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在黄河路混,要注意些什么?

时尚   2024-01-08 15:56   上海  


艺术家总是在创作过程中注入私心见解,才促成了同一个命题下所诞生的各有千秋。同样是上海,侯孝贤描绘的是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海上花》,李安打造了在忠诚与背叛的狂乱漩涡中愈发畸形的《色·戒》,娄烨呈现既浪漫又粗鄙的《苏州河》,郭敬明刻画奢靡浮华的《小时代》,众生牛马,诸佛龙象。


《苏州河》


而首战电视剧领域的王家卫,则以金宇澄同名小说改编的《繁花》交上答卷,他生于此地,5岁便移居香港,《繁花》犹如他通过只言片语所搭建的光怪陆离,“补白了我六十年代来香港后的上海生活面貌,写的是我哥姐的事”。


九十年代的十里洋场,金碧辉煌也细水长流,时间终究是一个庞然大物,艺术创作只能寻求切面,管中窥豹。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随着《繁花》五花八门的噱头涌现——例如沪语与普通话两个版本的推出、画面堪比电影质感、故事走向扑朔迷离等等——使得剧作热度水涨船高,更多人也对《繁花》中呈现出的上海众说纷纭,一如对待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态度一样。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更深远而言,艺术创作是时代切面,但也同时是一种高度统一的囊括,一如《繁花》的意气风发与柴米油盐中,流淌着的是底蕴与灵魂,这才是它所承载的上海的魅力所在。





一部影视作品的大众印象总是先“视”夺人,《繁花》首当其冲描绘了彼时上海人在着装上的精致与考究。在经历了数年疫情催生的Clean Fit与Athflow热潮后,精致的老钱风在近期重回时尚语境的中心,而《繁花》也力证这个游戏不过是一场循环复兴,有明显的时代凝视,却丝毫不显落伍老旧。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阿宝在蜕变为宝总的过程中,爷叔言传身教地灌输给他“一身行头的重要性”,那时独尊英纺,大致分为夏冬品类,“夏天,派利斯,凡立丁”,前者重量较轻,均是由精梳毛纱织制的轻薄型平纹毛织物,冬天则是“法兰绒,轧别丁,舍维呢”,斜纹陡峻明显,同时坚牢耐穿。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选定布料后,再是拿下来近看、远看、披在肩上细看,决定是三件头、两件头、单排、双排,贴袋还是插袋,再决定夹里、衬垫,随后裁缝双手翻飞地量尺寸,纷繁复杂。2015年上映的《Kingsman》将西装称为“圆桌骑士般的绅士的盔甲”,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人早早深以为是。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而爷叔补足的台词说明,则节选自木心的《上海赋》,要“人”穿“衣”,不让“衣”穿“人”;要经“立”、“行”、“坐”三式的校验;衬衫现熨现穿;皮鞋特制木楦等等等等,木心感慨“上海人一生但为穿着忙,为他人作嫁衣裳赚得钱来为自己作嫁衣裳”,在《繁华》中只能算冰山一角。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对于穿搭的细致讲究,甚至可能依旧是如今的上海在各地眼里的刻板印象,“只认衣衫不认人”,而在风格背后总是有更多潜藏语言,彼时经济风潮袭来,太多一夜间完成资本积累的传说,财富作为最优先标准的势利眼中,上海人选择用衣着打扮做第一张名片。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与爷叔对待裁缝的态度相同,上海人定一件西装或旗袍的过程中,更侧重于展现自己眼光的精准毒辣,在常说的“派头”与“腔调”中,博取店家的认可与尊重,这只是一件衣服,但这从来都不只是一件衣服。




《繁花》又一大出圈的原因,离不开这条黄河路。不到八百米长,装载的是一个时代的金光绮梦。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90年代,上海的民营经济在股市与外贸的助力下达到空前高峰,同时,“黄河路美食街”的概念推出也让这里成为崭新的商机,这里既可以是工薪阶层一顿吃掉半个月工资的难得奢侈,也可以是为了生意往来而觥筹交错的夜夜排场——似乎不只是黄河路,上海一直都是这个样子。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在剧作以外,现实世界里黄河路的崛起更具时代意味,当年下海创业的老板娘们大多半路出家,满腔热血也请不来什么知名大厨,这些国营饭店眼里的草台班子跳脱出传统食谱框架,玩的是延续至今的混搭路数,本帮、潮汕、淮扬,乃至南美、东南亚,或为声色俱全的卖点,或为回响不止的滋味,无心插柳般的,黄河路真正做到了“食无定法,适口者珍”。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同时,黄河路上店面颇多,客源与口碑你来我往,俨然一片刀光剑影的江湖,或绞尽脑汁提升装潢,难以横向扩建的便一层层往上叠,或追求食材的稀有,剧中一条大王蛇、一盆船王炒饭、一道霸王别姬,即是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的缩影。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在食物本身和售卖食物的饭店间,诞生了《繁花》与上海的文化,吃东西,讲面子,也讲里子,于前者,生意人要排场,从装修到菜色,人人追求剑走偏锋、一票难求,“一个龙虾就是一个机会”,于后者,海派文化再度杂糅,好吃就是唯一标准。

