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更多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中国“三非”名校之八:浙江工业大学
文摘
2024-10-31 09:27
山西
中国“三非”名校之八:
浙江工业大学
浙江工业大学,简称浙工大(ZJUT),位于中国
浙江省杭州市
,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东部沿海地区第一所省部共建高校,也是教育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高校、国家“2011计划”首批牵头高校。
浙江工业大学始建于1953年,其渊源可追溯到1910年创立的浙江中等工业学堂。其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工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和浙江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浙江工业大学。1994年、1999年和2001年,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和浙江建材工业学校陆续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学校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该校成为国家“2011计划”首批认定的协同创新中心牵头高校。2015年4月,其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有朝晖、屏峰、莫干山三个校区,占地面积3334亩,有馆藏图书1294万余册。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1个独立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65个;拥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21053人、各类研究生15468人、留学生1158人;在校教职工3378人,其中专任教师2488人。其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
。
一、学校前身
浙江工业大学先后经历了杭州化学工业学校、浙江化工专科学校、浙江化工学院、浙江工学院、浙江工业大学5个发展阶段。
(一)杭州化工学校
1953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宣布组建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将浙江省温州工业学校、浙江省杭州工业学校化工科、江苏省苏州高级工业技术学校化工科合并,并选址杭州市建校,校名为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杭州化学工业学校,同年9月14日开学,并设立温州分校。该校设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化学工厂机械装备等3个专业。学生835名,教职工152名,1954年9月分校撤销。
(二)浙江化工专科学校
1958年6月,杭州化工学校归属浙江省人民委员会领导,校名改为浙江化工专科学校,当年招收专科生,设基本化学、化学工程、化工机械、有机合成等5个专科专业,学制为2年。另外还以化工机械、化学工程专科五年制的名义,招收初中毕业的新生入学(不久,改为二年制预科,结业后重考本科)。专业总数达12个(其中7个中专专业为无机物工艺、分析化学、化学工厂装备、炼油工艺、有机化学、化工仪表等)。
(三)浙江化工学院阶段
1960年2月,浙江省决定以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为基础建立生产、教学、科研三结合的化工基地,并入衢州化工专科学校,建立浙江化工学院。校址选在衢州城南12公里的烂柯山下,1960年2月破土动工,半年时间抢建了1.25万平方米的校舍。同年9月,学校分衢州、杭州两地进行教学。开学时,定校名为乌溪江化工学院。1962年8月,校名改为浙江化工学院;同时撤消杭州分部,中专恢复杭州化工学校建制,改由浙江省化工厅领导。
1963年7月,浙江化工学院、杭州化工学校又同归化工部领导,浙江化工学院迁回杭州原址(浙江化工专科学校),两校共同使用杭州化工学校校舍。1965年11月,学校再次归浙江省管理,浙江化工学院又迁回衢州原址办学,杭州化工学校仍留在杭州,由省化工厅领导。在1960~1965年中,浙江化工学院经历了“五年三迁”。1966年5月“文化大革命”开始,浙江化工学院管理机构瘫痪;连续4年停止招生,1970年7月,在全省高等院校撤并中,杭州化工学校被撤销,并入浙江化工学院。
1977年,浙江化工学院根据浙江省建设需要,除恢复本科无机工艺、基本有机合成、化工机械3个专业外,增设工业分析、农药化工、工业企业电气自动化、机械制造4个专业,突破了单一的化工专业模式。1978年又增设化工设备防腐专业,本科专业达到8个。
(四)浙江工学院
1978年5月,浙江省委下文创办浙江工学院,校址选在西湖区上塘公社潮王、东新大队,规划用地430亩,按3000学生规模设计,1979年4月4日破土动工。1980年,浙江化工学院作为建校基础并入浙江工学院。同年8月,浙江工学院临时党委成立,确定了边基建、边迁校、边办学的方针。同时招生专业增加到12个(其中本科专业11个),自1981年起,按新校舍的建设进度,每年新生杭州入学,在衢州的教职工和图书、仪器、设备则分期分批迁来杭州。至1984年,学校搬迁完毕,衢州分部随之撤消。
二、浙江工业大学
(一)发展历程
1991年10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开始与祖籍嘉兴的台湾实业家
张子良
先生洽谈捐资在浙江工学院基础上共建浙江工业大学之事。同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张子良先生签订了《张子良先生捐资兴建浙江工业大学的协议书》,接受捐资1000万美元,省人民政府配套费6000万元人民币。
1992年4月,举行了浙江工业大学子良教科大楼奠基典礼暨文化体育活动中心开工仪式,通过一年余的筹建,具备了建立浙江工业大学的基本条件。1993年12月,浙江省政府同意将浙江工学院更名为浙江工业大学。1994年11月,浙江省政府将省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所属的浙江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并入浙江工业大学。1999年7月,浙江省政府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杭州船舶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2001年3月,浙江省政府将省建材工业总公司所属的浙江建材工业学校并入浙江工业大学。
2009年6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签订共建协议,浙江工业大学进入省部共建高校行列。2013年5月,浙江工业大学牵头建设的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国家“2011计划”,成为中国首批14家2011协同创新中心之一。2015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入选浙江省首批“省重点建设高校。
2019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与上海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等5所学校发起成立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大学科技园联盟,将在推动创新资源集成、成果转化、创业孵化、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推进协同发展。同时,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校区正式开园。2020年10月,浙江工业大学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4年2月4日,浙江工业大学与拱墅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拱墅区浙工大未来技术研究院,双方共同投入超8亿元,合作开展人才引育、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及产业孵化等相关工作。
2024年7月16日,在自然资源部和浙江省政府共同指导下,浙江工业大学、莫干山地信实验室和德清县人民政府达成合作协议,共建地理信息学院。7月27日,浙江工业大学地理信息学院揭牌。
(二)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设有26个二级学院和1个部,另有独立学院——之江学院,开设本科招生专业65个,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12个门类。
化学工程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能源化学工程、安全工程
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生物技术
药学院:
制药工程、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
环境学院:
环境工程、环境科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机械工程学院:
机械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车辆工程、机器人工程、工业工程、物流工程、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
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机器人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土木工程学院: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物理学院、数学科学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
经济学院:
国际经济、贸易和金融学
教育学院(职业技术教育学院):
教育技术学(师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师范)、机械工程(师范)、应用心理学
外国语学院:
英语、日语
人文学院:
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汉语言文学、播音与主持艺术
设计与建筑学院:
城乡规划、建筑学、工业设计、环境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数字媒体艺术
