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九: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文摘   2024-11-26 09:04   山西  
中国“三非”名校之十九: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简称“杭电(HDU)”,位于杭州市,是浙江省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一所电子信息特色突出,经管学科优势明显,多学科相互渗透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浙江省首批重点建设的5所高校之一,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是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111计划”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是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具有硕士推免权和全球雅思考点,对口支援衢州学院

    学校始创于1956年,初名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而后历经杭州航空工业学校、浙江电机专科学校、浙江机械工业学校、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等时期,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3年原杭州出版学校整体并入,2000年实行浙江省与信息产业部共建、以浙江省管理为主的办学管理体制,2004年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成为浙江省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共建高校,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下沙、文一、东岳、下沙东及青山湖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2500余亩;设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开设48个本科招生专业;拥有9个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员工270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9人;全日制在校学生28000余人。

一、学校前身

(一)浙江电机专科学校

   1956年3月20日,在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大力推动工业化建设的背景下,国家第二机械工业部创建了杭州航空工业财经学校。

   1958年6月,学校更名为杭州航空工业学校,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58年12月,学校下放,与浙江机械专科学校(现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机科合并为浙江电机专科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

    1961年4月,更名为浙江机械工业学校,隶属浙江省机械厅。1962年11月,中央回收,隶属第三机械工业部。1963年3月,划归第四机械工业部管理。1965年1月,更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管理学校,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1970年2月,学校改厂,更名为学军机器厂,隶属第四机械工业部。

   1966年至1971年,受到席卷全国的“文化大革命”影响,学校被迫全面停课并暂停招生。“文化大革命”中,学校于1970至1973年曾一度改为以厂校合一、办厂为主的形式办学,在此期间,广大教职工坚持办学,教书育人,走过了一段在曲折中前进的办学历程。1973年5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四五〇九厂恢复办校为主,校名为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并与浙江大学签订校区互换协议,迁址文一校区办学。1977年7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实行校、厂分开建制

(二)杭州电子工业学院

   1979年1月,第四机械工业部决定将办学条件较好的杭州无线电工业学校改建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1980年5月8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建立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同年9月15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成立大会在文一校区召开。1981年,即学院建立第二年,经国家计委、教育部批准,学校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1984年,学院首届研究生毕业。1994年10月19日,杭州大学、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联合办学签字仪式隆重举行。1996年,两校联合申报“电路与系统”专业博士点获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1997年12月,电子工业部、浙江省人民政府决定共同建设杭州电子工业学院。2000年5月,经国务院同意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00年7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与浙江省出版总社在杭州出版学校基础上联合组建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学校选址下沙高教园区开工建设新校区。

   2001年10月18日,2001级3200名新生进驻下沙校区。2002年9月16日,下沙校区落成典礼举行,学校成为杭州下沙高教园区中首家宣布建成的高校。2003年,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成建制并入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同年,学校实现整体转移。

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一)发展历程

   2004年5月19日,教育部正式批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更名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实现了由学院到大学的历史性跨越,翻开了学校发展的新篇章。2007年,原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的前身)和浙江省人民政府签署协议,首次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校成为国家国防科工委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是浙江省第一所与国防科工委共建的高校,也是国防科工委与地方共建高校中第一所电子信息类高校。2009年,学校成为新增博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1年3月,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签署协议,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同年,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2年,作为教育部第二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通信工程”“信息安全”2个本科专业先后与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杭州安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联合实施培养计划,实行校企双导师制。2013年,入选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同年7月19日,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个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5年,被列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同年,在省内率先成立网络空间安全学院(与浙江保密学院合署)。2016年,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确定“十三五”期间继续共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7年8月,获批成为研究生推免单位;9月,获批首个国家“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2018年3月,入选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年10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2月26日,加入长三角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联盟。2021年8月,科技部批准建设第三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由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一带一路”信息技术研究院主导,奥地利MUT环保技术与机械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维也纳技术大学及杭州言实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申报的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名列榜单,这也意味着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迎来国家级实验室。2022年12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平湖数字技术创新研究院揭牌成立。 

