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误读90年的”宁愿亡国论”,胡适用一生证明了真正的爱国

文摘   2025-01-29 21:00   辽宁  

不妨利用百姓的弱点,去榨他们的钱,拉他们的夫。反正我们的百姓好对付,能吃苦,肯服从,就拉他们上前线去死,尽其所有拿去供军需,他们也不会出一句怨言。

董时进《就利用“无组织”和“非现代”来与日本一拼》

1933年,一位叫董时进的农学家在《大公报》上发表了一篇惊人的文章。他主张全民动员对日作战,但提出的方法却令人不寒而栗。

unsetunset一个知识分子的愤怒unsetunset

这番言论激怒了胡适。在他看来,这哪里是救国,分明是在糟蹋老百姓的性命。他在《独立评论》上发表驳斥文章:”如果这是救国,那亡国又算什么?董先生的'我们'究竟是谁?董先生是不是我们中的一个?而他们又是谁?如果这就叫救国作战,我情愿亡国,也绝不愿学着这种方式主张作战!

unsetunset一句话带来的灾难unsetunset

胡适的这番言论却被断章取义,”宁愿亡国”四个字被恶意放大。一顶”汉奸”的帽子就这样扣在了他的头上,至今都未能摘下。在当时狂热的民族主义氛围中,没有人愿意听他解释,也没有人在意他话语背后的深意。

胡适二战英文演讲

历史总是充满讽刺。董时进后来加入了美国国籍,而被骂”卖国贼”的胡适,却在抗战最艰难的1937年至1942年间担任驻美大使。他放弃了深爱的学术研究,在海外进行了400多场演讲,为国家争取援助。更重要的是,正是他摧毁了美日和谈的可能,为珍珠港事件埋下伏笔,最终帮助中国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unsetunset被遗忘的功勋unsetunset

在胡适眼中,爱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他反对为了所谓的”崇高理想”而不择手段,反对用”集体利益”的名义漠视个体生命的价值。这正是一个真正知识分子应有的担当。

时至今日,很多人依然把胡适当作历史的罪人。他们永远不会知道,正是这位被他们唾骂的”汉奸”,在国家最危难的时刻,默默承担起了救国的重任。

unsetunset反思与教训unsetunset

胡适的遭遇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在评判一个人的时候,我们是否应该更加全面和理性?是否应该跳出情绪的陷阱,真正去了解历史的真相?当我们高喊着爱国的口号时,是否想过真正的爱国应该是什么样子?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历史会记住胡适的功绩,也会记住这个时代对他的误解。但愿后人能够以更加理性和宽容的眼光,重新审视这段历史,给胡适一个公正的评价。

爱是具体的,爱国也应该是理性的、有温度的,而不是盲目的、狂热的——胡适

往期回顾

  1. 70%的财富被不到5%的华人家族掌控:亚洲人民贫穷的真相

  2. 谁阻断了司徒雷登骨灰归乡的最后梦想?一个美国人的中国情缘

  3. 沉默85年的西安事变绝密档案:张学良反蒋计划浮出水面,历史真相大白于天下

  4. 从几百人到14亿人,中华文明为何能延续5000年?这个密码终于被破译


大卢讲书
📖每天摊开一本书 🌍读书有伴|处世有知 💬主聊历史|人物|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