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负得正》为何不敢爱?

文摘   电影   2024-08-16 13:09   北京  

看这部电影时,借着放映机的微光,我时不时去观察观众们的反应,一位中年观众将眼镜推到头顶,然后刷起了手机。因为全场只有我一个青年时不时发出一些懂梗的笑声
在故事开头,我看到了斯派克琼斯的《她》,看到了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原样复制》,看到了《人生切割术》或《傀儡人生》;在故事中段,我看到了王家卫的《阿飞正传》和《春光乍泄》,看到了李沧东的《燃烧》和奥逊威尔斯的《公民凯恩》;在故事结尾,我看到了漫威的《洛基》、朴赞郁的《分手的决心》和王家卫的《重庆森林》;当然还不包括一些片段直接致敬了卓别林、周星驰《功夫》…
在每一个致敬点,我都会心领神会地发出欢呼,观众则死气沉沉地不明所以,让我严重怀疑这样一部迷影电影,是否真的有话要说?
朱一龙的角色,太接近于梁朝伟。靠近偶像的心是好的,可是真要靠近偶像的表演风格,实无必要,这有迷失自我的可能。况且,朱一龙是一个好演员,戏路明显可以更宽一些,但在《河边的错误》中饰演的如狂人日记般的角色与在《负负得正》中饰演的如当代梁朝伟般的角色,是否接近于普通青年?还是沉湎于文艺青年的幻想
脚离了地,难免仙气飘飘
《负负得正》中的多面演员一样的女孩,在洪常秀《你自己与你所有》中也有塑造,在章明老师的《热汤》以及申奥导演的《新生》中也有体现
多面演员——一种现代人的面孔
这种形象,虽然接近于萨特存在主义中的论述,但时至今日,却与萨特谈论的“自由”已经不同。
萨特认为,人是虚无的,存在先于本质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你生下来,就是一张白纸,没人能定义你是谁,你的父母老师领导同事爱人小孩周围的人都不能定义你是谁,因为你活着就是一个空白。这个空白,需要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你选择做什么,你就是什么样的人,选择的自由在你自己手上,选择的后果也在你自己手上
你为了别人做选择,有了后果,就说:这是别人逼我选的。这是耍赖,谁让你听别人的做选择,你想逃避责任罢了,可是你逃避不了,自由本身就带有代价,你不要自由也是一种自由,所有自由选择的后果只能你自己承担,找借口也没用,后果在你身上。你是谁,被你自己选完了
顺着萨特的思路,我们发现,现代人很容易就变成一个多面演员!
因为演员的本质是空白,演员需要不断扮演角色,来填补本质的虚无,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但是——现代人是一个多面演员——这是一种比喻,而不是事实。
因为多面演员,自由选择角色演完了,并不需要为此付出代价,不会承担后果。
多面演员这一表达,是电影创作者和演员的现状,而非普通观众的现状。
电影创作者和演员,在创作中,是可以任意挑选角色、脚本、风格的。在这么一部迷影气质的作品里,我们看到温仕培导演也对不同大师导演的风格挑花了眼。因为可选择的风格太多,但商业电影的剧本牢笼又一直悬于头顶,“不自由”的念头便化为外星人剧组拍电影的意象。在这部作品中,导演和演员,陷入无限的迷影选择里,出现了身份的迷乱与“自由”选择的空虚,因而角色出现了麻木和疲惫,这些都是无限“自由”带来的。但这个“自由”,不是普通人生活里面对的自由。
普通人的自由,不同于多面演员的“自由”。
普通人的自由,需要付出代价,需要承担后果。
朱一龙饰演的角色,日复一日工作,这个“班味”是想象的
邱天饰演的角色,如《燃烧》女主一样,一直寻找新的身份,说谎,骗人,更换不同的工作,化妆成不同的女孩,最后回到父亲的病房,并死于病房,这个“病房”是想象的。
蒋奇明饰演的角色,更像是村上春树附体,迷惘的一代,同时拥有膨胀的欲望与不可逆转的命运,大都市中的林黛玉。我们每个青年可能都会有所体会,但现实生活的体验,还是跟这个有格调的版本有一定距离。
朱珠饰演的角色,比照《燃烧》中的富二代,虽对普通人有看耍猴的心情,但还是多了一些同理心。
这一切,都因为迷影拼贴的手法,变得迷离。外星人代表什么?写好的剧本又代表什么?时间规划局代表着什么?印刷厂写诗又代表着什么?
我们看到电影中对自由蓝图的勾勒,仿佛要么暴富才会自由,要么放下工作去写诗去海边开餐馆才会自由,且不暴富不写诗就无法相爱,因为在爱中,你得是自由的,我也得是自由的。真的如此吗?如此就是自由了吗?
普通生活里,我们为何不敢爱了?老熬夜加班,平时吃外卖又伤身又贵,在小县城挣不了钱,在大城市又存不上钱,小城市物价与大城市差不多,大城市的房子租不起更不想买,自己不太敢去医院,不太敢想父母哪天在故乡去医院怎么办…
自己个还没活明白呢,怎么爱别人?爱了别人能负责吗?爱上的人耍自己怎么办?爱上的人太现实怎么办?爱上的人异地工作怎么办?爱上的人变心了怎么办?爱能当饭吃吗?爱的是皮囊还是灵魂?仔细想想,爱里面都是现实,都是算计和考量。我们很理性的,这也不能怪理性,理性不发达我们如何在巨大的城市生存?
要生存的理性,将爱压的死死的。算了,累了,不爱了吧。
哪有什么外星人既定剧本?多重角色选择困难?荷尔蒙分泌的无限追寻?重复生活的繁复逃离?原生家庭的破碎之心?我想,这些问题大概是黑暗电影院里的中年观众直挠头的原因吧。
有一个中年观众买了票,落了座,看到一半又不肯走,想吹会空调,将眼镜扶到额头,低头看手机,又怕影响后面观众,关了手机,歪头打了会盹,醒了一看,两个角色还在玩恋爱过家家呢,看看老婆也是不明所以地继续看,前面一个普通青年已经离席狂奔出影院。我对迷影的梗乐在其中,但整个影厅只有我一个乐,我怪不好意思的,扭头去看上面的观众和下面的观众脸上的表情。故事终于来到结尾,原来邱天饰演的女主果真去做模特和演员了,对啊,模特和演员全靠颜值和身材吃青春饭,赚得多,而且可以到处旅游结识新的人,不用每天挤地铁挤电梯上下班工位打卡,真羡慕啊!朱一龙饰演的角色也有了好的归宿,自费在旅游景点开了一个洋气的酒吧,这样两人就可以一直宿醉过想过的生活。这大概是文艺的最高境界,也是每个电影人的美梦吧!
END
 往期推荐 

点击图标 关注我们


YOUNG LIFE



样生电影考研
3个北电研究生,1个出自样生!深耕北京电影学院BFA北电考研,始于16年。电影、生命、爱。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