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的价值观是成王败寇、弱肉强食,那么有一天你和你的孩子被人欺负了,就不要抱怨,认栽就是。因为你不可能永远是强者。"
一位历史教授说出这番话时,满堂哗然。这位教授,就是人民大学政治系的张鸣。
一个不安分的历史学者
在中国史学界,张鸣是个异类。他说话直白,不讲"场面话"。十多年前的公共舆论场上,他的文章常常掀起轩然大波。
“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折腾"。什么时候不折腾了,老百姓才有好日子过。——张鸣
这话听着简单,却道出了千年治乱兴衰的真谛。更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直指教育痼疾:"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下,人们不去探索真理,只是在真理已经确定的前提下,证明真理的伟大。"
历史不该是教条
“"张鸣就是告诉你,你们知道的事在当时不是这样的。"——张丹青
张鸣告诉我们,真正的历史不是束之高阁,而是在嬉笑怒骂之间。历史课本上那些宏大叙事、歌功颂德的内容,远不如具体的史实和合理的推断来得真实。
他特别反对把战争英雄主义当作励志故事。他说,歌颂英雄是为了警示战争的残酷,遏制战争的发生,而不是让年轻人对战争充满向往。
一套值得收藏的历史读本
如今,张鸣的《张鸣说历史》系列终于重见天日,这套包含古代史、近代史、民国史的作品,内容完整无删减,在当下显得弥足珍贵。
这不仅是一套历史读本,更是一面镜子。正如他所说:"一个人能看到多久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 左右滑动见更多 >>>
古有不合时宜的苏东坡,今有不合时宜的张鸣。但正是这些"不合时宜"的人,才让这个世界变得更有温度,更有希望。想要真正读懂中国,理解历史,这套书值得你细细品读。它不仅能帮你看清过去,更能助你洞察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