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港往事

文摘   2024-10-11 14:21   山东  

           

题记——回忆也是一种重逢。

海港工人演《海港》  
     
每年10月12日,是青岛港的建港“港庆”纪念日。从1992年确定这一天为“青岛港建港100年港庆”后,至今又过去了32年。  

昨晚我翻看手机。恰巧看到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丽芳先生在现代京剧《海港》中的演出。

她在剧中饰演的“方海珍”唱腔就是一绝,那种高度是没有人能够达到的,其唱腔将京剧程派和小生行当的艺术特点有机地融合在了一起。以其独特的唱腔风格成为一代佳话。

岁月悠悠,往事如烟。随着李丽芳先生《忠于人民忠于党》核心唱段的旋律引领,不由得把我带回了久别的青岛港。情不自禁地又让我想起,当年码头“工人阶级”自己组团排练上演样板戏《海港》,以及与青岛港有关的故事。  

听说当年青岛港军管会,把抓《海港》演出,作为是否“三忠于”的具体表现,与特大政治任务来完成。     

还别说,通知一下,原本那些名不见经传的码头工人、理货员、电瓶车司机、炊事员一时间“摇身一变”,竟然成了剧组不可或缺的演职人员,很快就从各个下属单位,筛选出了《海港》剧组所需吹拉弹唱的演员、舞台监督、舞美等逐个角色。这还不包括排队报名争取跑龙套的。报名人员多的可分AB角。      

这些剧组的演职人员,大部分都是来自二、三线的码头职工。可见码头上人才济济不是一句空话,不可小觑。其中原因:一是“文革”中有一批怀才不遇、取消高考后,在青岛港干临时工的文艺人才,这些人为了“找出路”术有专攻,自学成才;

还有的是文艺世家,入港前就是票友,对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无所不通;唱、念、做、打四种艺术手段,也样样拿得起放得下;另外,不得不承认,之所以有这么多艺术人才参与,和当年“八个样板戏”的普及程度深入广泛有关。       

我刚进港那些年,港口机械化程度较低,装卸活儿还是靠搬运,属重体力劳动,装卸工人在社会上的地位也不高,被冠以“老搬”的职称。

我所在的装卸工班,无论老少,有时干活累了就喊上一嗓子:“穿林海,跨雪原……”,立马就来了精神;上班下班骑着个破自行车,边骑边唱着“提篮小卖”自得其乐。

有的青年工人挨了班长批评或遇到不顺心意的事时,还会自嘲地来一句京剧《海港》里那句经典台词:“靠这帮人还能管好码头”!同样,高兴时也会根据心情,时不时地来上个“打虎上山”杨子荣式亮相,顿时博得众人喝彩,掌声、笑声此起彼伏。   

话说 当局里成立剧组的通知下发后,在短短时间内,很快就搭起了一个庞大的戏班子。      

在组织演职员看了几场专业剧团的演出后,经过不长时间的排练,也披挂登台演出了。通过一段时间的巡回演出,码头工人自己演出的《海港》,且不说艺术造诣高低,仅取得的政治效应,在那个特殊年代就可想而知了。     

当青岛港的码头工人唱响《海港》后,平时那些“不见经传”,默默无闻的职工,一下子就有了展示自己才能的舞台,很快就成了“人物”。走到哪里大家都刮目相看,佩服至极。

我的邻居,是一位普通工人,以前也没发现他有演戏的本领,在组团时,他积极报了名,还饰演了仓库员“钱守卫”这一反派角色。演出后,我激动地对他说:“你演真像”!后来他自己的本名仿佛被人遗忘了,“钱守卫”则成了他的别名。         

我那时虽然年轻,但喜欢京剧,还分外喜欢《海港》方海珍的戏。虽然难度大不会唱,但对刚入港不久的我来说,感到格外亲切。

尤其是对剧中饰“方海珍”的演员刘大姐,我更是佩服有加。用现在网络语言形容,我就是她的“铁粉”。她在舞台上一袭蓝色工装,一条白毛巾搭在肩上,举手投足潇洒极了。还有那高亢婉转、细腻而饱满的唱腔,所展现出的艺术家功底,把方海珍的光辉形象,塑造得真真切切,让我至今敬佩不已。  

