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年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结果揭晓,青岛二中团队和个人共获一等奖七项,数量居全市之首!
青岛二中语文学科团队(主持人黄丽老师)、数学学科团队(主持人侯常红老师)、英语学科团队(主持人杨栋冬老师)、历史学科团队(主持人陈丽老师)、化学学科团队(主持人卢乙鑫老师)、生物学科团队(主持人郑昭英老师)荣获团队优课一等奖,靳庆然老师(家庭教育)荣获个人优课一等奖。
青岛二中高度重视教师专业发展,以打造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为核心,制定并完善《青岛二中“超带动计划”培养方案》,搭建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尖兵教师、省市名师、教育名家五层教师梯队培养工程,打通教师从入职、成长到成才的发展路径,促进教师自主发展、全面发展、特色发展、终身发展,培养造就一批具备教育家精神,并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专家型教师,为学校向更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青岛二中数学发研室秉持勤勉不懈、追求卓越的工作精神,以学校精致化管理要求为指导,立足教师和学生需要,站在时代发展前沿。在面向全校、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教研活动中,积极传播教研成果,分享教学智慧。近年来,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首批普通高中省级数学学科基地”和“山东省普通高中数学学科教学指导中心”,广受社会各界肯定。
数学学科团队成员介绍
侯常红,青岛二中数学教师,现担任高二强基导师和数学教学工作。多次获评青岛二中优秀导师、优秀德育导师、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等称号。从教以来,先后开设青岛市城乡交流课、公开课、公益课堂,并在山东省学科基地工作会议上执教典型课例,执教课例获评山东省优课、山东省精品课程。曾在青岛市公开教研活动中多次做专题发言,参与多项省、市课题研究,并在省、市级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数学建模、全国创新能力大赛等各项赛事,多次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刘美玲,青岛二中数学教师,曾开设青岛市公开课,城乡交流课,课后网名师开放课等。多次在教研中作专题交流报告。曾获山东省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张卓慧,青岛二中数学教师,青岛市教育局“教坛新秀”、青岛二中优秀青年教师,获青岛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首届全国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设计优秀作品征集交流活动一等奖,指导学生多次获奖,所带MT获“青岛市先进团支部”。在全国高中数学拔尖创新人才专题研讨会进行课例展示,在与江西新时代学校共建活动中开展培优课,参与“筑基计划”、“奇点计划”授课,发表论文。多次在青岛市高中数学教研活动做公开发言、课例展示。
朱军,青岛二中高级教师,青岛市教学能手,青岛市高考“9+1”成员,首届全国“大国良师”评比优秀奖。先后获得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山东省首届创新课堂比赛一等奖、全国录像课评比一等奖等佳绩,在全国各地进行经验交流和公开课、示范课展示20余次,以主编和副主编身份参与编写了四本教辅材料。曾在第14届亚洲数学技术大会上做主题发言,作为教育部“国培计划”团队成员,参与了教育部对西部六省一市远程培训的指导工作,疫情期间受省电教馆邀请开设“名师公益课堂”,被学习强国收录。被评为青岛二中首届“最受学生喜爱的老师”、“最具智能品质的老师”和“感动二中人物”。
邢承林,中共党员,青岛二中数学教师,2023级数学MT首席导师。曾获评青岛市优质课一等奖,山东省一师一优课优课,青岛市高中数学命题大赛特等奖。多次开设青岛市名师开放课、公开课、交流课,多次在青岛市数学教研活动中做主题发言。参与多项课题的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在国家级期刊。
丁博,中共党员,青岛二中数学教师,青岛市青年教师“启航计划”成员,现任高二生化MT数学教师以及副班主任。作为团队成员,获评青岛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多次在校内开设超带动公开课;在市青年教师读书班中发言;多次教评学生满意率100%,为终身发展奠基,为学生成长赋能。
获奖课例介绍
本次获奖作品《大单元视域下的三角函数概念与性质》基于新课标、新教材的设计理念,精心设计研究三角函数的思路,助力高品质教学。
课例《三角函数的概念》引导学生建立任意角三角函数知识体系,强调以周期变化现象为背景,构建抽象研究对象,定义三角函数概念。本节课按照“事实——概念”的路径,学生们经历了“背景——研究对象——对应关系的本质——定义”的概念抽象过程,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体会了三角函数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发展了数学抽象核心素养。
课例《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与性质》中,学生经历了绘制正弦函数的过程,掌握了描点法和“五点法”。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是一类基本初等函数,作为函数的下位知识,对于它们的研究基本遵从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研究思路,本节课按照“绘制函数图象——观察图象发现性质——证明性质”的思路展开研究。培养学生的代数说理习惯,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课例《函数y=Asin(wx+φ)》创设了中国古代灌溉工具筒车的问题情境,探讨其工作原理与数学模型,用三角函数模型刻画它的运动规律。借助信息技术用几何形式动态呈现点P的运动状态,分析出问题中与变量t和H相关的量,引导学生寻求二者之间的等量关系,得到形如y=Asin(wx+φ)的函数,“从局部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的把握研究思路,为提升学生数学抽象、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提供重要平台。
这些课例不仅是教学的典范,更是教育艺术的展现。获奖老师们以非凡的智慧和热情,为学生们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充满惊喜与挑战的学习空间。
撰稿| 张卓慧
审核| 麻连翰、杨栋冬
复核| 李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