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翔| “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效应评估

文摘   2024-07-03 15:08   陕西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效应评估

(精华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戴  翔,华笑烨

南京审计大学 




研究背景

     在生产要素跨国流动性不断增强、资本跨境流动超越贸易从而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主要动力机制的大背景下,利用外资无疑是参与经济全球化、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中国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面临如何实现高质量利用外资以更好服务现代化建设的重大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和条件变化,做出了“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重大战略决策和战略部署,并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把优质存量外资留下来,还要把更多高质量外资吸引过来,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整体而言,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不景气的条件下,中国利用外资仍然实现了“逆势增长”,2020年流入中国的外资达到了1490亿美元,实现了6%的增长率。从外资的产业结构领域流向看,外资产业逐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可见,中国利用外资“稳中提质”虽然面临一定的挑战和困难,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然而,这一成效的取得,是否源自中国逐步形成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尚缺乏理论依据和经验证据。鉴于此,本文聚焦“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特定视角,对中国利用外资能否以及如何实现“稳中提质”进行理论探讨,并对理论分析中形成的假说进行逻辑一致性计量检验。


研究创新

01

 研究  视角

与已有研究文献关注的利用外资包括高质量利用外资的影响因素不同,本文着重从国内国际双循环角度,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影响因素进行拓展分析。

02

 研究  内容

针对“双循环”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可能影响,不仅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其可能具有的现实效应,还力图揭示产生上述影响的可能作用机制。

03

测度  方法

数据  使用

一方面,与现有文献选取现有的本土需求或是进出口额表示“双循环”的方法不同,本文基于投入产出表,利用消耗系数矩阵、列昂惕夫逆矩阵、增加值矩阵等测度国内和国际生产分割长度,对“双循环”进行量化测度;另一方面,区别于以往研究“双循环”停留在国家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对象进一步细化到省级和行业层面,研究更为细致。


研究假说



假说一






“双循环”能够促进利用外资的“稳中提质”。

     推进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分工不断深入演进的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和全球价值链相互嵌合,已经成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模式和特征。为了完成最终产品的生产,生产要素和中间品不仅需要在国内价值链进行反复流转,也需要在全球价值链上往复流转。国际贸易中由于运输等导致的冰山成本的存在,本质上就是畅通性对产品跨国流动的影响。即便在效率不变的条件下,成本的下降也会增强优势要素对外资的吸引力。从这一意义上看,“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构建和形成,有助于利用外资的“稳”。

     由于“双循环”更加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因此,基于要素质量匹配性基本原理可知,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作用下的国内要素质量和层次的提升,必然有助于吸引高质量的外资,改变以往中国主要依托初级要素形成的低成本优势,对中低端外资形成吸引的外资利用模式。跨国公司作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载体,在选择投资区位时,必然考虑投资目的国和地区与之相匹配的生产要素质量和层次等状况。“双循环”不仅是相互嵌合的有机整体,也是高质量外资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上实现连贯高效循环运动的重要保障。



假说二






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是“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作用机制之一。

     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完整的产业链和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能力全球领先,能够为跨国公司在华生产经营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和良好的硬件环境。国内大循环为主导的新发展格局,凸显的是中国超大规模本土市场下的产业配套能力。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畅通“双循环”能够促进产业有序链接,而产业关联能够促进企业间生产与销售的互补与合作,降低企业在该地区获得中间投入品的成本,从而吸引高质量外资的进入。



假说三






本土市场需求是“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作用机制之二。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发挥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从需求侧层面看,凸显的正是需求引领的发展新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理论表明,区位优势是国际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东道国的市场潜力则是外资和跨国公司区位选择时重要的考虑因素,而需求规模正是影响区位优势的关键要素之一。市场需求规模越大,越有利于形成规模经济,促使地区企业形成知识外溢与有效分工,进而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需求引领产业高端化发展和技术创新,加上较高的产业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使企业更容易发现商机、找到投资机会,从而对外资尤其是高质量外资产生吸引力。越是以本土市场为导向,越是有助于跨国公司将更加高端的生产环节和阶段配置到当地。