法学院:
法学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
健行学院 (健行书院):
健行学院实验班(人文社科)、健行学院实验班(理工)、健行学院实验班(分子化学工程)、健行学院实验班(智能科学)
创业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
能源与碳中和科教融合学院
地理信息学院:
空间信息与数字技术
之江学院
体育军训部
(三)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0个,一级学科未覆盖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2个,建有博士后流动站13个。9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2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
博士后流动站:
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药学、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应用经济学、数学、物理学、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工商管理学
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电子信息、机械
硕士学位授权:
科学技术哲学、应用经济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机械工程、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学、软件工程、生物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金融、国际商务、法律、教育、国际中文教育、应用心理、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土木水利、生物与医药、农业、药学、中药、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会计、工程管理、设计
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工业催化
全球ESI前1%:
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物学、社会科学总论
全球ESI前1‰:
化学、工程学
“
十四五”省一流学科名单:
省登峰学科(1个):
化学工程与技术
省优势特色学科(5个):
工商管理学、机械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
省一流学科A类(7个):
环境科学与工程、药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应用经济学、物理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省一流学科B类(2个):
中国语言文学、设计学
(四)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有在校教职工3378人,其中专任教师2488人,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浙江省特级专家1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7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4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人社部“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1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包刚
中国工程院院士:
高翔、沈寅初、郑裕国、杨小牛、高从堦
国家级教学名师:
程惠芳
、
王万良
、肖瑞峰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王化成、李小年、高翔
、吴宝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张士汉、高翔、王建国
、纪红兵、陶新永、蔡袁强
等
浙江省特级专家:
徐振元、张立彬
、李小年
、丁玉庭
、包刚
、姚建华
、许丹倩
、蔡袁强
、高翔
、刘化章、肖瑞峰、何水法
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吴宝
、刘育京、冯宇、张文安
、曾玲玲
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王建国、陈小龙、
薛亚平
、王亚军
(五)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浙江工业大学有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46个,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含住建部专业评估认证)专业21个,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有“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4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1个,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3个,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2个,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7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优秀研究生课程30门,省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9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3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5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
国家级精品课程
9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4门、教育部-英特尔精品课程2门、省级一流课程23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5门、
省级精品课程
52门。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能源化学工程、应用化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药学、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工业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网络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物理学、财务管理、工程管理、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英语、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学、广告学、汉语言文学、城乡规划、工业设计、环境设计、建筑学、视觉传达设计、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生物制药、中药学、环境科学、食品质量与安全、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物流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教育技术学、应用心理学、日语、公共艺术、法学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安全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环境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车辆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通信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城乡规划、建筑学、网络工程、工程管理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化学化工、机械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
、可再生资源利用与加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
数字化制造产业学院
(六)学术研究
截至2024年4月,浙江工业大学有国家级研究中心1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69个,建有教育部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筹)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牵头建设)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3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16个、浙江省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个、浙江省协同创新中心10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9个、浙江省国际联合实验室3个、浙江省工程实验室2个、浙江省工程研究中心3个、浙江省外国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远洋水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1个、行业协会重点实验室5个、行业协会工程实验室2个。
国家级平台:
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
、
长三角绿色制药协同创新中心
