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清华毕业生,23岁就在麻省理工发明了四次方程通解法,这个算法至今仍在被全世界的计算机使用。
一个中国人,与爱因斯坦、丘吉尔称兄道弟,却在国内默默无闻。
一个教育家,一手创办了三所顶尖学府,培养了100多位院士,却坚持不给子女留下一分钱遗产。
这个人就是顾毓秀,历史书、语文课中都没有出现的旷世通才。
中国近代第一个十全十美的男人
1902年,顾毓秀出生在江苏无锡一个书香世家。在母亲的培养下,五个孩子竟然全都成了博士。
13岁,顾毓秀考入清华。梁启超是他的文学老师,林语堂教他英语,梁思成是他的同学。这样的师友配置,堪称豪华阵容。
学霸中的学霸,天才中的天才
23岁,顾毓秀成为第一个获得麻省理工博士学位的中国人。他不仅破解了困扰数学界百年的四次方程通解难题,还获得了被誉为"电子界诺贝尔奖"的兰姆金奖章。
您在网络和系统理论方面的贡献举世公认、功至名归。——中国工程院创院院长、中国科协主席宋健给顾毓琇的一封信
更神奇的是,这位理科天才还是个文艺达人。他一生创作了7000多首诗,被誉为国际桂冠诗人。他是第一个将交响乐引入中国的人,第一个翻译贝多芬乐谱的中国人。
他改编的话剧《琵琶记》在美国公演:冰心扮演宰相之女,梁实秋扮演蔡中郎,闻一多负责布景和舞美,赵太侔负责舞台灯光效果。
教育界的一代宗师
回国后,顾毓秀创办了中国第一个航空研究所,创立了清华大学工学院。在他的努力下,清华迅速跻身世界顶尖大学行列。
他还创办了中央音乐学院、上海戏剧学院,担任中央大学校长。
在抗战最艰难的岁月里,顾毓秀主导了西南联大的搬迁。在物资匮乏、条件艰苦的环境下,他带领师生们在大西南坚持办学,创造了中国教育史上的不朽传奇。
蒋介石第一次见到他,就被他的才华折服:"我就想听这样的老师开家长会。"并请他担任蒋伟国的老师。
桃李满天下,却两袖清风
顾毓秀培养的学生,几乎个个都成了各领域的翘楚:钱伟长、钱学森、吴建雄、陈景深、江、朱···这些如雷贯耳的名字,都出自他的门下。
但他晚年却坚持只靠社保维持生活,没有给子女留下任何遗产。这种清廉的品格,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珍贵。
影响深远的思想家
顾毓秀的贡献远不止于教育领域。中国现代史上的股份制经济改革、科教兴国政策、对台方针等多项重大政策,都凝聚着他的智慧。
顾老师心系祖国统一,献计献策,为众所敬仰。——江
这样一位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才,这样一位对中国近代发展贡献巨大的教育家,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顾毓秀的故事,推荐阅读《民国风度》,这本书将带你走进这些传奇人物的精彩人生。
<<< 左右滑动见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