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眼肉甘温滋补,入心脾两经,功善 补益心脾,而且甜美可口,不滋腻,不壅气, 实为补心健脾之佳品。
想要好气色,血气一定要足。
桂圆,也叫龙眼,明代人的《雷公炮制药性解》里说它:
主补血气,养肌肉,益虚气,美颜色,除健忘,治怔忡,增智慧,明耳目,久服延年。
..............................................................................................................
而且桂圆主打的是——治思虑伤心脾,造成的心血暗耗。
“思虑而气既耗。则非甘者不能以补。
思虑而神更损。则非润者不能以济。
龙眼甘润兼有。既能补脾固气。
复能保血不耗。则神气自尔长养。”
龙眼营养丰富,从古至今都是人们喜爱的滋补食材,而且补血效果很好。在入伏时吃些龙眼, 能够补气养血,还可以有效治疗贫血问题。
桂圆的功效与作用
1.安神
吃桂圆有着安神促睡眠的效果,所以如果大家长期被失眠的问题所困扰,不妨尝试一下吃桂圆,慢慢的精神状态会有很大的改善。
2.益气补血
桂圆味道甘甜,它含有丰富的葡萄糖和大量蔗糖,还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和微量元素铁。
平时人们食用以后能吸收充足的热量,也能提高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的活性,能起到明显补血作用,它预防人类的气血两虚,也能缓解人类气血亏损。
3.健脑益智
桂圆中含有的葡萄糖和微量元素,锌与磷等营养成分都能直接被人类的大脑吸收和利用,能提高人类脑细胞活性,也能防止脑功能减退。
平时经常食用能促进智力发育,提高记忆力,可以防止脑疲劳,能让人们的思维更清晰,反应能力更敏捷。
4.提高记忆力
但是现在有很多人出现了记忆力的问题,有时候会记不住东西,这时候就可以尝试多吃桂圆。桂圆里面的营养成分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记忆能力。
哪些人群不适合食用桂圆?
一、糖尿患者:桂圆属于高糖、高热量的食物,糖尿病患者食用桂圆会造成血糖的异常波动的,而且桂圆属于热性的食物,会造成上火的情况发生的,因此糖尿病患者不应食用桂圆。
二、阴虚火旺者:舌苔比较厚腻、咽喉红肿、牙痛,还有一些阴虚内热的人,不适宜食用桂圆。
三、肝火旺盛者:体内有火的人是不可以吃桂圆的,如肺火、胃火、痰火、肝火旺盛等患者,而且患有皮肤病的人也不可以吃桂圆。
四、孕妇:妇女怀孕后,阴血偏虚,容易产生内热,出现大便干燥、胎热及早产、肝经郁热的症状,因此应避免吃桂圆。
五、痛风患者:这类患者吃桂圆会加重关节疼痛,特别是在吃桂圆的时候,更应该避免和海鲜一同吃。
桂圆怎么做不上火?
问题来了,桂圆虽好,但如果吃得不得当的话,非常容易上火,这可怎么办呢?我就教大家一个好方法。
这个桂圆的做法就是:大名鼎鼎的 三蒸三凉桂圆干。
您也许会问,桂圆直接嚼着吃,是不是更简单?为什么要多此一举拿来蒸制呢?还要蒸制三次?每一次的蒸制和晾晒都会增强桂圆的功力,吃了还不担心上火,这才是桂圆的正确吃法。
咱们一次多蒸些出来,每天嚼上几颗,太香了!
【蒸桂圆】
先将桂圆的壳剥下来。桂圆好吃但壳难剥,其实剥桂圆壳是有技巧的,在靠近果蒂的地方轻轻一挤,桂圆的壳就会裂开,这样很容易就可以去掉桂圆壳了。
把所有的桂圆都剥好壳,用清水洗干净。
洗好的桂圆浸泡在清水中10分钟。需要注意的是,浸泡水的温度不要太热,泡的时间也不要太久,以免损失桂圆的营养。
桂圆干泡好后,控干水分,倒入小碗里放进蒸锅里。大火蒸制上汽后转中火蒸制15分钟。
桂圆蒸制第一遍后,取出放在小碟中,自然冷却。
待桂圆彻底晾凉,再重复两次蒸制和晾制的步骤,每次都是蒸制15分钟即可。下面我来重点说一说蒸桂圆的正确吃法。
蒸桂圆需要天天吃吗?每次吃多少好?
蒸桂圆可以天天吃,但不是吃得越多越好,吃太多反而对身体不利,所以要控制好量,每次3至5颗就可以。
想蒸出香甜又营养的桂圆来,很重要的一点是要挑到好桂圆,其实挑桂圆并不难,只要学会以下几个辨别技巧就可以了。
1. 好桂圆的外壳偏棕色,个头大且均匀,不能大小参差不齐。外壳要完整无凹陷和破损。
2. 闻一下桂圆,应该带有明显的香气,不能有酸味等任何异味。剥开桂圆壳,果肉在阳光下看应该是晶莹剔透。
有朋友问,有没有更加省事的方法来蒸桂圆呢?
当然有,蒸制桂圆时没有必要单独来蒸制,每次蒸饭时跟随着一起加热就可以,这样更节省时间。
除了名声在外的桂圆肉,我们经常会丢掉的壳、核也是中药哦。
「桂圆壳」是祛风解毒祛邪气的,用它泡茶喝能预防头晕头风。
「桂圆核」作用于人体的下焦,它能行气 、散肿块、还可以祛下焦湿气。
把桂圆蒸一蒸再吃真的很香,加之其做法简单,咱们都能轻松坚持下来,若能每天吃上几颗蒸桂圆,您也能面色红润,精气神饱满,睡得好吃得香!
【免责声明】: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本公众号只用于学习、欣赏、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