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观察:中产焦虑、腰部缺失、库存滞后、工业装感、负面营销。

文摘   电影   2024-08-12 11:08   北京  

观察暑期档电影,不难发现一个严峻的问题:
观众为什么不去电影院了?
影厅上座率普遍偏低,空座很多,观影热情降低。暑期档电影票房忽高忽低。
原本预测的很多爆款电影,如《逆行人生》《解密》《异人之下》,都遭遇了冷门。
原本预测的很多黑马电影,如《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微弱冲破次元壁。
从暑期档电影,发现五个趋势:
1、中产焦虑:中产审美、中产焦虑、中产脑洞。
2、腰部缺失:中低制作规模的电影缺失,腰部电影缺失。
3、库存滞后:疫情库存电影居多,电影产出滞后社会热点,生产上映流程低效。
4、工业装感:电影工业提升,流程和创作受限严重,不鲜活,“装感”严重。
5、负面营销:水军互掐,负面营销引发反噬,正面营销引发反感。幕后切片、路演整活、同行互吹等营销对票房的影响正在减弱。
1、中产焦虑
《逆行人生》讲述了社会精英阶层的老高,被大厂优化后,重新择业面对生活的故事。主角是上海的中产阶层,因为老高一家五口,爷爷奶奶经营小卖部,妻子是全职主妇,女儿在国际学校读书,房贷压力大。中产跌落的焦虑蔓延到了整个城市。
中产阶层的电影占据主流,电影在题材内容和风格形式上的选择,在迎合中产阶层的失业焦虑、社会困境、鸡娃教育、和生长于中产家庭的青年观众的审美兴趣。
中产阶层的观众,可以细分为中产阶层的父母一代,与中产阶层的年轻一代,这两种审美倾向,正对当下的中国电影进行塑形。
中产阶层的父母一代,普遍关注的话题常被拍成电影:
鸡娃竞赛教育《抓娃娃》、《学爸》、《学区房72小时》;
失业房贷焦虑《逆行人生》、《年会不能停》;
逃离北上广回到故乡《云边有个小卖部》《走走停停》;
怀念至亲《你好李焕英》《我才不要和你做朋友呢》;
抑郁与疾病《热辣滚烫》《深海》《送你一朵小红花》;
暴富幻想与任性消费《西虹市首富》《末路狂花钱》;
优质人设困局《红毯先生》;
比赛和拼搏《飞驰人生》《热烈》;
前任、相亲、婚姻关系《前任4英年早婚》《人生路不熟》《绝望主夫》;
中产陷阱骗财骗色《孤注一掷》《草木人间》《骗骗喜欢你》;
中产职业诸如程序员、医生、科学家、律师、主播、作家、飞行员等《中国医生》《第二十条》《解密》《保你平安》《长空之王》;
大城市的危险与安全《谈判专家》《拆弹专家》《扫黑绝不放弃》
中产阶层的年轻一代的审美倾向正沿着脑洞大开、丧与癫的两极精神状态、二次元、游戏化、热血、古灵精怪、怀旧气质、拼贴、梦核、伤核、怪核等方向前进。
例如《宇宙探索编辑部》《朱同在三年级丢失了超能力》《从21世纪安全撤离》《负负得正》…
另一方面,古偶剧、穿越剧也一直是热门,中式美学和快节奏爽剧,频繁引发热点。
这些电影的丧与热血,都有一种对现实压力的逃避情绪。无论是奇幻、伤怀、还是中二化、游戏化,都基于内心与现实的紧张关系,是普遍的焦虑引发的幻想。
2、腰部缺失
为什么中等成本、低成本的影片在电影市场中是缺失的?
可能一:赢者通吃的院线排片,艰难提倡的分线发行,未能让中等成本、低成本的电影在市场中获一席之地,导致投资中低成本电影的公司在减少。
可能二:电影节颁奖、电影批评、电影教育等评价体系,与电影工业、制作流程、市场观众反馈的关系紧张,存在错位和脱节的情况,以至于中低成本的电影一般去追求电影节获奖,但获了奖又不被市场认可,缺少出路。
可能三:评价体系与市场的脱节,使得青年影人心心念念的审美倾向与入行路径,与现实发生割裂。拒绝商业化,不认同市场,不理解观众的主流价值观,无法适应视听高效、节奏快速、编剧弱势、加班混乱的行业环境。
