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中的月亮,照你一生明亮

美体   2024-09-14 17:39   内蒙古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在中秋月圆的时刻,无论你悲伤或喜悦,贫穷或富有,皎洁的明月都毫无分别地洒下它的光辉,如同菩萨一样令人心地清凉。《药师经》里说,月光菩萨是无数菩萨众之上首,能令众生远离痛苦,身心安乐。



佛性本清净

犹如明月行空

01


月在佛教中常被用来比喻人的自性,因为自性本来清净圆满,皎洁如明月。《佛说月喻经》云:“皎月圆,行于虚空,清净无碍……譬明眼人,涉履诸险,离诸疑惧。”

这里指出佛性犹如明月行空,修行者一旦悟得,就能永不迷惑,哪怕暂时走在艰险的道路上,心中没有任何畏惧。

《涅槃经》、《华严经》中提到“众水皆含月、千江月体同”,比喻众生没有妄想的时候,心如静水,就能映出圆满的佛性。《嘉泰普灯录》云:“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02

以手指月 指非月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但又不离文字,这就要求借用文字又不能执着于文字。

如《楞严经》中著名的“以手指月,指非月”的寓言中,其“指”用以比喻语言文字,“月”则喻佛法真谛。当一个人用手指向月亮时,观看的人应当看到“手指”指向的“月亮”,而非“手指”本身。

《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不观月;计着名字者,不见我真实。”愚人只看到指头,而看不到月亮。如同执着于语言文字的人,怎能透过文字看到真理本身?



第二月 犹如空中花

03


有眼病的人看月亮时,会看见两个月亮,所以便认为天上有两个月亮。佛教中常以幻月、第二月来喻指妄念、妄识,它们与空中花一样,都是似有非有、虚幻不实的事物。

《圆觉经》曰:“妄认四大为自身相,六粗缘影为自心相,譬如彼病目见空中花及第二月。”《楞严经》注:“人以手捏目望月遂成二轮,取其捏出者为第二月。……第二月虽非真月,然离真月,亦无第二月之可见。”说明妄念是依真实而产生的,所以永嘉大师说“不除妄想不求真”,一切不执着,才可以入道。




04

月喻禅者之心


禅宗崇尚纯净忘我的境界,“我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丹霞禅师说“宝月流辉,澄潭布影。水无蘸月之意,月无分照之心。水月两忘,方可称断”,就是对“无心”境界的描述。

永明延寿禅师说:“修习空花万行,宴坐水月道场;降伏镜里魔军,大作梦中佛事。”形容诸佛菩萨虽修六度万行,广作佛事,但视同梦幻,心无执着,无修而修,修即无修,终日度生,终日无度。这是真正的大修行人风范。

在这个吉祥圆满的日子,愿你我都如同慈悲的月光,遍照天下孤独困苦之人,为他人和自己增长光明与福慧。

少林内劲一指禅
中国少林内家功法,内外兼修,不用意守,老少皆宜,养性,健身,通络,洗髓。
 最新文章