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嫂子

文摘   2024-08-24 16:23   山东  

老嫂子,是我大哥的老伴,同大哥结婚67年,今年已经是88岁高龄。“老嫂子”这个称呼,既是对嫂子年高寿长的尊重,更有着“老嫂比母”的深刻寓意。

我的老家村名“东黄山前”,顾名思义,在日照城西的黄山前面。我大嫂娘家则住在黄山后面的一个山村,俗称山后。大嫂从小生活在农村,养成了勤劳能干、肯于吃苦的习惯,锻炼成了家里外头的一把好手。

无论是农田生产,还是家务劳动,样样拿得起,放得下,是远近闻名的好姑娘。大哥聪明能干,年纪轻轻担任大队会计,玉树临风,一表人才。20世纪50年代末,俩人喜结良缘,堪称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当时在四乡八镇被传为佳话。

大嫂到我们家,给家庭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大嫂在结婚后的第一个初春,回娘家看望老人。回来时,用肩膀扛回了一大捆树苗。解捆一看,有桃树,有梨树,有樱桃树……哇!全是果树苗。

大嫂顾不上休息,就将房屋东边堆放柴草的院子,整理一番,在靠近墙根处挖出一溜树坑。我年纪尚小,就跟在嫂子后面,帮着往土坑里扶放树苗,填土培根,然后舀水往树坑里浇灌。那种快乐的气氛,简直就像过节一样,顿时就给生活增添了无上的乐趣。

栽上小树苗,就播种了希望。几度春风,几场春雨,滋润着树苗,枝头萌发出细嫩的幼芽,毛茸茸的像小鸟的羽毛一样,让人看了,打心里头喜欢。

一场春雨一场暖,满院果树,鲜花竞放,粉红的桃花,洁白的梨花,美不胜收。素有“开春第一果”之称的樱桃率先结出果实,红艳艳、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梢,压弯了枝头,引得一些漂亮的小鸟飞到树梢上啄食樱桃,使原先寂落的小院充满了生气。

我经常在小果园里,春看花开蝶舞,夏赏果熟味美。这里成了我孩提时代的乐园,留下了美好难忘的童年时光。

大嫂的父亲去世早,没有机会上学读书,但没有放弃对文化的渴求。在全民“大跃进”的岁月里,她参加村里组织的学文化、扫文盲运动,努力学习,不懂就问。白天干活,晚上自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村统一考试中,大嫂取得全村第一名的好成绩。

公布成绩的大红纸就张贴在大队部旁边的屋山墙上,大嫂的名字列在红榜之首。我拉着小伙伴们,指着红榜上第一个名字“闫玉桂,100分”,炫耀说:“那就是我大嫂!”一种既骄傲又自豪的神情溢于言表,小伙伴们的眼睛里无不露出了羡慕的神色!

大嫂娘家在山村,经常上山劳作,登高可望远,心胸自然宽,境界和格局也就不同于一般。20世纪60年代,正是台湾武装势力叫嚣“反攻大陆”的岁月,乌云滚滚,形势逼人。

解放军在沿海组织的反登陆演习,炮声隆隆,时常从海边传来,探照灯的灯柱将天空照得亮若白昼,空气中充满着一触即战的紧张味道。大哥在南湖乡政府工作。作为机关干部,他率先响应党的号召,带头报名参军入伍,抛开舒适的机关工作环境,到海防前线保卫祖国。

那时,大嫂带着大女儿,虽然跟大家庭一起生活,但也有一些实际困难,需要大哥在身边照应。但是,大嫂更明白好男儿志在四方的道理,深明大义,全力以赴地支持大哥当兵,保家卫国,实现人生价值。

然而,军人的牺牲并不单单在战场,作为军人的家属,更是承担着很大的压力和牺牲。大哥所在的部队是野战军,一开始在青岛,后来调到太原,不久又到了东南沿海的温州、南通、苏州等地。

1969年,苏联陈兵百万,意在侵犯中国。震惊中外的珍宝岛反击战之后,大哥所在的部队奉命调到张家口,拱卫祖国的首都。部队规定,为轻装上阵,除随身所带物品,其他如衣服、书籍等多余的东西全部后送。

电报传来,让大嫂火速到部队,限时将多余物品带回。全家老少如大难临头,皆着急上火,连续几天,饭菜难以下咽。这期间,压力最大的当数大嫂。她将俩孩子交给我母亲,立即启程前往部队,为大哥送行,让大哥放下思想包袱,安心奔赴前方。

