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

文摘   2024-06-19 16:55   陕西  

为系统地论述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之所在,本文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起四维度分析框架,聚焦建构什么、为何建构、如何建构、何以可为四个问题,将知识生产的中国范式融入认知传播研究的价值系统、将学科发展及技术驱动融入认知传播研究的动力系统、将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融入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系统,进而思考具有中国特色的认知传播学术知识体系应用于国家整体战略需求的实践面向。

     四个系统是相互联系、联动协调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全过程。价值系统是开展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逻辑前提与本质内涵,旨在厘清中国特色认知传播是什么的问题;动力系统是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发展动因,回应的是中国的认知传播研究为什么能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体现其“中国性”;知识生产系统是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实现路径,探讨在现有的研究实践与学术创新中如何铸就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应用系统在把握前三个系统的基础上,自觉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现实课题,通过回应与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断提高理论阐释力和应用价值。









建构什么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价值系统




1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价值内涵




     认知传播研究将主体“人”作为认知科学和传播学的科学理念,需要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创新的理论逻辑、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统一于认知传播的理论变革与在地化应用中,在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中生产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研究成果。




2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属性特征




     继承性和民族性体现在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并融通借鉴国外理论资源,在不忘本来、吸收外来中融合创新认知传播研究的理论知识,提示认知传播研究应避免对西方学术话语的亦步亦趋,又或是简单套用西方理论解读和评判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认知状态的研究局限。

     原创性和时代性体现在认知传播研究在把握时代定位和历史发展趋势中实现思维变革、理论翻新、范式更新与方法革新,使认知传播理论知识能够在面对社会新现象、新实践、新问题中彰显其应用价值。

     系统性和专业性体现在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建构过程中,这不仅要求认知传播研究继续在交叉学科研究视野下拓宽多维立体的研究空间,而且要将中国学派打造、学术平台建设、中外学术交流融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建构的系统工程中。   




3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目标指向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面临着塑造学科主体性、融通中外学术资源、融合多元研究方法等任务,需要回应认知传播研究在哪些方面能够发挥实际作用、某一社会现象如何运用认知传播研究成果加以解读并最终形成实践中的理论创新等问题。



为何建构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动力系统

实践

动力

认知传播研究成果解决社会问题的现实需要

传播实践是人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的意义交换与社会互动过程,认知传播研究对生理和心理机制的关注有助于破解既往传播实践中存在的“黑箱”问题。 

学科

动力

“新文科”背景下认知传播研究的改革探索

     随着“新文科”在国家高等教育工程建设层面的正式提出,依托国家战略、立足中国国情、提倡学科交叉融合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生态不断形成,这为认知传播走向多学科性提供了前进思路。 

工具

动力

认知科学测量方法洞察人类微观信息加工规律

     人工智能、脑科学等领域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的前沿,继续聚焦脑科学认知原理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科技前沿攻关为把握人类认知过程、洞察传播活动中的认知规律和神经活动提供了测量工具与技术支撑,在不同媒介介质及传播场景中的受众信息加工机制及生成效果、大脑的信息加工过程及刺激影响机制、受众的认知基模及信息编码解码过程等研究议题下形成新的突破。


如何建构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知识生产系统




学术研究的中国特色



01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研究者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审视认知传播研究,加固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依据,避免因研究重点在认识和心理层面而过度强调人的主观体验,在研究中忽视实践的物质性,或是将人的认识活动视作被动地、消极地照镜子式的活动,进而使研究结论沦为机械的直观反映论。

02

   探索认知传播学术创新

     认知传播研究是跨学科交流对话的产物,但是并不意味着认知传播是其他成熟研究体系的附属品,这就要求在认知传播研究过程中明确研究的问题论域并塑造知识体系的自主性,既不能将其简单视作认知科学研究在传播学领域的“复制”,也不能过于强调方法创新而忽视研究问题背后的复杂动因。

03

   壮大认知传播研究队伍

     认知传播研究者要关注学术传承的功能作用,健全跨学科人才培养体系,激发不同领域研究者对于传播过程中的认知机制,抑或是认知传播效果等议题的研究兴趣,不断壮大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学派。




