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别人家的孩子”风生水起
教育
情感
2024-08-07 18:41
北京
以前追的奥运明星,是我哥哥姐姐那辈儿的,后来是同龄人,再后来是弟弟妹妹,到现在,00后的舞台来了,我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他们爹妈那一辈儿的。这些年轻人,浑身充满新时代的气息,个性鲜明,讨人喜欢。郑钦文,赛场上把对手气得摔拍子,拼速度拼不过她,耗耐力,还是耗不过她。她像是活力的源泉,也像不会熄火的永动机,更像一块无法穿越的铁板。这么强大的气场,我在电视机前,都感到了巨大的冲击波。2002年出生,比小黑才大10岁。前途明媚,鲜花沿着她的足迹竞相开放。还有2005年的陈芋汐,2007年的全红婵,这么多厉害人物...都比小黑大不了多少啊!个头小小的,站在10米跳台,稳得出奇,像一枚轨迹被电脑程序设定的子弹,永远不会偏斜。混合泳接力赛,队友都开始游了,他还在下面舒展身体,不慌不忙站到跳台之后,还淡定地提醒旁边的裁判让开点位置。好像在自家后花园练手一样,不仅身怀绝技,还有超级强大的心脏。下水,提速,冲刺,反超,从第三追到第一。电视上观众的叫喊刺穿我的耳膜,热血沸腾。而此刻的小黑,完全不了解自己已经快要走到徐徐拉起的人生大幕前,更不了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复杂。正专心致志地在一片摊开的作业前掰气球,费了吃奶的劲儿,要把长条气球的小狗造型拗出来,拗得比剧场小丑的手艺还好。总得来说,小黑不是个不认真的孩子。问题是,她对什么都很认真,且精力均分。看书,能看整个上午。勾勾画画,做点评,兴致来了,还能写篇一气呵成的读后感;捏陶泥,能捏整个下午。不但力求表情到位,细节精致,还要突破规模,沉浸式布局;抓娃娃,能抓整个晚上。提前在网上做好攻略,逐条去实践,根据实践,随时调整策略。同时,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瞧见一对情侣在抓小奶牛,抓了3次都没中,无奈放弃。他们刚走,小黑果断奔过去,一抓就弄到了自己筐里,还不忘和我得瑟,“你看,这就是策略!不能见一个抓一个,要在一个地方反复抓,越到后边胜算越高。”所以,但凡她去抓娃娃,有1/3的概率都能抓中。前天晚上,老黑看着拎回一麻袋毛绒玩具的小黑惊呼,“净整没用的东西!家里的玩具已经多得扔不过来了!”还有6年高考,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现在起的分分秒秒都很重要。所以,小升初的这个暑假开始,家里的气氛就紧张起来。佛系的老黑完全变了个样子,像扎了针兴奋剂。经常,他徘徊在书房门口,被气得肝儿疼,“干什么呢!都几点了?也不知道着急?!”作为从小山沟出来的“考一代”,高考以物理化学满分的成绩进入心仪的高校,老黑对小黑的状态难以理解。老母鸡似的,除非不说话,只要说话就要督促学习,什么都能联系上学习。晚上看奥运会,正是激动人心的时候,老黑,“你看人家都是经过非凡的付出,才会有今天的成就。你呢?暑假都快过去了,任务完成了吗?”小黑抱过来自己弄的插花让我们欣赏,刚开了个头,被老黑打断,“昨天那道数学题你会做了吗?不会我再给你讲讲?...”几次三番,把小黑整抑郁了。昨天她找到厨房,把门关上,和我说,“妈妈,这些天我怎么感觉不快乐呀?从早到晚没有高兴的事儿,但我又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第一次,不知道如何回应。憋半天,“没事,情绪起伏很正常。过几天就好了。”我能说什么呢?人人都将迎来自己的舞台,如果不想输得太惨,就要及早面对。只是过程有点矛盾和拧巴。心疼,又不能任其放纵。约束,又不能超过限度。不能躺平,又不能不跑。想来想去,还是量力而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