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以直线截抛物线的弦长公式的教学设计为例(2)

文摘   2024-07-28 16:44   广东  

今天分享上次在《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以直线截抛物线的弦长公式的教学设计为例》中提到的过教学设计。
我的教学设计以及教学意图如下:
首先,从一道简单的例题出发:
例1 求抛物线y=2x^2+6x+1与x轴相交两点之间的距离.
此例都是常数,绝大部分学生都是令y=0,求出与x轴两交点的横坐标,再作差求出它们之间的距离,根的不特殊性恰好可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根的“同项”部分互相抵消;
只有极个别学生从两点距离公式|x1-x2|出发,构造两根和、积结构,利用韦达定理求解两点之间的距离,课堂上可以让学生分享展示自己的解法,树立自信。假如没有学生从这个角度来解决问题,那么教师就要自己介绍这种典型做法。
教师要点评两种解法的优劣:法一属直接法,求交点坐标,容易想但往往计算的结果较为复杂,运算量可能会比较大;法二属间接法,先假设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为x1x2,把两点之间的距离|x1-x2|表达出来,再设法转化,从整体角度求解,即设而不求,技巧性较高,思维量较大,但运算量往往比较小。
其次,出示变式1:已知抛物线y=2x^2+6x+c与x轴相交两点之间的距离为2,求c的值.
上题是给定抛物线,求抛物线截x轴的弦长,此题恰好相反,给定抛物线截x轴的弦长,求抛物线(参数c的值),目的是让学生模仿上题的两种解法进行解答。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一)什么情况下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二)用直接法进行求解,哪个根较大?为什么?
第三,有了前面的简单示例以及变式应用,学生初步地掌握了算这样的“距离”的方法,那么现在就推广到一般的情形,尝试用一般的公式来表示这样的“距离”:
变式2:若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让学生自主推导,化繁为简,最后提炼出抛物线截横轴的弦长公式——

AB=√△/|a|

随堂练习可挑战一道改编题,改编自2024广州中考数学压轴题——

参考答案:a=1,k=2√2.
至此,教师可再针对公式AB=√△/|a|画示意图进行说明,进一步引出将横轴变为一条斜线的更一般性的问题,教学设计依旧遵循从具体到一般。
例2 已知抛物线y=x^2与直线y=x+4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学生常见的思路是联立方程组,求出交点的坐标,再构造Rt△,利用勾股定理求出斜边长,但是计算量比较大!如何降低运算量?转化思想登场:能否将斜线段AB转化为平线段AC?斜→直(摆平),自然构造的Rt△ACB(如下图),不难发现该三角形恰为等腰Rt△,故而AB=√2|x1-x2|,后续求解的方法可类比“例1”。

由此,是否可以猜测斜线段AB的长是在平线段AC的长的基础上打了一个“折扣”?更确切地说,BC与AC存在什么数量关系,√2又是怎么来的?学生可以大胆猜测!
进而将“例2”推广到一般情形:
变式:若抛物线y=ax^2+bx+c(a≠0)与直线y=kx+m相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长.
最后,随堂练习可挑战一道改编题,改编自2022广州中考数学第24题——

参考答案:(1)y=-x+7;(2)所截线段长为√2/2.

大佬说数学
初中数学老师,曾被聘广州某区中心组成员,擅长命题、解题、讲课……记录、分享教学的点滴思考,立足广州、放眼全国,哈哈~~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