假说四






开放程度的提高是“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作用机制之三。

     以实施更高水平开放为主要表现的外循环,同样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如前所述,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构建全球生产网络,实施的是全球化战略。其目标市场不仅在于投资目的地,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其产品和要素的流转不仅在于一一国或地区之内,同时还在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之内。从这一意义上说,除本土市场规模优势之外,一国或地区商品和要素跨境流动的便利性,同样是决定和吸引外资尤其是高质量外资的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内循环为主、外循环赋能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应有之义,即“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更加强调和注重更高水平的开放。近年来中国开展的一系列扩大开放举措,有助于营造更加开放的投资贸易环境,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降低产品和要素跨境流动的门槛,为企业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提供便利,从而成为吸引高质量外资的重要因素。



假说五






制度质量在“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中起调节作用。

     国际贸易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一国制度质量的优劣是影响比较优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激发企业的创新自主性,促进产业集聚和协同配套水平的提高,相反,有缺陷的制度既不利于资源在国内的畅通循环和产业的协同配套,也会阻碍国际大循环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下本国企业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制度质量无论是在发挥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方面,还是在实施更高水平开放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换言之,更高质量的制度,更加有助于发挥“双循环”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促进作用,反之则反是。


研究发现

第一,国内、国际双循环及其二者的相互作用均对利用外资的“质”和“量”起到了显著的促进作用。

第二,从具体的作用机制看,本土市场规模优势下的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和需求扩大以及开放程度的提高,是“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关键作用机制。

第三,制度质量在“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中起着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制度质量越是完善,越是有利于发挥“双循环”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促进作用。

第四,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双循环”对于第三产业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同时由于地域间市场分割的存在,相较于中西部内陆地区,国内国际双循环对东部沿海地区利用外资的“质”和“量”的提升效应更为显著。


政策启示

第一,加快构建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培育利用外资“稳中提质”新优势。

新发展格局是根据中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提出来的,是一种新的开放发展观,是要重塑竞争新优势的开放发展新模式。显然,开放条件下竞争新优势理应包括利用外资的新优势。为此,必须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第二,依托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提升利用外资的产业配套能力。

将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转化为吸引外资尤其是实现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新优势,正是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的题中应有之义。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能够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高质量外资的强磁场,从供给侧角度看,超大本土市场规模优势的重要表现之一正是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产业配套能力不仅在于规模大小和链条长度,还在于配套的质量和层次。尤其基于高质量利用外资的现实需要,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必须沿着长度延伸和层次提高两个维度同时推进。这就要求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夯实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产业基础。

第三,加快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夯实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国内消费市场基础。

“市场导向”是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动机之一,消费需求市场规模越大,对跨国公司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吸引力越强。本文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本土消费需求规模的扩大,可以成为吸引外资尤其是高质量外资的重要因素。为此,要充分重视消费需求的引领作用,加快和加大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在让中国市场真正成为世界的市场、共享的市场、大家的市场过程中,让消费需求因素成为诱发高质量外资流入中国的优势因素。

第四,加快国内市场一体化进程,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动力。

根据本文异质性分析可知,国内各区域间仍存在贸易边界,阻碍了“双循环”效应的发挥,因此要找到市场分割问题的根源所在,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物流渠道,降低生产性成本,以提升要素资源跨区域流通的流动效率。同时,“双循环”对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提升效应存在行业异质性,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技术协作,打破行业间的技术壁垒,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产业技术升级。

第五,加快制度创新步伐,为“双循环”作用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目前由于体制机制等约束,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环节在国内外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梗阻现象。为此,必须加大制度创新步伐,在探索对接更高标准的国际经贸规则、进一步提升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性、进一步探索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以协同高效配合推动改革举措落地等方面,形成更多的制度创新成果,夯实构建和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制度基础。

第六,积极参与全球生产网络和价值链分工体系,借国际大循环之力促利用外资“稳中提质”。

中国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程度,从全球价值链、国际规则体系、全球金融市场等维度,以更主动的姿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增加对外直接投资,培育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增强对外开放过程的韧性和主动性,进而巩固中国在全球价值链贸易中的地位,切实强化中国市场与外部市场的联通性。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本质上就是为在华外资企业“畅通”走向世界的通道,将更高水平的国际大循环转化为吸引高质量外资的优势。



文献来源

戴翔,华笑烨.“双循环”促进利用外资“稳中提质”的效应评估[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2):64-76.

DAI Xiang,HUA Xiaoye.Assessment of the Effect of Dual Circulation Promoting the Utiliza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 “to Improve Quality in a Stable Manner ”[J].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24(2):64-76.





点击下方封面

搜索2024年第2期

免费查阅下载全文











设计:王子燊

编辑:张   园

审核:张   静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喜欢我们的内容

就点“赞”和“在看

西安交大学报社科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官方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