府、鹤庆军民府、曲靖军民府、景东府元江军民府、广西府、广南府、顺宁府寻甸府楚雄府澄江府镇沅府、通西府、武定府、平缅府、蒙化府、孟爱府、孟艮御夷府、孟定御夷府、孟隆府、木朵府、木来府、丽江军民府、临安府

明朝两京十三省以外的行政区域

   明朝两京十三省以外的行政区域主要有:

   奴儿干都司统辖黑龙江、松花江流域和库页岛等地,是明朝在东北地区的最高军事和行政机构。

   乌斯藏都司和朵甘都司这两个都司设在青海和西藏地区,实行政教合一的管理方式,实际控制权在当地宗教首领八大法王手中

   哈密卫曲先卫这两个卫位于今甘肃、青海交界地区,属于羁縻性质的行政设置


老顽童国学天地
介绍有关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发表本人原创的有关文章、课件、本人习作等。和同好交流,共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