《海港》的演出成功,在港内外声名大振,红遍了大江南北,着实为青岛港,为码头工人,为军管会的军代表争了光添了彩。从此也为青岛港的企业文化,为艺术人才打下了基础,奠定了舞台。     

后来剧组解散,许多“演员”有的回到了原岗位,有的被调到新单位,多数都被重用成了文艺骨干或工会干部。     

我所崇拜的这位“方海珍”,以前也是码头上装盐、卸盐、缝盐包的铁姑娘“女老搬”,她也调到机关单位去了。多年后,她当年的舞台形象,所传播的革命道理,至今让我难以忘怀,一直教育和陪伴着我,从当年的“韩小强”,如今已成了“马洪亮”。甚至退休回家的时间,还比“老马”多了三倍呢。
        
众星荟萃唱海港
     
记得1985年夏,我因受现代京剧《海港》艺术影响颇深,就斗胆写了一个请示报告,向时任局党委书记的常德传同志申请2.5万元经费,与青岛电视台合作,欲拍摄一部通过青岛港码头人文环境的变迁,寓情于景,用歌声和码头的变化,借助于青岛的地理优势,旨在反映“城美、港美、歌美、人更美”为主题的电视音乐风光片。最终起到“宣传海港,热爱海港,歌唱海港,建设海港”的作用和效果。 

我这份报告得到了常书记的大力支持,很快就拿到了局党委常委会上进行了讨论,并顺利通过了我的申请报告。那一刻,我高兴得差点蹦起高来。这也是开了唯一一次常委会讨论个人报告的先河。

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被青岛港授予“名誉港员”荣誉称号。

为了切实把这部片子拍好,局里专门为剧组准备了港区招待所当工作地点,还配备了人员、车辆。      

先期工作用了很长时间。首先确定了主题,其次是表现形式,歌曲演唱以美声、民族唱法为主。(当时还不兴通俗唱法)整个片子的歌词全部通过征稿,由海港职工创作,内容以反映海港火热的生活和发展变化主旋律为主。

起初片名为“青岛港之歌”,后来在拍摄过程中,片名正式定为《美丽的青岛港》。最后确定了十首歌词的谱曲和音乐创作,由著名作曲家龚耀年担任;中央芭蕾舞团乐队伴奏,著名指挥家卞祖善担任指挥。

时任中国音协主席的李焕之和夫人李群还为该片谱写了主题歌《美丽的青岛港》及《港湾的春天》,《美丽的青岛港》主题歌曲,后来成为青岛港的港歌被广为传唱;并且还作为报时曲,每逢正点,都在青岛港建港百年标志性建筑物——“跨越钟”奏响,这是后话。

著名音乐家公龚耀年陪同李焕之和夫人李群参观青岛港。

青岛电视台由时任文艺部主任的刘炬光和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摄影师王林铭担任摄像,文艺部王秀全担任导演,我和另一位同志分别担任总策划和制片人。        

当时还借用了海政歌舞团,国内唯一一台电子合成器,生成了由龚耀年创作的《美丽的青岛港》电视音乐风光片的片头曲。这个片头曲还作为“青岛新闻”栏目的片头音乐用了多年。    

歌唱演员邀请了当红歌星关牧村、蒋大为,佟铁鑫、刘维维、殷秀梅、郑丽、孙丽燕等演唱了《美丽的青岛港》《童年的幻想》《装卸工之歌》《引航员之歌》《海港女司机》《黄岛的班轮来了》《港湾的春天》等10首歌曲;片子的声乐合成,全部在央视录音棚完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时任央视文艺节目录音负责人、作曲家曾文济,听说是为码头工人制作片子,不仅应邀欣然为歌词谱曲了《童年的幻想》,还积极协调,无偿使用了央视录音棚三天。     

所有为该片演唱、谱曲、伴奏、(中芭蕾乐队的竖琴都拉到央视录音棚)录音,演唱、摄像,后期剪辑等等,所有演职人员基本上都是“义务劳动”。  

那个年代还没有私家车,演员来央视录音,都是根据约定的时间,自己搭车前往。有时在录音棚录音到了饭点,我就去央视附近小饭店,订些盒饭或便餐,请“大腕”们随便对付一顿了事。     