理论建构的中国特色




01

   呈现知识的自主性

     认知传播研究的自主性体现在研究者主动将认知传播的学术知识建构融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进程,生成具有主体性和原创性的认知传播话语标识和理论知识,并逐步立足于国际学术前沿。此外,认知传播的理论构建需要将坚定文化自信和生成理论的普遍意义相结合,实现“地方性知识”向“普遍性知识”的转化,生成兼具科学性与人文性的认知传播理论知识。

02

   整合多元理论知识

当前,相关研究已经在借鉴多学科理论知识中不断突破研究难点(见表1),但是在交叉融合过程中存在着不同学科之间的理论融通性不足、方法体系借鉴成熟度不足等问题,这就要求未来的认知传播研究能够在传播学和认知科学的理论视野下,增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互动,经过学科规训与建制,将零散的、非专业化的知识转换为系统的、专业的认知传播自主理论范式。

03

     运用混合研究范式

     认知传播研究者不仅需要具备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还需要灵活借助认知科学的概念与方法、媒介心理学测量量表、认知神经学研究工具体系及大数据挖掘等混合研究方法来拓宽人文社科研究的认识域、解决多层次问题并推出新的研究成果。




问题导向的中国特色



01

     强化问题意识

     一是要善于发现真问题。认知传播研究通过深入阐释人对媒介信息的认知及使用行为,能够服务于洞察认知机制、优化认知效果、指导传播行为等具体应用,应紧密贴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围绕具有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的重大问题和前沿问题展开选题研究。

     二是真研究问题。认知传播研究既不是照搬西方理论印证中国现实的“移花接木”式研究,也不是脱离社会实践的“闭门造车”式研究,要善于学习多学科理论知识与研究方法,真正在跨学科研究范式下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学术理性和科学研究风气。

     三是解决真问题。运用认知传播研究的学理阐释与科学逻辑回应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在与社会的互动中逐步确立认知传播学科地位。

02

     明确问题论域

找到问题论域就是将认知传播研究视野置于传播学和认知科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交叉地带,在提炼焦点议题、发掘新兴议题、解决多元问题中构筑多维立体的认知传播研究题域。找到问题论域就是将认知传播研究视野置于传播学和认知科学两大基础学科的交叉地带,在提炼焦点议题、发掘新兴议题、解决多元问题中构筑多维立体的认知传播研究题域。

03

    发掘新兴议题

     研究者在宏观的研究视野下开展学术研究,将学术创新精神融入认知传播研究发现题、筛选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这不仅需要从纵向深化认知传播理论,提高理论对于复杂社会问题的解释力,还需要在横向延伸研究的时空维度,既体现社会变迁中“群体文化乃至人类文明的发展对个体认知的递进式转向影响”,又要在媒介演进中把握未来传播的传播破圈与价值传递,扩展认知传播的研究空间并实现学术繁荣。


何以可为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应用系统





 洞察认知规律,优化传播效能




   1.社会认知:培育价值共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认知传播研究应对共同体意识在传播活动中的生成、表征、召唤等机制进行系统化的理论表述,将其应用于凝聚价值共识、构筑共同体精神家园和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风险等具体领域中,以提高公众的政治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和文化认同力。

   2.他者认知:改善认知偏差,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一是在洞察接受主体的认知习惯和解码规则的基础上增强跨文化信息编码、解码的有效性。

     二是借助共情传播模式,从图像、色彩、食物、乐器、服饰等符号建构具有文化共通性和心理接近性的话语表达方式,增进“他者”认知中的意义共通性和传播共情力。

     三是善于运用适应别国受众信息接收习惯和信息加工方式的传播路径,形成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的分众化、精准化传播。




剖析认知机制,防范传播风险




     1.舆情治理:防范舆情风险,大数据提供舆情认识工具

     一是研判舆情演变过程中公众的关注焦点,通过新闻发布会、新型主流媒体平台、政务新媒体平台等方式设置议题,回应公众诉求、及时解答疑问,防止舆论失焦;

     二是将舆情中的情感传播作为舆情治理的重要内容,洞察网民的情感极性、情感强度和情感趋势,构建网络理性沟通空间。

     2.认知攻防:把握认知机制,警惕外部认知干预风险

     一是结合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分析认知操纵方式,如运用认知失衡、首因效应、完形认知等认知机制辨别“聚类错觉”“指数陷阱”“推广理论”等“认知操控术”。