“腰部电影”的缺失,在于电影市场里年轻电影人的缺失,大家一做中低成本电影,就做成艺术片,不去市场里面竞争。年轻人不去做中低成本的商业电影,成熟的青年导演已经在高成本商业电影上耕耘和发力了,这才导致“腰部电影”缺失。
中低成本的电影的崛起,才是中国电影稳步发展的基础。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诸如《满江红》《第二十条》相较于《流浪地球》、《封神》成本并不高,依然可以撬动高票房。在电影工业升级的道路上,技术是提高了,反而限制了更多创作的灵活度。工业升级一旦降级了戏剧情感的体验,就算是特效满屏,观众也是无法接受的。
回到说书、演戏、歌唱上,马三立仅靠一张嘴,梅兰芳只靠一个身段,周杰伦单靠一首歌,也能调动众多观众去听相声、看京剧、参加演唱会。
那么回到电影本身,究竟是什么?才是电影吸引观众的核心。
不要一味地为了电影工业,而电影工业。
3、库存滞后
疫情之后,库存电影积压过多。
一方面,审查流程缓慢;另一方面,电影工业升级,投资电影的风险加大,从策划、写作、立项、拍摄、后期、宣发,一套流程走下来,四五年过去了,早就赶不上当下观众的心理接受和审美流变了。
这个问题,在香港电影繁荣时期,可以找到解答的方案。
邱礼涛导演最近现身电影节,谈及港片的高效制作。希望促进电影制作流程的高效,缩短从故事到上映的时间,简化流程,才能增强电影活力。
“从前我拍得快,因为没预算,低成本,不快不行,为了省钱。”邱礼涛如是说。
香港经济低迷期的时候,拍个武侠,没有服装,为了省钱,只能集中去拍社会现实片。现场写扉页剧本,十天就拍完,一个新闻还在热议,下周改编这个新闻的电影已经上映,高效制作电影,紧跟观众的热点和情绪,才能繁荣市场,扩展电影内容。
疫情之后,观众趣味变化很快,疫情中的电影库存,已经远远落后于当下的观众情绪。
2023年被称之为“去库存之年”。如果未来,内地电影市场依然如此没效率,那么无论你写出多么符合当下观众爱看的故事,也会面临3、4年后完全过时的风险。
电影,是时代的产物。就如新闻、网文和杂文一样。
资方为了降低投资风险,习惯做观众调研和大数据分析,其实风潮都是一时一地的,比如前几年火热的体育片,在火热时期立项了大量体育电影,可是等到制作出来,已经四五年过去了,现在体育片又不温不火了。为了降低风险而拉长周期,恰恰导致了电影过时。
口味上都是高投资大制作的科幻片、战争片、奇幻片,早晚观众也看腻了,受不了。
电影工业的提高,应该不止是工业质量的升级,还需要效率的提速,这两个维度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加速中低成本电影的制作流程,才能稳住“腰部电影”的市场份额。
4、工业“装感”
首先,当下的电影工业,真的提升了吗?质量是否过关?
我们处于一个互联网短视频繁荣的时代,电影不努力,就得淘汰!手机、平板、投影仪的普及,观众在短视频和短剧中,什么都见过,什么都玩过,特效好不好,看一眼,就打哈欠。目前电影工业的提升,跟不上观众需求的提高。奇观幻景、银幕尺幅、精细程度是否值得让观众去电影院消费?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观众们正在用脚投票,督促电影人继续提升电影的质量。
其次,电影工业升级后,电影票价格是否过高?
电影票价居高不下,单张票价在人均月工资的占比较高,位居世界前列。
身边处在电影教学环境的学生和老师们、从事电影工作的同行同事们,有一大部分还不经常去电影院看电影,究其原因:一是对正在热映的电影心理不认同。二是缺钱。三是去电影院又停车又费时嫌麻烦。
不管怎么样,当距离电影行业很近的一部分人尚且不去电影院时,可想而知,未来拍出来的电影是可能与观众审美存在脱节的。