于食物如此,于人也如此。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应酬场上飞禽走兽,比不上家里一碗热泡饭,上海人说精打细算,早时家里不通煤气,上班前又无暇生煤球炉,所幸热水冲泡隔夜冷饭果腹了事,但上海人也说腔调,一碗热泡饭可配腐乳、大头菜、酱瓜、萝卜头、皮蛋咸蛋、苔条花生等等等等,全凭个人耐心。

前者是生存,后者是生活,在上海,这两者总来不在对立面。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同样吃过苦的宝总一如那个年代多数上海人一样,对吃有着莫名的偏执,七宝的糟鱼、川沙的鸡爪、朱家角的酱菜和崇明的糕,这种吃不是黄河路上被酒精与心计麻痹味蕾的应付,而是一种底线化的坚持。

在这种坚持的累积下,才让所谓的“腔调”不再天马行空。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王家卫在电影行业中以慢工出细活而闻名,受众群体痴迷于他精致到每一秒、每一帧的艺术性刁钻,演员与资方则视他为一场甜蜜的噩梦,即使涉猎更为“碎片化”而非“视觉化”的电视剧领域,他依旧保留了这让世界又爱又恨的作风,而他将那种对“美”的狂热追求贯彻到更为细碎的形式后,进一步造就了《繁花》的现象级热度。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除了他已经享誉全球的4格帧率抽帧以及结合运动、遮挡、局部特性的中近景,还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单机位拍摄,其余数不胜数的光影如派拉蒙光、伦勃朗光、环形光、分割光,呈现如插叙、倒叙、线性与非线性叙事,手法如拉镜、移镜、仰镜、推镜等等,对他的讨论如果只停留在“技法”本身,倒显得小题大做了。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王家卫并不是在拍摄某个切面的上海,而是他创作过程中所保持着的外人无法理解的执着,这本身就很上海。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一如《繁花》原作开篇所说,上帝不响,像一切全由我定。在金宇澄与王家卫眼中,上海的故事就在于“不响”,这个任何信息都可以在数秒内传达到世界任何角落的时代,揣摩或领悟一个角色的内心世界从来不是难事,人人都懂,不必重复,刻画出大声疾呼只显肤浅,“不响”倒成为了一种腔调。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所以当呈现成作品时,一切都是隐忍而克制的,男女故事形形色色,却也只是世情的一个再小不过的侧面,它或许是镜子上贴着的一张张邮票,或许是银座小巷里的一碗碗拉面,或许是灯红酒绿中棋逢对手的一个个眼神,也可以是王菲的《执迷不悟》、张学友的《偷心》、王杰的《你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这也让《繁花》的整体是和谐完满的,它带着阶级历史经验与因过于具体而产生的意识形态上的局限性,却也恰巧展示了上海这座城市的魅力:它讲究、精致、充满着女性化的观感,却也坚硬、残酷、仿佛从不相信温情。乌托邦式的创作与不可否认的事实形成了完美的闭环。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因此,《繁花》或者上海这座城市的内在灵魂,也许就是矛盾但并不冲突的,尘世如潮人如水,命运纠葛着此起彼伏,在许多评价中,上海人是“太过纠结而显得小家子气的”,但这也不过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路口、做出不同的选择而已,遗憾太多,最后只能“不响”。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木心在《上海赋》末尾写道,“海派是大的,是上海的都市性格,先地灵而人杰,后人杰而地灵,上海是暴起的,早熟的,英气勃勃的”,上海所缺文化渊源与上流社会,“对海派辄作如是观,故见其大,故见其失,故见其一蹶不复振一去不复返”。

via WEIBO@繁花BlossomsShanghai

诚然,上海变了,世界也变了,起高楼、宴宾客、楼塌了是新闻版面上不变的话题,得偿所愿与爱而不得也从来不是开辟先河的新鲜事,关于上海的“老钱风”,从来不能靠几件英纺西装或者某条马路上的灯红酒绿来定义。

宏观的进步中,我们也许丢失过回忆、文化与底蕴,但所幸,世界变得潦草,组成这个世界的繁花依旧。

via WEIBO@王家卫


(图片来源于网络)




chillboi
以条漫的方式记录Z世代精致青年的生活,百万+爆款制造机,用最走心的内容让时尚,潮流,汽车等生活方式在Z世代群体中引发蝴蝶效应。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