     二是集成数据采集、信息聚类、社会传感等技术手段形成对认知博弈资源的动态评估,根据互联网传播规律分析信息传播范围、认知网络演化规律,对关键节点及时实施干预。




创新认识工具,引领智慧传播




     1.内容识别:识别多元观点,洞察网民媒介使用行为

     一是破译“语义”中的认知倾向,掌握社交媒体异常账号的观点立场、使用偏好与行为习惯,从而真实地反映思想认识与行为意愿之间的复杂变量关系。

     二是运用深度学习模型识别有关内容观点与价值立场的数据集,通过内在关联分解与价值密度解析来识别复杂舆论环境中的用户主体类型、评论文本数据特征、互动评论效果反馈等内容,明晰有关认知、态度与情绪的生成结构、演绎机制与独特属性。

     三是在技术层面推动认知传播研究成果落地,研发多模态信息内容理解技术和态势感知技术,为中国信息内容安全治理提供数据库支持与工具系统,便于监管部门开展网络空间内容安全治理工作。

     2.智慧传播:融合技术前沿,重塑智慧传播的价值理性

     人工智能主播是认知科学技术在新闻播报领域的典型应用,新华社“AI合成主播”是将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的本土化探索,涉及的情景认知、人机交互、价值理性等问题成为优化中国新闻传播智慧化体系的枢纽。同时,智能传播中的价值设计、伦理底线、评价标准、技术推广都是人类认知在机器上的折射,社交机器人通过渗入社交网络和改变信息交互结构对中国议题进行自动化操纵和对舆论场进行搅动,这已成为认知传播研究亟需关注的议题。今后,认知传播研究应更加关注智慧传播领域,呼吁重塑算法推荐中的价值理性,形成科技与人文互融、理性与情感共通的智慧传播价值体系。


结语

探索构建中国特色认知传播学


为系统地论述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之所在,本文从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构建起四维度分析框架,四个系统是相互联系、联动协调的有机整体,统一于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体系的全过程。价值系统是开展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逻辑前提与本质内涵,旨在厘清中国特色认知传播是什么的问题;动力系统是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发展动因,回应的是中国的认知传播研究为什么能够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地体现其“中国性”;知识生产系统是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实现路径,探讨在现有的研究实践与学术创新中如何铸就认知传播研究的“中国特色”;应用系统在把握前三个系统的基础上,自觉地服务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中面临的重大问题和现实课题,通过回应与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断提高理论阐释力和应用价值。整体来看,价值系统涉及研究的必要性与目的,动力系统关系到开展研究的现实条件,知识生产系统是深化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路径探索,应用系统既是认知传播研究具备“中国特色”的具体体现,也是开展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实践价值之所在。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得出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价值系统、动力系统、知识生产系统和应用系统的四维度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

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系列研究具有创新本土新闻传播学的理论价值、交叉学科解决现实问题的实践价值及形塑中国学术话语地位的战略价值,是探讨构建中国特色认知传播学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探索。当前,学界对于“认知传播学”是否形成还处在探索与争鸣之中,但是对于构建认知传播学是顺应时代发展和学术研究趋势的观点已基本形成,诸如林克勤提出的“唯物辩证法+认知科学+中国特色新闻传播实践”7观点为认知传播学奠定了学科主要架构。不可否认,认知传播学还有待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形成,使其始终以真问题为出发点,以“真”解决真问题为落脚点,在研究过程中不断迸发具有语境价值和普遍意义的真理论,以高水平研究成果充实全球跨学科研究的学术知识版图。这不仅有助于解决中国新闻传播学发展过程中的内生性困局,也是中国新闻传播学自主知识体系“弯道超车”西方经典传播学研究的机遇。


文献来源


李明德,刘娇杨.中国特色认知传播研究的四维度分析框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44(1):148-158.

LI Mingde,LIU Jiaoyang.The Four-Dimensional Framework for the Study of Cognitive Communi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J].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2024,44(1):148-158.




点击下方封面

搜索2024年第1期

免费查阅下载全文











编辑:张园

审核:张静



更多精彩内容“阅读原文”

喜欢我们的内容

就点“赞”和“在看

西安交大学报社科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官方服务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