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索学习宣传新模式,创新教育教学方法途径,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市委教育工委(市教育局)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课程教学”教学设计比赛活动。我校学生发展二处副主任陈丽老师提交的教学设计《何以文明 何以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被评为“课程思政”类别高中组一等奖,政治发研室李如怡老师提交的教学设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崂山茶香飘四海,不负改革不负民》被评为“思政课程”类别高中组一等奖。
青岛二中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目标,激发教师发展的主体性和内在潜能,在打造阳光健康的教育生态环境中提升教师的专业化素养。全体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自觉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深化教育改革、创新课程教学,以全会精神为指引,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陈丽,中共党员,一级教师,2015年参加工作,任班主任3年,现担任学生发展二处副主任,入选市首届青年教师“菁英计划”培养工程。能够胜任三个年级教育教学,先后获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市青年教师基本功一等奖、市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一等奖、市“三述”演讲比赛一等奖、市精品校本课程、开设市级公开课和经验交流、参与省级课题1项和市级课题2项,担任班主任期间,所带班级获青岛市优秀班集体。
李如怡,中共党员,2022级高三经济团队20班副班主任。获青岛市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学科命题大赛一等奖,担任主持人获2024年青岛市一师一优团队优课二等奖,开设全国课程改革骨干教师研修公开课一节,参与设计的校本选修课获评青岛市精品课程。指导青岛二中模拟政协社团获全国模拟政协活动最佳社团,指导学生获青岛市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优秀提案,个人获优秀指导教师。获评青岛二中优秀青年教师、优秀全员导师、学生发展指导奖。
《何以文明 何以中国——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必须增强文化自信”、“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高中生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历史观正处在关键塑造期,通过历史课程主动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等,加强思想引领和价值引领,为强国建设和中国式现代化人才培养贡献历史课程思政的力量。
《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一单元是高中历史学习的起点,而第1课又是单元的起始课,对于引导学生进入高中历史学习的大门、初步奠定历史学习基础、感悟悠久的中华文明、认识“最初的中国”来说具有特殊地位。这一课主要讲述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通过概述远古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变迁,为学生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文明画卷的开端。在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过程的学习和探究中,学生能够形成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认同感、自豪感,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崂山茶香飘四海,不负改革不负民》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个聚焦,其中第一个就是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为本节课整体设计提供了思想引领。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本节思政课堂,需要从理论源头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智慧与方法讲深、结合新时代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将改革的决心和意义讲透、将中国式现代化的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讲活,培养学生政治认同、科学精神、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落实思政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基本理念,以“崂山茶香飘四海,不负改革不负民”为主题,设置三大环节。通过资料搜集、合作探究,学生以熟悉的崂山茶业发展历程为例探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越性;通过习近平总书记“一片叶子富裕一方百姓”引发的思考,引导学生针对不同观点展开评析,理解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义和措施;学生从自身视角出发为青岛市崂山茶业发展建言献策,增强学生公共参与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感性体悟和理性认同。
供稿 | 学生发展一处
审核 | 麻连翰
复核 | 李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