当年正在中央音乐学院上学的关牧村,在录完音后,已经到了饭点。我说一会儿买回盒饭吃了再走吧?她笑了笑说:“不了,今天中午我们学院食堂吃包子呢”!说完就急匆匆地走了。

著名歌唱家关牧村在央视录音棚接受采访

现在说起这些事来好似天方夜谭,简直不可思议。但是,这确实是那个年代“大腕”的风采。       

在北京前期制作的日日夜夜,有好多情景至今难忘。有时找龚耀年老师和演员商量事情,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里,竟然还蹭他们的饭吃。

记得有一次晚上,天很冷。我突然从BB机上接到单位信息,需要当晚乘火车返青。为了不耽误行程,要立即赶到车站买票。得知这一情况后,龚耀年教授,立即让夫人刘老师专门煮了红豆饭,非让我喝了再到火车站,还连声劝我说:天冷,喝了路上暖和。     

经过各方的努力,历经半年多的制作,1986年春,全国港口第一部电视音乐风光片《美丽的青岛港》,由时任交通部长的钱永昌题写片名,在中央电视台和全国各省市电视台多次播放。

著名歌唱家在青岛港码头参观。

从此,青岛市和青岛港的知名度大大提高,人们对海港“老搬”的认识,也有了很大程度改变。 
         
难忘海港的过往
    
在青岛港建港132周年纪念日到来之前,我约所在街道的几位网格书记和老同事,故地重游了青岛港新老港区。             

青岛港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伴随着青岛这座城市的诞生,植根于市民的深厚记忆,从1892年起步,海港的一步步崛起与辉煌,和这座城市走向海洋的航程血脉相连。今天,正向世界强港昂首迈进的步伐中,作为蓝色经济的排头兵,青岛港更是展现了天风海雨,大洋远志。青岛港的传奇,正是青岛港精神的传奇。

蒋大为被授予青岛港名誉港员后,受到原交通部长的接见。

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作为,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贡献,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牺牲。她的坚实步履,铭刻了2万多名职工汗血浇筑的深深足迹。

我们来到了我曾经工作过的地方。所到之处,只见机械不见人,一座座现代化的码头,智能化替代了肩扛人抬的落后局面。更可喜的是,现在工人的文化程度和港口的智能化程度相得益彰。

昔日的《海港》中的码头,早已改变了模样;如今的青岛海港不仅成为一座座蜚声海内外的世界良港,而且还造就了一大批“人民工匠”许振超、“连钢团队”等高科技的栋梁之材。      

过去的青岛港,老港区就留下了被称为“母亲河”的大港公司,在继续与世界四面八方相连接;老客运站变成了现代化的邮轮母港。

西移之后,西海岸成为集装箱、油煤矿的主要码头集散地,吞吐量等于原先的老港三倍之多;其中,董家口港40万吨级矿石码头,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散装货码头,卸一艘几十吨的矿船仅用十几个小时。  

当年著名音乐家龚耀年在青岛港码头教工人唱《青岛港之歌》。

现在的青岛港已更名为“山东港口青岛港”,虽然隶属关系有了变化,但是,对我们这些曾经下过船舱,装卸过火车,轮过铁锨,使过手钩的“老码头”来说,对青岛港的情怀、曾经过往,依然情有独钟。

尤其是对当年常德传局长力主“西移”,挺进西海岸、抢滩董家口建港的决策,睹物思人,更是难以忘怀,赞叹不已。        

一座码头,一首老歌,一个故事,一个情景,都代表一段回忆、一段情怀,牵动着人们的一种情绪。它留在心底,保存的是自己的过往和曾经。

作者:李明才,笔名:黎言,系青岛市当代文学创作研究会理事。 


青岛故事
讲述青岛人身边的故事,面向文学爱好者,散文、小说,故事,诗歌、及各种文艺作品的创作等。投稿邮箱:dai_xinge2011@126.com 投稿需留实名,联系地址,单位、职业、电话。稿件要求原创,作者作品如有纠纷,与本栏无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