、国家化学原料药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绿色化学制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手性生物制造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高端激光制造装备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能源材料及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滨海软土工程防灾减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绿色制药技术与装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转化与生物净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过程装备及其再制造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感知与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建造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绿色化学合成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通信网技术应用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制药工程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嵌入式系统联合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生物燃料利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
浙江省可视媒体智能处理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塑料改性与加工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工程结构与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绿色农药清洁生产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生物有机合成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工业污染微生物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量子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深蓝渔业资源高效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浙江省中药大健康产品创新研发与数智化制造中医院重点实验室、全省量子精密测量重点实验室
住建部部校共建平台:
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
浙江省新型重点智库:
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
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
、中国住房和房地产研究院
浙江省新型高校智库:
民营企业开放创新研究中心、浙江省舆情研究中心、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中心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浙江学术文化研究中心
、现代化产业体系研究院
(七)知名校友
吴泳铭,
阿里巴巴集团CEO
高飞,
杭州奥泰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姚建龙,
金华市“科技拔尖人才”
倪强,
中国国际商会东阳商会副会长
杨芳莘,
美国北加州医科大学副校长、美国竺可桢教育基金会理事
吴周安,
巨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巨化集团技术中心常务副主任
王天扬,
上海易路软件有限公司董事长、CEO
徐光宪,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魏建华,
中科院硅酸盐所研究生导师
许红平,
曾获国家职业教育最高奖
老顽童国学天地
介绍有关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发表本人原创的有关文章、课件、本人习作等。和同好交流,共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新文章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八:长江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七:武汉科技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六:长沙理工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五:安徽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四:吉林财经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三:福建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四十二:温州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一:哈尔滨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四十:兰州交通大学
临汾尧都区地震和汾渭地震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九:石家庄铁道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八:华东交通大学
2025年高三八省适应性演练测试后山西考生应该做什么?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七:兰州理工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六:大连交通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五:南京审计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四:南昌航空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三:南华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二:河北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一:上海理工大学
闲聊数九
中国“三非”名校之三十: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九:重庆交通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八:北方工业大学
趣谈科举考试中的“三元及第”和“六元及第”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七:华侨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六:山西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五:西北政法大学
从童生到状元——闲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四:北京语言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三:重庆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二:中北大学
话说明朝的两京十三省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一:山东财经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二十:东北电力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话说清朝总督制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八:南方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七:中国医科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六:中国民航大学
中华三祖与三祖文化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五: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四:西南政法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二十四节气中您可能不知道的知识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二: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一:南京工业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江西财经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九:扬州大学
中国“三非”名校之八:浙江工业大学
分类
时事
民生
政务
教育
文化
科技
财富
体娱
健康
情感
旅行
百科
职场
楼市
企业
乐活
学术
汽车
时尚
创业
美食
幽默
美体
文摘
原创标签
时事
社会
财经
军事
教育
体育
科技
汽车
科学
房产
搞笑
综艺
明星
音乐
动漫
游戏
时尚
健康
旅游
美食
生活
摄影
宠物
职场
育儿
情感
小说
曲艺
文化
历史
三农
文学
娱乐
电影
视频
图片
新闻
宗教
电视剧
纪录片
广告创意
壁纸头像
心灵鸡汤
星座命理
教育培训
艺术文化
金融财经
健康医疗
美妆时尚
餐饮美食
母婴育儿
社会新闻
工业农业
时事政治
星座占卜
幽默笑话
独立短篇
连载作品
文化历史
科技互联网
发布位置
广东
北京
山东
江苏
河南
浙江
山西
福建
河北
上海
四川
陕西
湖南
安徽
湖北
内蒙古
江西
云南
广西
甘肃
辽宁
黑龙江
贵州
新疆
重庆
吉林
天津
海南
青海
宁夏
西藏
香港
澳门
台湾
美国
加拿大
澳大利亚
日本
新加坡
英国
西班牙
新西兰
韩国
泰国
法国
德国
意大利
缅甸
菲律宾
马来西亚
越南
荷兰
柬埔寨
俄罗斯
巴西
智利
卢森堡
芬兰
瑞典
比利时
瑞士
土耳其
斐济
挪威
朝鲜
尼日利亚
阿根廷
匈牙利
爱尔兰
印度
老挝
葡萄牙
乌克兰
印度尼西亚
哈萨克斯坦
塔吉克斯坦
希腊
南非
蒙古
奥地利
肯尼亚
加纳
丹麦
津巴布韦
埃及
坦桑尼亚
捷克
阿联酋
安哥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