1973年,大哥因为身体原因,从部队政治指导员的岗位上离开部队,分配到镇农机厂。大哥为人忠厚,刚正不阿,长期部队生活所养成的正规化和规范化意识,与顶头上司的游击习气发生了冲突,无意中得罪了上司的上司,被隔离审查,让其反复交代无中生有的“问题”。

全家都因此受到牵连,大嫂更是受尽了白眼和冷遇,饱尝了世态炎凉。但她从未意志消沉,总是勇敢地面对这些坎坷和磨难,遇到问题和困难总是想办法去解决。

乌鸦的翅膀再黑,也遮不住太阳的光辉。经过一番周折,大哥的“问题”终于得到了澄清,洗去了不实之词,落实政策,从农机厂调到镇政府担任财政所长。

现如今,大哥从南湖镇政府领导岗位退休,颐养天年。一家老小,满门贤良。侄子曾在街道办任职,侄女现在担任小学副校长,大孙女在市银行部门任副总。历经坎坷和生活磨难,苦尽甘来,全家更加珍惜平静、安逸、幸福的生活。

关于金钱,大嫂认为够用就好,对大哥每月领到的退休金感到很知足。对于房子,以大哥的条件多年前就可以进城住上楼房,但大嫂认为老家房子住习惯了不愿意进城,所以一处平房一住就是几十年。

从她身上,让人总能感受到乐观、积极、阳光,是现今许多年轻人所没有的正能量。这些看似平常的生活理念,正是大哥大嫂长寿幸福的秘诀啊!

老马识途,老嫂比母。兄弟姐妹在生活中,遇到困难都愿意与大哥大嫂商量,共同拿出解决办法。这些年,外甥洪敦(大姐的儿子)家里接连发生重大变故,生活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嫂子得知洪敦这些不幸的遭遇,深感震惊,也为洪敦肩负的巨大压力而感到心疼。

她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安慰洪敦说:“外甥,你一定要把心放宽,凡事多想开,到哪山砍哪柴,到哪河脱哪鞋,车到山前必有路,凡事都要往前看!”

前不久,洪敦对我说:“从黄山前回来后,大妗子说的话一直在我耳边萦绕。虽然聊的时间不长,但她说的话总是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能量。我有时都不太相信这些道理竟然是出自一名一直生活在农村且88岁高龄的老人说出来的话。我郑重其事地对大妗子说,我再有想不开时,就来找你拉家常,请您做我的人生导师!”

由此,我不由得想起了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是不同的。”是呵,大嫂经历过人生多少坎坷,风霜雨雪,走到今天福寿双臻的美好日子,是人生奋斗成功、好人必有好报的美好典型,也是当今进行家庭家规和家风建设的活教材。

大嫂的经历告诉我们,面对顺境时不要忘乎所以,而面对逆境时则不要沮丧,意志消沉。只有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磨难,经历过黑暗和痛苦,才会更深地理解光明的价值,才会更深刻地体会幸福的意义。

2023年端午节,我和老伴回到日照老家,专程看望年过八旬的大哥大嫂。经过疫情之后,兄弟妯娌第一次见面,拉家常,聊现今,两位老人笑容可掬,言谈举止,幸福满满。

尔后,我和老伴随侄儿侄媳妇到兄嫂的田园里摘芸豆,看到满园茄子、大葱,地瓜、玉米,生机勃勃,欣欣向荣。

侄媳妇自豪地告诉我,这些蔬菜和庄稼都是她婆婆亲手栽种、培育的。老嫂子身为高龄老人,勤劳能干不减当年,一直坚持操劳不止,实在令人感动。于是,我吟得小诗《偕侣故乡田园行》,感恩兄嫂,祝福好人好报,好人一生平安!

农家四时忙,田园秀风光。玉米吐红缨,地瓜爬绿秧。

菜垄茄色紫,满架豆花香。汗润果蔬旺,人勤福寿长。


青岛故事
讲述青岛人身边的故事,面向文学爱好者,散文、小说,故事,诗歌、及各种文艺作品的创作等。投稿邮箱:dai_xinge2011@126.com 投稿需留实名,联系地址,单位、职业、电话。稿件要求原创,作者作品如有纠纷,与本栏无关。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