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传来:伊朗突然解禁了外网。一时间,欢呼声响彻互联网。人们兴奋地认为,这意味着信息自由的曙光终于照进了这个封闭的国度。然而,当我们以为摆脱了传统集权的枷锁,却不知不觉间已经落入了一个更可怕的陷阱。
从苏维埃原人到网络原人
在《智人之上》这本新作中,《人类简史》作者赫拉利给我们打开了一扇惊悚的窗户。他将苏联的极权统治与现代社交平台进行对比,揭示出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真相。
“"真正的监狱不是铁窗,而是看不见的算法。" ——赫拉利
苏联时期,政府通过强大的信息网络收集公民资料,通过监控、惩罚和奖励创造出了"苏维埃原人"——一群奴性、悲观、盲从的群体。如今,这种控制方式并未消失,只是换了一张更温和的面孔。
算法:新时代的秘密警察
“"在算法的世界里,愤怒比理性更有价值。" ——《智人之上》
YouTube的一个真实案例令人胆寒:为了将日观看时长从1亿小时提升到10亿小时,平台算法开始大量推送争议性内容和阴谋论,而理性、温和的内容则被边缘化。这不正是数字时代的"古拉格营"吗?
作为一名内容创作者,我深有体会。想要获得流量,就必须迎合算法的喜好。温和理性的内容往往乏人问津,而煽动性、对立性的内容却能收获海量点击。这种奖惩机制正在将创作者改造成"网络喷子"。
数字殖民主义的降临
赫拉利在书中提出了"数字帝国"和"数据殖民主义"的概念。当我们沉迷于点赞、转发的快感时,是否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数据帝国的奴隶?我们的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停留,都在强化这个无形枷锁的力量。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自处?与其说这是一本预言书,不如说这是一记警钟。书中提供了三个维度的思考:信息视角下的人类历史、非人类行动者的崛起,以及全球数字政治的未来。
反思与启示
这本《智人之上》的深刻之处在于,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类本质上是被信息塑造的物种。从石器时代的图腾符号到今天的社交媒体算法,我们一直在被各种形式的信息系统塑造着。现在,我们面临着一个关键的选择:是继续沉迷于算法设计的快感陷阱,还是努力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是随波逐流成为"网络原人",还是试图突破算法的桎梏?
“"认识到枷锁的存在,是获得自由的第一步。" ——赫拉利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如果你也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智人之上》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它不仅揭示了数字时代的隐秘真相,更为我们提供了思考未来的新视角。这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们每个人在数字时代的真实处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