第三,工业流程固化,电影创意是否严重产出滞后?
电影工业产出的大片,表演风格和美学形式有模式化的趋势,因而形成了较重的工业“装感”。
年轻影人有时不能扮演年轻角色,反而让年纪大一点的人来扮演年轻角色。
假如制作团队里面也缺少一些年轻人,或者有年轻人但没有话语权,那么电影工业“装感”就相对更重了。
还有的创作者为了迎合中产阶层的审美,导致了另一种电影装感,这些都是削弱电影活力的表现。
因为电影是高投资高风险的艺术商品,所以去除电影“装感”是每个时代的电影人都在努力克服的事。
5、负面营销
网传负面恶评过多,导致电影票房缩水,制片人和导演很头疼。
互联网上不讲例证、恶意辱骂的评论正在变多。
不分青红皂白不服就骂。
参与讨论是一种好风气,总比“寂静的一代”这种结果要强。
但是骂人者,只接受自己的观点,不接受任何异见,本质上是自由讨论的敌对者,是专制思想的继承人。为何骂人者变多,因为“允许自由讨论”的思想在减少。互联网的创造原本是用来自由交流用的,如今却按照APP平台的不同,而割裂成不同阵营,在一个APP被赞的文章,到了另一个APP就被骂。平台不同,信息茧房也不同。
水军有意引导。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水军引流一个热点,往往从骂开始,看多了“骂”的文章,人也跟着骂起来。就算是一个东西原本是好的,经不住跟风。人在群体活动中总会出现顺势而为的心理,一旦一个电影被骂的多了,谁再敢站出来夸它,谁就得挨骂。见不得异见,见不得异己,互联网的初衷被摧毁的七七八八。自由讨论很难,保卫别人说话的自由就是在保卫自己说话的自由。
禁止网暴!禁止谩骂!
另一方面,学电影的人群骂电影,独立、个性、反叛正是青春的标志,这个可以包容。教师在电影教学时,最容易谩骂电影,批评过头,因为教师普遍有些理想主义,没法从实际出发,看哪儿都是毛病,职业病的惯性。
理想者,最容易挑实践者的错。
作为创作者,对待批评,不用太玻璃心。好比一个人,胖了,大家骂他胖;瘦了,大家骂他瘦;个高的,大家骂他高;个矮的,大家骂他矮。其实盲人摸象,各有各的道理,但也各自没有道理,因为都是相对的。所以这种骂来骂去,毫无必要。
如果可以讲道理,讲一讲这个电影为什么这么做了,做的具体怎么样?另一个电影是怎么做的,它们之间有何不同?求同存异,将相似之处点出,将不同之处罗列,这种教学就会让学生思维更加自由,更加多元,更加包容。
创作者如果比观众还不包容,认准了一条道就要走到黑。
认准了艺术电影,将商业电影痛骂!
认准了商业电影,一点艺术电影也不赞同!
说要拍电影,就认为电影比自己的生命还要重要!
这会不会是一种强迫症?或者是一种唯我独尊专制主义的遗毒?
如果文化界也都唯我独尊,那么电影阀、学阀、导阀、编阀、资阀、演阀充斥的电影行业,还会好吗?还会进步吗?还会赢得观众的尊重吗?
电影行业的敌人,绝不是你身边学电影的朋友,也不是身边制作电影的伙伴,也不是不同岗位的同事,更不是暑期档同台竞技的同行同志。大家因为电影聚在一起,因为观众同聚一堂。如果我们不尊重观众的自由与创作者的自由,我们有天也会消失。
如果你认为别人的作品不好,可能是因为你要表达的内容别人不知道,你可以放开手脚去大胆表达。别人觉得你的表达不好,也不必骂你的表达,而去表达他的表达。
大家都表达清楚,繁荣的是这个舞台。
很多人,不想繁荣这个舞台,只想聚光灯照在帝王之身。
包容多一点吧,谢谢诸位了。
END
 往期推荐 

点击图标 关注我们


YOUNG LIFE



样生电影考研
3个北电研究生,1个出自样生!深耕北京电影学院BFA北电考研,始于16年。电影、生命、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