   2023年4月,绍兴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产业学院(杭电绍兴校区)建设工程招标代理、造价咨询项目招标公告》 ;6月15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天台数字产业研究院揭牌成立;11月8日,杭州市下沙第一小学正式揭牌成为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第一小学。

   2024年4月17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举行新质生产力研究院成立仪式,由该校党委书记吴卿担任院长;4月,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附属江南中学揭牌。

(二)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19个学院及教学单位,举办1所独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设有本科招生专业48个。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智能制造工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保密管理、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业工程、电子商务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微电子学院):电子信息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智能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医学信息工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理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应用物理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信息对抗技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学院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统计学、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浙江保密学院):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网络空间安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艺术与数字媒体学院传播学、数字媒体技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法学院法学、社会学、汉语国际教育

(三)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4月,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其中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是全国首批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之一,具有硕士推免权和雅思考点。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5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ESI前1.5‰。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空间安全、机械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应用经济学、数学、统计学、机械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医学工程、软件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物理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网络空间安全、外国语言文学

专业学位硕士(18个):应用统计、工商管理、会计、国际商务、审计、汉语国际教育、艺术、金融、电子信息、机械、工程管理、税务、法律、新闻与传播、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能源动力、图书情报

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电子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仪器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信息产业部重点学科:电路与系统、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通信与信息系统、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管理科学与工程、会计学

(四)

(四)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教职员工2708人,其中专任教师2059人,正高职称392人。拥有国家级人才53人,省部级人才200人。

   截至2023年11月,全校专任教师180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400余人。其中共享院士3人,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专家12人,国家万人计划4人,国家社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5人,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国家海外引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5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7人。

共享院士:童志鹏、李乐民、王小谟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王高峰 、鲁仁全 、罗国清 、王健]、厉力华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王高峰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骆建军、罗国清]、孙玲玲、王健

全国三八红旗手:包健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周青、刘光宇]、罗国清、鲁仁全

浙江省特级专家:薛安克 

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颜成钢、谭惠娟、王颖、熊辉、舒涌、史本云

(五)教学建设

   截至2024年4月,学校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2个,拥有多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以及2个国防特色重点专业,是省属高校中唯一拥有国防特色重点专业的高校,11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自动化工程实验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电子信息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智能制造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信息安全、通信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

国家级特色专业: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安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动化、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安全、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 [42]、信息与计算科学、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商管理、财务管理 [41]、金融学、信息对抗技术、工业工程、数字媒体技术

国防特色重点专业: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

国家级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工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团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团队 

浙江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智能制造工程、保密管理、电子商务、智能科学与技术、医学信息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英语、审计学、统计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网络空间安全、传播学、产品设计、工业设计、数字媒体艺术、法学、社会学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实验室”、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EDA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省部级科创平台54个。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六)学术研究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有“中国—奥地利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一带一路’国家联合实验室”、脑机协同智能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EDA创新中心”等4个国家级平台,省部级科创平台54个。有2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浙江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射频电路与系统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医学信息与生物三维打印重点实验室、浙江省物联感知与信息融合技术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装备电子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脑机协同智能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新型传感材料重点实验室、浙江省数据存储传输及应用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船港机械装备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省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视听认知健康与智能影像分析评价实验室(与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共建)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智能微传感器与微系统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检测仪表与自动化系统集成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七)知名校友

马云,原学校教师,现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

易会满,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何如,国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戴珊,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客户服务官(CCO

蒋芳,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才官(CPO)

童本立,73级校友、原浙江财经大学党委书记

严晓浪,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微电子CAD所所长、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院长

王跃宣,负责“211”工程“十五”建设项目“高等学校仪器设备和优质资源共享系统”的子项目“贵重仪器设备网上共享与管理分系统”和教育资源共享网格的研发工作,并获得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资助

贾治邦,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老顽童国学天地
介绍有关国学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相关知识,发表本人原创的有关文章、课件、本人习作等。和同好交流,共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